为迎接世界读书日,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抖音举办“春天开阅季”“花式讲书大赛”等主题活动。余华、白先勇、麦家等作家走进直播间,创作者参与抖音花式讲书挑战……随着一系列读书日活动的开展,阅读不再局限于“读一本纸质书”,而是借视听媒介和推荐算法技术,让图书变得“鲜活”起来,主动找到新的读者。
抖音读书日“春天开阅季”“花式讲书大赛”活动页面
据抖音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抖音上书评长视频的播放量和数量增长显著,深度解读书籍内容的视频受到用户喜爱,更多人参与到读书内容的创作中。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许多读者从不同视角解读书籍,书评类视频创作火热。过去一年,抖音上时长大于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6%,播放量同比增长 137%;同时,书评类视频和图文播放量增长135%,累计分享次数增长518%。这些视频丰富了读者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提供了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阅读参考。
抖音创作者@张志浩在剥柚,发布了一条240分钟长视频证明“黛玉内核很稳定”,他制作的“红楼人物品评”系列视频围绕书中人物性格展开,让很多读者再次燃起对《红楼梦》阅读热情。除了人物品评,抖音上还有不同角度的“花式讲红楼”:@正电兔 深度解析《红楼梦》影射的清代社会现实;@甜甜老师讲文学 睡前夜话“宝黛初见”情节获得70万赞;@暖茶黛 从书中人物的第一视角讲述,带读者走进经典文学角色的内心世界。
抖音创作者@正电兔、@暖茶黛 从不同视角解读《红楼梦》
抖音上众多经典文本的朗诵视频,见证了文学激发情感的力量。05后大学生@小林子嘻嘻嘻嘻 朗诵作家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获得超过247万赞,宁波16岁中学生@阿好好好 把朗诵和阅读当做学习之余的减压方式,她读鲁迅、余华、史铁生的作品,一开口仿佛念“活”了语文课本。
在话题热度方面,“好书分享”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超过193亿,文学、童书、情感、古籍古书成为热度最高的读书相关题材。今年读书日,超过100位抖音精选作者发视频推荐心目中的精选好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史铁生《好运设计》等图书被提名推荐。
读书日期间,众多知名作家纷纷亮相抖音直播间。余华、白先勇、毕淑敏、康震、冯唐等作家参与了20多场读书直播。
余华、白先勇、毕淑敏等作家走进抖音直播间
余华与董宇辉的直播最高吸引了超过2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售出余华系列作品超过10万册。余华在直播时分享写作要有信心,“写作时的自由,是由自信带来的,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仅想要的东西出现了,意料不到的好东西也会出现。”他还寄语年轻人要相信“人生前面有运气”,“这样你每天都会过得很好,哪怕最后运气没来,也美好度过了很多年。”直播回放视频的评论区里,不少读者晒出手写的余华分享摘抄。
此外,白先勇携作品《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走进樊登直播间,探讨了《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否为曹雪芹所写等话题。针对读者反映《红楼梦》开头难读的问题,白先勇认为第五回是理解整本书的关键,建议多读几遍第五回对书中人物的判词,后续阅读会更容易进入状态。
直播让读者第一时间聆听作家的解读,对作家和背后的编辑来说,也是一次直接接触读者的难得机会。2024年,《人民文学》《收获》两大老牌文学期刊先后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与莫言、梁晓声、余华、苏童、蔡崇达、施战军、程永新等作家、主编一起共话文学,创下销售纪录,引发社会关注。今年4月,《人民文学》杂志举办“人民阅卷·读者活动周”,将智能传播年代“寻亲”找到的读者请进编辑部,加强与读者寻觅、相遇、相伴和长期连接的路径。
作家梁晓声在直播中坦言,主编、作者和读者围坐在一起聊文学,“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学现象。”《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作家徐则臣认为,“读者对文学的看重令我们非常感动,书刊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传统文学期刊在内容与时俱进的同时,要走出编辑部,把握商品流通的规律,在辽阔的市场中尽可能借助与时俱进的媒介,寻找到更多的读者。”
抖音为图书推广和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抖音成为出版社经营的重要阵地,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等抖音官方账号的粉丝数均超过百万。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该社出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近年来在抖音畅销三百余万册,《我与地坛》卖出五十余万册。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账号在每个工作日会进行三小时的常态化直播,许多读者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获得最新书讯,作家也通过直播、评论区互动等方式触达读者,并关注读者的反馈。
作家迟子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抖音账号介绍新书
在抖音算法推荐的助力下,不仅经典文本和新出版图书找到潜在读者,冷门佳作也能重新翻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40年前的老书《画魂》,在抖音创作者发布4条解读视频后被抢购一空,连续加印了5次。
短视频算法对于图书的推广作用,许多作家也深有体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麦家曾在个人抖音账号里分享,讲解影视和文学作品的短视频并未消解经典阅读,相反是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了文学。“我的很多读者就是因为看了视频博主对电影《风声》《解密》《刀尖》的推广,觉得意犹未尽,然后去看我的原著。”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麦家认为算法把文学推到大众面前
作家马伯庸认为,每个时代看书的人都是很少一部分,恰恰是因为短视频、电子书、有声书等新媒体的加入,让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他表示,虽然短视频解说不能完全替代阅读原著,但这种方式可以为更多人打开一个兴趣窗口,引导其深入挖掘作品。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接触到书籍,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平台算法基于用户行为推荐,在读者兴趣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籍,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让每一本好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