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茶饮,开店 980 家,环比减半

创投圈
2025
03/31
21:58
分享
评论

26 个品牌 2 月新开门店 980 家。

沉浸在新年假期,新茶饮开店总量减半。

2 月,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 26 间新茶饮连锁品牌新开门店数量较上月新增减少 910 间,新开门店总量环比减少 48.15%。

从整体开店情况来看,2025 年 2 月,国内 26 家连锁茶饮品牌共新开门店 980 间,同比减少 17.57%。行业扩张步伐明显放缓。现存门店总数达到 111187 间,同比减少 3.15%。

2 月的开店趋势依旧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五大品牌贡献了大部分新开门店,其中蜜雪冰城 2 月开店 485 间,依旧位居行业首位。其余 21 个品牌的扩张力度则明显收缩,茶百道、甜啦啦等品牌 2 月新开门店均在 50 间以下,显示出品牌对扩张策略更加谨慎。

从城市覆盖情况来看,行业整体呈现 " 优化存量 " 趋势。2 月新增城市扩张相对有限,仅有少数品牌在新城市布局,而多家品牌则在部分城市撤店。例如,书亦烧仙草 2 月在 7 座城市关闭门店,而新增城市的拓展几乎停滞。

从具体品牌表现来看,蜜雪冰城依然是行业 " 开店王者 ",2 月新开 485 家门店,虽环比减少 15.51%,但仍远超其他品牌。有 17 个品牌环比门店减少量超 50%,在过去一年高速发展的爷爷不泡茶、茉莉奶白在 2 月开店规模环比减少均超 80%。

从现存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依旧以 34,408 家门店稳居行业第一,古茗以 9702 家位列第二,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分别位居第三至第五。

整体来看,新茶饮行业已进入调整期,品牌普遍收缩扩张步伐,更加关注门店质量与运营效率。未来,行业或将进入 " 提质增效 " 阶段,从追求门店数量的竞争模式,转向更注重单店盈利能力和品牌稳定性的竞争格局。

水果茶密集上新

随着春季临近,新茶饮品牌在 2 月密集上新,以水果茶为核心展开新一轮竞争。从产品创新来看,芭乐、桑葚、凤梨等水果成为本月主角,品牌通过混搭风味、挖掘小众原料、强化健康属性等方式抢占市场。同时,结合情人节等节日氛围,红色系视觉设计与温暖口感成为品牌传递情绪价值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

从水果元素看,芭乐与桑葚占据 C 位,小众水果拓宽产品边界。在茶咖观察统计的 16 款 2 月上新单品中,芭乐与桑葚成为高频出现的水果元素。其中,芭乐被喜茶、茉莉奶白、乐乐茶等 4 个品牌应用,例如喜茶的 " 清爽芭乐提 / 葡 " 系列以芭乐为核心,搭配青提或葡萄,突出清甜果香;乐乐茶的 " 红心粉芭乐 " 则融合芭乐与草莓,打造粉红渐变的视觉效果。桑葚则被古茗、书亦烧仙草等品牌重点开发,如古茗的 " 黑桑莓 " 将桑葚与草莓、凤梨结合,通过深紫色调强化产品辨识度。

同时,品牌对小众水果的探索进一步深化。奈雪的茶推出 " 滇西树番茄双抗小红瓶 ",引入云南特色树番茄,叠加圣女果、蓝莓等元素;沪上阿姨的 "PuPu 西梅桃桃 " 以西梅搭配桃子,利用西梅的酸甜平衡桃子的甜腻。

在茶基底的选择上,茉莉茶仍是主流,14 款产品以其为基底,但部分品牌挖掘差异化风味。例如,茶百道的 " 竹香猕猴桃 " 选用竹香乌龙,以淡雅竹香呼应猕猴桃的清新;林里手打柠檬茶则以铁观音搭配柠檬,凸显茶香与酸爽的碰撞。

2 月恰逢情人节,品牌在产品设计上强化红色系视觉与甜蜜寓意。例如,古茗、甜啦啦、柠季等品牌选择在 2 月 14 日上新,以 " 黑桑莓 "" 满杯草莓 " 等单品呼应节日浪漫氛围;茉莉奶白的 " 茉莉粉芭乐 " 以粉色调包装强化少女心标签。

从消费心理来看,红色系饮品在寒冬兼具 " 温暖感 " 与 " 治愈力 "。热饮的握感温度、果香的甜润爆发,以及节日限定设计,共同构建了 " 被宠爱 " 的情感体验。此外,红色系产品天然具备社交传播优势,例如沪上阿姨的 "PuPu 西梅桃桃 " 以渐变紫色包装引发打卡热潮,喜茶的芭乐系列则通过 " 清爽 " 关键词吸引注重健康的年轻群体。

新茶饮的竞争已从 " 好喝 " 转向 " 懂你 "。2 月上新趋势显示,品牌愈发注重挖掘细分场景中的情绪需求:冬季需要温暖与治愈,节日需要仪式感与分享欲,健康潮流则需要成分透明与功能加持。例如,奈雪的茶将树番茄与多种莓果结合,既满足消费者对 " 超级食物 " 的追捧,又通过 " 双抗 " 概念传递产品价值;柠檬向右的 " 芭乐双响炮柠檬茶 " 则以 " 双响炮 " 命名,突出口感层次,增强记忆点。

未来,如何通过一杯饮品,持续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健康度与情感共鸣的多重需求,仍是新茶饮品牌突围的关键。

头部新茶饮告别 " 野蛮生长 "

过去几年,新茶饮行业的扩张堪比 " 跑马圈地 ",加盟门店数量飞速增长。然而,当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加剧,头部品牌开始反思:盲目扩张是否真的有利?

2 月,喜茶发布内部信,宣布暂停事业合伙申请,不再无序扩张。喜茶坦言,市场已经陷入低价竞争和门店过剩的困局,继续扩张只会加剧行业内卷,对品牌和加盟商都是伤害。与其比拼开店速度,不如回归品牌本质,聚焦产品和用户体验。

同月,古茗发布 2025 新加盟政策,将加盟门槛降低 5 万元,主要体现在大型设备费用的减少。新加盟商首月启动资金降至 23.3 万元,其中设备费用由 12.5 万元降至 7.5 万元,其余费用可在门店开业后次年免息分期付款。此外,古茗再次强调支持在店加盟商,鼓励加盟商亲自参与门店运营,提升经营质量。

沪上阿姨、益禾堂等品牌也在优化加盟政策。沪上阿姨在特定时间段内减免加盟费,益禾堂则推行零加盟费政策,并调整服务费提点。这些举措既降低了加盟门槛,也有助于筛选真正愿意深耕茶饮行业的创业者。

过去,许多品牌通过快速扩张门店数量来抢占市场,但这种策略导致市场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频繁,最终影响了品牌的长期发展。如今,品牌开始意识到,仅靠规模扩张难以持续,必须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消费者体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轮调整,不仅是对品牌形象的保护,更是行业从 " 野蛮生长 " 到 " 精细运营 " 的必然选择。未来,品牌可能会:

更加重视单店盈利能力,而非门店数量,确保每个门店都能提供稳定的服务和产品。

优化加盟体系,筛选优质加盟商,减少 " 赚快钱 " 型投资者,提高经营质量。

回归产品和用户体验,强化品牌竞争力,让品牌不只是一个茶饮店,而是具备长期价值的消费品牌。

这轮调整,不仅关乎个别品牌的策略变动,更是整个行业从粗放扩张向精细化运营过渡的必然趋势。新茶饮品牌不再以 " 门店多寡 " 论英雄,而是用产品、体验和品牌力决胜未来。

来源:茶咖观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