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跑出一个未来独角兽:融资数千万 实现国产替代

创投圈
2025
02/10
22:02
分享
评论

 

    近日,浙江杭州跑出一个未来独角兽: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企业——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 A2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专门设立的投资方——西湖科创投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技术持续创新和 X-Robot 西湖研测中心建设等。

01

浙江科聪是一家专注于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通俗地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和导航技术,帮助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定位、动态路径规划和自主决策。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汽车制造、3C 电子、能源化工等多个行业。

本轮融资是浙江科聪在 2024 年年初完成 A 轮融资、年中完成 A+ 轮融资后,十二个月内获得的第三轮融资。此前,公司已获得大晶资本、真石资本、启达投资、元璟资本和金蚂投资等机构的认可。

浙江科聪成立于 2015 年,创始团队由陈健、王文伟等资深技术专家组成。创始人陈健在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导航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研发经验,曾参与多个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创立之初,团队发现国内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存在成本高、适配性差等问题。因此,科聪的初心是通过自主研发,打造高性价比、高灵活性的国产控制系统,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02

移动机器人行业起源于 20 世纪末,随着智能制造和物流自动化的兴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 -9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处理器和控制系统的进步,AGV(自动导引车)的导航技术逐渐多样化,出现了磁导引、光带导引等多种半固定路径导引方式。

20 世纪 90 年代 -2010 年代,导航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激光导航、GPS 导航、自然导航等多种自由路径导引方式,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显著增强。移动机器人在物流、仓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012 年,亚马逊收购 Kiva Systems 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的概念开始兴起,移动机器人朝着更加自主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使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2022 年以来,借助大模型的推理和决策能力,移动机器人在自主导航、路径规划和任务执行方面的能力显著增强。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 SLAM 技术能够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

2023 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 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30%。随着智能制造和物流自动化的进一步普及,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03

目前,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尚未形成绝对的头部企业,但已有多家企业在控制系统、导航技术和整机解决方案领域展开布局:如新松机器人、极智嘉、海康机器人、快仓智能、华晓精密、蓝海机器人和海柔创新等企业,在垂直赛道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浙江科聪所处的行业环节是:控制系统。与竞品相比,科聪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全栈自研技术和高灵活性产品,能够快速适配不同行业的需求。

随着 AI 技术和 5G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新的机遇。例如,AI 技术可以用于优化路径规划和决策算法,5G 技术则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实时数据传输。

比如在路径规划上,AI 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优化。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可以实时分析环境数据,动态调整路径,避开障碍物,提高导航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等。

来源:铅笔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