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的风终究吹进了 AI 领域。
近期,谷歌用 25 亿美金收购知名 AI 独角兽 Character.ai(以下简称 C.AI)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C.AI 可不是什么小角色,7 月它的月访问量 2000 万,平均用户时长 2 小时,是全球 AI 访问量第四多的产品,在最高峰时,C.AI 的估值曾传出近 50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360 亿元)。
谷歌的收购方式也很花哨,在付出 25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180 亿元)后,谷歌只带走了 C.AI 创始人诺姆(Noam)和丹尼尔(Daniel),以及 30 名核心员工和他们的模型技术。连月访问量 2000 万的产品都没要。
更神奇的是,这种收人不收团队的并购模式,似乎正成为大厂收购 AI 公司的普遍做法。
今年 3 月,微软用 6.5 亿美金买下 Inflection,今年 6 月亚马逊用 4.39 亿美金买下 Adept,用的都是类似模式——只接收核心团队,而不收购整家公司。
要知道,Inflection 估值 40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290 亿元),Adept 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80 亿元) ,C.AI 估值近 50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360 亿元),三家 AI 独角兽加起来估值高达 730 亿人民币。而他们的最终收购金额合计约 36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250 亿元,只有估值的三分之一。
由此,AI 泡沫即将被戳破的声音不胫而走。
可即便如此,多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却认为,AI 应用企业能被收购就是一件好事,对创业公司、其背后的投资人、大厂都有好处。硅谷大厂收人不收团队的全新并购模式,对国内市场也很有启发,至少大家都开始意识到,一个 " 人>产品 " 的时代似乎正滚滚而来。
一、并购即退出,投资人赚到了
AI 投资人华欣告诉小饭桌:"C.AI 被收购对投资人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因为‘并购即退出’,在退出难的大背景下,一个大项目才一年多就能退出,ROI 和回报还都好看,投资人没有理由不乐意。"
2021 年 11 月,两位谷歌工程师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因为不满谷歌的官僚作风,决定离开谷歌自立门户。于是在 2022 年,C.AI 正式成立,两人分别担任公司 CEO 和公司总裁。
从 2023 年 3 月开始,C.AI 从 a16z 以及 Greycroft 等投资者手中,获得了超过 1.5 亿美金融资。而根据 C.AI 的全员信,在被收购之后,之前的投资人会按每股 88 美元获得回购。这大约是 C.AI 2023 年 A 轮融资中每股价值的 2.5 倍,当时,公司估值 10 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投进 C.AI 项目后,其投资人在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 2.5 倍回报,而且还是真金白银的落袋为安。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微软收购 Inflection 的案例中。
看起来 Inflection 拿过两融融资,融资总额超过 15 亿美金,微软只给 6.5 亿美金收购投资人好像会亏,实际上,微软自身就是 Inflection 的主要投资人,刨开微软的部分,6.5 亿美金已经足够其他投资人获得不错的收益。
根据外媒报道,Inflection 的第一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 Greylock、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 和其他公司共同投资,共计 2.25 亿美元,这些公司将获得其投资额的 1.5 倍补偿。参与 2023 年 6 月第二轮 13 亿美元投资的微软、英伟达、比尔 · 盖茨等,将获得 1.1 倍的投资补偿。
也就是说,通过收购,Inflection 的投资者们同样在一年时间内,连本带利赚到了钱。考虑到 Inflection 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的变现方式,能通过并购退出已属不易。
华欣也提到:"AI 应用的估值有多少水分,大家心知肚明,与其守着空有流量没有变现的产品,还不如通过收购早早退出。"
二、投人比投产品还重要
另一位投资人乔伊也认为,AI 应用企业被并购对投资人是好消息,但她特别补充了一点:" 硅谷的并购案例证明,在 AI 时代,投人可能比投产品更重要。"
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值钱的是产品,而非创始人本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创始人通过被并购实现财富自由,投资人获得丰厚回报的案例屡见不鲜。
远的如马斯克卖掉自己第一家创业公司 Zip2 获得 2200 万美金;彼得 · 蒂尔卖掉 Paypal 实现财富自由;近的如奥特曼将自己第一个创业项目 Loopt 卖到了 4300 万美金,其背后的投资人也获得了相应回报。
在收购方式上,收购方们都只要了明星企业家的产品,却没有收编创业者本人。
但在 AI 应用时代,大厂对创始人的兴趣,明显比产品要大得多。即便是明星产品如 Inflection、Adept 以及 C.AI,大厂们也只愿意接收产品的开发团队,而非产品本身。
乔伊认为,造成人>产品的原因在于,AI 应用对人才浓度的需求已经比移动时代高了太多。
简单列几个数字,Midjourney 年收入 1 亿美元时只有 11 名全职员工;C.AI 大约 130 名员工将公司做到了估值 50 亿美金;Inflection 在被微软收购时总共有 70 名员工,估值 40 亿美金;Adept 根据公开资料也只有 25 名员工,估值超 10 亿美金。
这些 AI 企业有如此高的人效并非运气,更多来自于创始人的顶级履历。
Inflection 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曾是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子公司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并在 2023 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 AI 领袖之一。C.AI 创始人 Noam Shazeer 是 transformer 论文的主要原作者之一,在谷歌享有很高的声誉。
换句话来说,当前的 AI 行业本质上还是一个由少数天才驱动的行业,掌握核心人才才能掌握 AI 发展的命脉。
甚至在今年 3 月被微软收购之后,微软董事会成员、Inflection 投资人 Reid Hoffman 就预测:" 在 Inflection 身上发生的事情,可能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交易的‘模式’。"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Reid Hoffman 的预测果然成真。
用乔伊的话来说,在 AI 应用时代," 投资就是投人 " 这句口号变得更加具体化," 既然现在大厂只愿意买人,那我们(投资人)就帮它挑人,并购也是退出的好方法嘛。"
三、未来,大厂还会继续买买买?
顺着退出这个思路,我们不妨做一个延伸——既然 AI 应用卖身大厂不失为一种退出路径,那未来大厂还有动力继续收购吗?
对此,乔伊认为继续收购的概率很高,至少在未来一到两年,大厂并购 AI 应用公司的动力应该还很充足。
首先,从已被收购的项目来看,大厂收购 AI 公司的核心团队后,并非将其编入边缘部门,反而纷纷委以重任。
比如 Inflection 在被微软收购后,创始人 Mustafa 被任命为微软 AI 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加入高级领导团队,直接向微软 CEO 纳德拉汇报。Adept 核心团队在加入亚马逊后,也是直接向亚马逊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 Rohit Prasad 汇报。
虽然 C.AI 核心团队重回谷歌后,谷歌尚未明确其在集团内部的确切角色,但谷歌发言人称:" 对于 Noam 的回归,我们非常开心,他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杰出研究人员,将与少数同事一起加入谷歌 Deepmind 研究团队。"
考虑到 Noam 之前在谷歌的良好声誉,其职位必然不低。
由此可见,在付出真金白银完成收购,并将 AI 领袖摆上重要岗位后,大厂们在短期内应该仍对 AI 充满热情。而随着 AI 的进一步发展,也会需要更多人才加入,届时再度开启外部收购也顺理成章。
当然乔伊也提到:" 一切设想还要看第一波被收购的 AI 团队表现如何,效果好大厂自然会继续并购,如果效果不及预期,后面的应用创业者也会受影响。"
从长期角度,大厂这波收购竞赛更是在企图 " 以时间换空间 "。
虽然外界普遍对 AI 独角兽的商业模式存疑,但很少有人会质疑 AI 应用的增长空间。
无论是 ChatGPT,还是 C.AI,还是 Inflecion,其流量的持续增长都证明其有成为大众产品的潜力,只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缺乏商业模式就意味着没有实现理想的时间。
对不差钱的大厂来说,给顶尖人才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换一个未来的增长空间,显然值得尝试。尤其在竞争对手已经抢先开启收购竞赛后,不跟进就意味着落后。
而对于迟迟找不到商业模式的 AI 应用企业来说,与大厂强强联合或许才意味着新的机会。
来源:小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