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陪跑十年收获一个 IPO,市值超 50 亿港元

创投圈
2024
06/28
22:02
分享
评论

通过聆讯半个月后,共享出行第一股正式诞生。

6 月 28 日,李斌陪跑十年,五度递表港交所的嘀嗒出行,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此次 IPO,该公司全球发售 3909.1 万股股份,最终发定价每股 6 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 1.82 亿港元。

延续暗盘跌超 11% 的颓势,嘀嗒出行上市首日破发,报 5.23 港元 / 股,跌幅达 12.83%。截至发稿,其股价跌 7.67%,报 5.54 港元 / 股,总市值约 55.07 亿港元。

来源:雪球  

01

上市仪式上,嘀嗒出行创始人 &CEO 宋中杰表示:" 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不仅是我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起点。我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创新的思维、更拼搏的精神继续前行。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为社会、用户、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大价值,更早实现‘让路上没有空座’的愿景。"

嘀嗒出行创办于 2014 年,目前主要通过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共享私人乘用车的闲置车座,旨在创造更多交通运力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供智慧出租车服务,旨在推动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顺风车行业最早的玩家之一,嘀嗒出行一度是中国第一大顺风车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19 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 66.5% 的市场份额。

2019 年,伴随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行业红利消退,哈啰、滴滴等出行平台相继 " 杀过来 ",进攻嘀嗒出行的腹地——顺风车业务。终于在 2022 年,哈啰将嘀嗒出行拉下马来,并取而代之。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 年,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哈啰顺风车占据 42.5%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嘀嗒出行市占率则仅余 32.5%,位列第二。

目前,嘀嗒出行仍是 " 屈居第二 "。其发布的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出行于 2023 年经营中国第二大的顺风车平台,顺风车交易总额为 86 亿元,顺风车搭乘次数为 1.30 亿次,按交易总额计的市场份额为 31.8%,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的市场份额为 31.0%。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嘀嗒出行在全国 366 个城市提供基于 App 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 1560 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其中 500 万名或 32.0% 为 2023 年活跃认证私家车车主。自成立以来及直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为约 6940 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21-2023 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约为 7.81 亿、5.69 亿、8.15 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 17.31 亿、-1.88 亿、3.0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 2.38 亿、8470.8 万、2.26 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 80.9%、75.1%、74.3%。

来源:嘀嗒出行招股书  

其中,嘀嗒出行来自顺风车的收入分别为 6.95 亿、5.15 亿、7.74 亿元;收入占比由 89.0%,一路走高至 95.0%。换言之,嘀嗒出行在智慧出租车服务和广告及其他服务上的拓展,收效甚微。

02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嘀嗒出行的资金储备较为充足。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嘀嗒出行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6.86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净额分别约为 1.35 亿、1.07 亿、2.30 亿元,现金流量保持稳定。

自身造血之外,嘀嗒出行于 2014-2018 年颇受资本青睐,几乎一年完成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IDG 资本、易车、崇德投资、挚信资本、蔚来资本等。

IPO 后,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 5 位联合创始人通过 5brothersLimited 持有公司 32.25%。

陪跑十年的李斌,可谓 " 举足轻重 ":蔚来资本通过 Leap Profit 持股 16.99%,通过 SMART 持股 4.23%;易车持股 4.85%;李斌的家族信托持有股 2.05%。

此外,IDG 资本持股 10.03%,崇德资本持股 7.00%,高瓴资本和京东均持股 4.06%、携程持股 2.80%。

来源:直通IPO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