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市值超越百度,互联网进入多元细分化时代?

创投圈
2024
06/14
21:09
分享
评论

 

     2024 年旅游业的复苏,使得携程的市场表现值得被看好。但是究竟可以好到什么程度,可能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根据 6 月 12 日的收盘数据显示,携程网美股总市值为 332.59 亿美元,较 5 月 17 日的 370.03 亿美元,有所回落。与此同时,百度的美股市值则为 329.42 亿美元。虽然较最高点有所回调,但携程的市值依然在大股东百度之上。

这背后,离不开携程业绩水平的持续上涨。

数据显示,从 2024 年初至今,携程股价从最低的 31 美元左右,一路上涨至最高 58 美元,实现了近翻倍的涨幅,位列大厂涨幅之首。

旅游行业的迅速反弹,让携程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及测算:2023 年,国内出游人次 48.91 亿,同比增长 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 4.9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0.3%;国内出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到 2019 年的 81.38%、85.69%。

这为携程带去了极为可观的增长。2023 全年,携程的净营收达到 445 亿元,同比增长 122%。与此同时,净利润也达到了 100 亿元。携程 CEO 孙洁在内部邮件中提到,2023 年携程的年度交易额创历史新高,突破万亿大关,同比 2022 年增长 130%,较疫情前的 2019 年高出 30%。

到了 2024 年,这样的快速增长仍在继续。

根据携程集团 2024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携程国内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均增长超 20%;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 45 亿元,同比增长 29%;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 50 亿元,同比增长 20%;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 8.83 亿元,同比增长 129%;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 5.11 亿元,同比增长 15%。

国际业务也同样实现了显著增长,携程国际 OTA 平台总收入同比增长约 80%,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均增长 100% 以上。此外,携程入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 4 倍。

由此,该公司实现了整体收入的大幅提升。净营收 119 亿元,同比增长 29%;净利润 43 亿元,2023 年同期为 34 亿元;经调整 EBITDA 为 40 亿元,经调整 EBITDA 利润率为 33%,2023 年同期为 31%。

携程在海外大举扩张

除了国内市场的繁荣以外,携程业绩的快速增长背后,还离不开其对于国际市场的布局。

对此,携程 CEO 梁建章曾表示,携程不仅仅依赖市场环境,而是通过整合全球旅游资源,强化供应链,实现了盈利。

招商证券报告指出,受益于在线化率 & 旅游收入增长助力市场持续扩容,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3840 亿美元 /cagr=11.4%。竞争格局上看,日本 / 韩国 / 印度行业集中度高 & 本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进入难度较大;东南亚区域增速较快、品牌百花齐放、竞争相对良性,后发者具备布局机会。

该报告认为,OTA 出海路径分为四步:并购当地品牌开拓新市场、收购元搜索引擎协助引流、价格补贴 & 本地化运营加速获客,最后则是供应链赋能获取成本。在这方面,携程的优势在于:可以绑定国内核心出境客群,共用供应链契合海外用户需求;规模效应提升供应链议价权,低抽佣率加速海外市场扩张;交通酒旅均衡发展,交叉销售助力产品获取、引流及用户留存。

2023 年财报数据显示,携程大中华区以外收入占比约为 13%,Trip.com 预计约为 6%-7%,也是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核心。

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携程集团 CEO 孙洁表示,携程国际版 Trip.com 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约 80%,入境游对 Trio.com 的收入贡献达 20%,而 Trip.com 对携程集团一季度收入的贡献约 10%,其中超 70% 来自亚洲市场。

另据招商证券预计,2027 年 Trip.com 亚洲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710 亿元,24-27 年收入 cagr 为 62%,对应亚洲(除中国内地)市占率约为 14%。中长期来看,Trip.com 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亚洲在线化率及旅游收入增长带来的增量市场,而非存量竞争。

与此同时,携程还在持续进行海外旅游公司的投资和收购。在对英国天巡、Travelfusion,印度的 MakeMyTrip,荷兰的 Travix 等海外旅游公司进行投资收购后,2021 年 -2023 年,携程在国际市场的收入从 16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近 59 亿。

携程的增幅不仅在国内市场很难找到竞争对手,放到国际市场上,也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在 2023 年全年增速上,携程达到了 122%,而 Booking 和 Expedia 的收入同比增长则金威 25% 和 10%。到了 2024 年一季度,携程的营收同比增长为 29%,而 Booking 同期收入同比增长 16.9%,Expedia 同比增长 8.4%。

进入回归理性的时代

而不同于携程的高歌猛进,百度则正处于理性回归的节点上。

2015 年,携程将增发的普通股与百度名下的去哪儿普通股进行置换。自此,百度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 25% 的携程总投票权,携程拥有约 45% 的去哪儿总投票权。该交易重塑了国内的 OTA 市场,不仅让携程成为了去哪儿非控股的最大机构股东,更使得百度成为了携程的最大股东。

而随着近年来百度投资版图的收缩,其对携程的持股比例从 10.7% 降到 9.4%,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于 2023 年退出了携程董事会。

虽然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在携程这笔买卖上,百度早已 " 回本 "。2011 年,百度以 3.06 亿美元投资去哪儿,而按照去哪儿招股书信息显示,百度当时的持股比例超过 60%。

2019 年百度出售了其所持有的携程约 30% 的股份,套现 8.7 亿美元;2023 年 6 月,百度拟减持 4745300 股携程股份,此次减持完成后百度预计可套现约 1.7 亿美元。粗略估算,这两笔交易便给携程带去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收入,远超此前投资去哪儿的成本。

而在携程市值超越百度的背后,预示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大厂们的扩张步伐正在收紧变慢。根据 IT 桔子数据显示,2021 年,腾讯、阿里、字节、小米、美团当年的投资事件分别为 276 起、47 起、69 起、83 起、15 起。而到了 2022 年,各个大厂的投资事件数量均有所下滑,其中腾讯的投资事件大幅下滑至 90 起,而阿里、字节、小米、美团的投资事件分别减少至 18 起、18 起、50 起、8 起。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排名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有媒体统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市值高达 4600 亿美元的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达到 2025.94 亿美元的拼多多紧随其后,阿里巴巴则以 1897.07 亿美元的市值位列第三。

在第二梯队中,美团和网易的市值分别为 898.86 亿美元和 587.71 亿美元,携程超越了百度,位列第六位。快手、贝壳、哔哩哔哩则分列第八、九、十名。

携程的快速增长,不仅仅是旅游业的快速复苏,更验证了互联网行业向着多元细分化方向的必然潮流。这已不是仅凭一掷千金就可以换取快速扩张的时代,深耕主业,聚焦专长,或将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企业应对变化市场环境的通用手段。

来源:钛媒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