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实测」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碳排放的高精度实测服务

创投圈
2023
11/15
22:13
分享
评论

近日,中碳实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碳实测 ")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信天创投独家投资,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等。

中碳实测成立于 2022 年,是一家碳实测服务公司,基于国际 MRV(监测、报告和验证)体系,创立 WDTs 方法学,为海上运输,火力电厂、建材化工、造纸、钢铁、林业再到光伏新能源企业提供高精度碳排放实测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有效调控用能成本,制定可实施的节能减排规划。

据介绍,中碳实测的碳实测技术基于全球 4 万多页的法规和标准打造,设计系统可满足于以上不同标准技术要求,确保数据的合规且具有公允性,已经获得欧洲权威机构鉴证及认可,可确保日后数据的精准、公正、公允,充分满足国际标准互认。

中碳实测的测量现场 图片来源:企业授权

碳排放核算是实现碳中和的基本前提,也是应对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目前在进行碳核算时,我国主要采用计算因子法和物料平衡法,即根据化石燃料消耗量等推测碳排放;而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现场连续监测较多,通过连续在线气体分析系统对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的连续监测和实时传输。国内的核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相对较大,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碳税成本。

以航运界为例,航运是与全球碳市场 " 握手 " 最早的一个市场。中碳实测创始人孙琦介绍称,根据欧盟 EU-ETS 的统计数据,中国船舶和欧洲船舶每海里的碳排放数据最高可达 2.3 倍。这背后除了燃料品质的不同之外,主要是因为国内外使用不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造成的。

据中碳实测方面项目实测,在使用 " 高精度实测法 " 后,国内航运客户的碳税成本被高估 18% 以上。未来通过实测数据累计收集,有望通过航速经济性匹配,实现燃料节省 2% 以上。综合各项成本,每艘船在高精度实测方面投约百万元人民币,每年可节省成本 100 万美元以上。

同样的,在电力行业, " 高精度实测法 " 相比 " 计算法 " 测得碳排放量可还原真实气体排放量与能源品质波动关联性,并与计算数据相比较差值在 5%-20%。采用 " 高精度实测法 " 后,一家电厂每年可节省碳排放配额费用约 400 万 / 年,综合各项费用,每台电力机组投入数百万,每年可节省成本 1000 万元以上。

不光航运业和电力行业,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道路交通等领域," 高精度实测法 " 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有望填补 " 计算法 " 方法学不足,合理还原企业真实碳排放数据,有效缩减数据置信区间。

中碳实测的硬件产品 图片来源:企业授权

" 目前中碳实测的业绩正在井喷式增长。" 孙琦表示,中碳实测的自研系统级解决方案可复制到多个行业,随着碳中和进程持续推进,以及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客户认识到碳实测的价值,国内碳实测的市场空间将逐步放大千亿规模。

碳实测技术的核心在于高精度的气体分析,系统在动态工况下呈现高精度的可追溯、可验证、持续可控性,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综合性要求非常强的赛道,在海外从事碳实测的企业也并不多。

中碳实测的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新奥集团、南方电网、中核集团等跨领域跨学科的头部技术单位,拥有多学科综合的复合团队背景和持续研发实力,并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中远海运集团技术中心、华电数智等单位实现了共研合作,完成了对国内碳实测市场的率先卡位。

据介绍,经过多年研发,中碳实测实现了气体分析、材料、CFD 技术,航天级控制算法、通信等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可以为客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定制化智慧综合解决方案,已经与中煤集团、中国华电、榆能集团、中理检验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 中碳实测从采样单元、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到自控单元,以及全流程数据采集、处理、卫星通信等,全面完成了自主研发。我们的实测数据精度高于 98.9%,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孙琦介绍称。

当前,我国的碳排放实测技术整体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 " 碳竞争力 "。完善我国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能力将是大势所趋,我国碳实测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作为行业先行者,孙琦表示,中碳实测将会继续深耕技术研发,努力开拓更多赛道,赋能各行各业的降碳减排,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打造稳固的 " 碳数据根基 "。

投资人观点:

信天创投合伙人杨涛表示:碳中和从一开始就是国际议题,国际 " 碳博弈 " 离不开自主可控且被海外认可的 MRV 配套通用技术。中碳实测创立之初就基于全球法规,突破了技术难度最高的 Monitoring 全流程技术研发并实现国产化。团队 " 十年磨一剑 " 的韧性令人印象深刻,公司在我们天使轮投资后,快速完成了头部企业的商业闭环,并获得相关国际机构、高校院所、地方政府等的高度认可,充分证明了团队前瞻的国际视野和强大的硬核技术实力。伴随着碳核查政策在各行各业逐步深入落地,公司的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打开。

来源:36氪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