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银粉银浆一体化研发生产商「光达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持续加码国产替代

创投圈
2023
10/08
22:01
分享
评论

近日,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光达科技 ")完成数千万元战略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内某头部一体化光伏组件企业。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业务拓展以及银粉产能扩张。

光达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光伏领域银粉、银浆一体化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自主研发核心的关键原材料及相关技术,打破长期被海外公司垄断银粉等关键材料的卡脖子局面。

现任董事长王中男在 2020 年正式接手管理光达科技,同时引入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具有国外大厂如贺利氏、福禄等的技术背景。其中,现任光达科技总经理张博士曾任贺利氏光伏事业部执行副总裁,亲自研发出了贺利氏 1、2 代正银产品,在光达任职期间成功实现 100% 国产银粉在 PERC 超细线正银浆料的批量推广。

据悉,目前光达科技的客户已经覆盖了主流的光伏电池片生产企业,稳定龙头客户达到十余家,且在下游客户的采购份额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光达科技的年营收已达到数十亿元,且保持着一个较高的稳定增速。

光伏电池片技术正处于从 P 型向 N 型升级的阶段

双碳目标下,我国光伏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光伏电池的第一大辅材,银浆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当下光伏正处在整个电池技术从 P 型向 N 型升级的阶段,新的 N 型光伏电池片对于银浆的技术要求更高,同时银浆的使用量也更多(目前 TOPCon 银浆单瓦耗量是 PERC 的 1.5-2 倍)。这为光伏银浆厂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大抬高了成长的天花板。

据 Infolink 测算,2023 年 N 型电池规划产能超 700GW。N 型电池浆料需求量在 2025 年前达到 10,000 吨以上,市场规模超 600 亿元。

技术的变革期也是重塑竞争格局、市场重新洗牌的窗口期。"N 型电池片对于银浆的需求和 P 型有着不小的差异,因而从 P 型向 N 型的升级让光伏银浆厂商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是光达科技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光达科技董事长王中男告诉 36 氪。

相比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上市银浆企业,光达科技在 P 型电池片银浆上的包袱更轻,可以更加灵活地切入到 N 型技术上来。

王中男表示,光达科技从 2021 年下半年就开始押注 N 型 TOPCon 的技术,从而确立了先发优势。目前光达已经形成了针对 N 型 TOPCon 电池片丰富和相对成熟的产品矩阵,可以覆盖客户端所有产品的需求。

与竞争对手相比,光达科技另一个优势在于核心原材料自主研发,其银粉团队已经在这个领域有了 10 多年的沉淀。" 光达应该是行业内国产化替代走得最早且最坚决的一家。不论是 Perc、TOPCon 和 HJT 产品,光达的核心原材料都是 100% 国产化,绝大比例都是公司自产。" 王中男告诉 36 氪。

光伏银浆的三大核心原材料包括了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这些材料的自研自产为光达科技带来了成本上的竞争力,可以更好地满足下游光伏电池企业持续降本的需求。

同时,核心原材料自研自产使得光达在面对技术迭代、客户的新需求时可以更快、更精准地响应。

王中男告诉 36 氪:" 目前光伏龙头针对电池片有一些特殊工艺,需要核心辅材厂针对其需求进行客制化的研发,光达通过调整自研玻璃粉和银粉的性能参数,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客制化需求,助力龙头客户持续的提效需求。"

此外,由于核心原材料自研自产,光达科技也受益于光伏银粉和银浆国产化的进程。

王中男表示,目前针对 N 型电池片 TOPCon 和 HJT 的银粉,国产化率还不到 50%;针对高端的电子元器件金属化如 TLCC、MLCC,银粉的国产化率更低,国内银浆国产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光达科技会持续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坚定不移的走国产替代的道路。

一直以来,提效降本是光伏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王中男表示:" 光达科技拥有自主研发核心原材料的能力,我们坚信,在行业从 P 型转 N 型的升级当中,光达可以持续帮客户降本增效,在成就客户的同时,也让自己跑得更久更远。"

来源:36氪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