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的陷阱?大数据网络诈骗下的透明人

有态度
2022
03/16
20:38
电脑报
分享
评论

来源:电脑报

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人都变成了 " 透明人 ",人们大部分的行为已经转化为数据记录,这些数据记录经过各部门或者企业的整理而形成用户个人的大数据,用于判断用户的下一步行为意向或者作为企业或机构服务的参照。

在我们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窥视的眼睛,身份、位置、银行账号 …… 各种个人敏感信息正被各形各色的采集者获取,滥用、泄露的风险无处不在,定制化骗局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2022 年 315 是第 40 个消费者权益日,全国消协组织将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为 " 共促消费公平 ",旨在强调为实现消费者法定权益奠定公平公正的价值基础,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有保障和更可持续等维度促进消费公平、共享消费和发展成果。

然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但信息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事实上也产生了以信息公平为代表的新问题,互联网平台算法推荐技术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大数据 " 杀熟 "、违规收集、过度消费等数据滥用问题不断出现 ……

网络诈骗之积分过期清零

" 南京市民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里面写着她的移动积分即将过期,请及时登录掌上移动营业厅兑换现金等各种礼品,后面还附有兑换网址。李女士随手点开短信中的网址链接,按提示输入了银行卡号、姓名、手机号、开户行以及银行密码等信息,但是积分并没有兑换成功,李女士赶紧关闭网页。不久后就收到短信,银行卡上 2000 余元存款被转走。

类似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也多有发生,珠海的张先生本想用积分兑换一台空气炸锅,结果 2 万多元没了。往年张先生也通过积分兑换了不少话费、日用品、视频会员等等,这回他一看到短信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就用手机打开了网址填写了个人信息,还下载了一个 " 安全软件 "(实际上木马软件),最后等来的不是空气炸锅,而是信用卡被消费 22839 元的短信。"

《电脑报》小编同样收到过类似短信,显示 "【兑换商城】系统提示!您有 7580 的双 11 积分即将失效!请尽快到官网兑换礼品 " 同时在短信中附带了一个网址短链接,同一个编辑在不同时间段收到的短信略有不同,访问的网址和所谓的积分也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这类所谓的 " 兑换商城 " 都非常刻意在模仿主流电商平台的积分兑换页面,营造出 " 熟悉感 " 以降低用户警惕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兑换商城并不存在纯积分兑换的说法," 现金 + 积分 " 的兑换模式意味着消费者无论如何都需要拿出一部分现金才能兑换到礼品,不过多少也比直接购买商品便宜许多,可问题是谁能确保付款后真能收到产品?

事实上,在用户付款以前,整个网页界面都充斥着 " 某某某刚刚成功兑换了奖品 "、" 数千积分还有 3 天过期 " 等信息,以增强平台可信度并催促用户付款,可一旦付款,用户收获的恐怕只能是遥遥无期的等待。

编辑张毅点评:遇到 " 积分兑换 "" 积分优惠 "" 积分送礼 " 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因为 " 天上不会掉馅饼 "。在这类骗局中,主题除了是 " 积分 ",还可能是 " 会员分 "" 余额 "" 金币 " 等其他提法。对用户来说,看到大量 " 积分 ",首先应当询问客服这些 " 积分 " 的来源,再结合以往的消费经历,看看到底是因为成为会员或进行了消费而取得了积分,还是骗子揽客的虚头。

这类虚假网站在架构时,通常会模仿通信运营商、电商平台、支付平台等界面设计,起到浑水摸鱼的效果,消费者即便进入了这类 " 李鬼 " 网站,除了通过网站上的 " 产品详情 " 了解产品信息外,还可以通过主流购物网站查找产品,比较价格。此外,即便相关产品在主流购物网站上有销售,也要注意消费者评价,避免骗子设置 " 连环套 " ——在主流购物网站上开设网店,虚报价格或虚构评价,再通过 " 积分兑换 " 等形式用 " 优惠价 " 诱导消费者下单。

当然,对凡是短信中有网址链接的,一定要注意识别,千万不能随意点击,有可能是木马病毒或是仿冒的钓鱼网站。遇到要输入真实姓名、银行卡及密码等隐私信息时,一定要多留心。

网络诈骗之 0 元配音速成班

" 很多配音培训机构在微博、微信、B 站、抖音等多个平台投放的广告,吸引了刚满 18 岁的大学生小谢。这些广告称,99 元精品播音配音课,现价 1 元,没有任何基础的人经过学习就可以靠一部手机配音赚钱,低门槛高收入。小谢原本想在空闲时间做一些兼职来勤工俭学,看到网络上找配音兼职,觉得很合适自己,与该机构联系后得知,如果做配音兼职,每月会有 5000 元左右的收入,还承诺 0 元就可以上公开课学习配音。结果,小谢不但被办理了‘贷款’,而且,没上课就被扣了第一笔贷款。"

"0 基础学配音,靠着声音月赚上万元 ","0 基础、无需经验、速成、轻松 "," 录一段 600 字的音频,报价 300 元至 500 元 "…… 各种配音课程广告铺天盖地。

配音速成班没有原罪,但当下配音速成班却存在不少套路问题。不少配音培训广告宣称,配音就业门槛低,兼职配音一小时一千元,可轻松收入过万,但实际上配音新人的机会并不多,收入也比较低,很多人会被淘汰,能走到金字塔尖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培训课程只售 1 元是个诱饵,真实的培训费用为数千元甚至数万元。

诱导贷款则把消费者引入了另一条灰色产业链,给消费者的财产权益带来了新的隐患和风险。培训人员收费时满脸笑容,口口声声随时退费,退费时则拉长黑脸,甚至找不到人。至于课程质量、课程安排等与宣传不符,则属于单方违约行为,降低了服务标准和消费者的培训体验。

点评:近几年网络课程越发受学习者们的欢迎,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就能开展学习,相比于线下课程价格也低了很多。但是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课程质量无法保障、收费难以监督、虚假广告宣传缺乏监管等。对于很多配音爱好者来说,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不仅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还能圆梦,看起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恰恰是这种想法,容易让没有经验的学生陷入广告陷阱。

无论是 "12 元小白财商课 ",还是 "0 元配音速成班 ",直接反映出了当下线上培训市场的低价培训课乱象。这些低价培训课程只是一个噱头,吸引了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上当受骗。

这里提醒大家在选择网络课程时,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此外,多查看机构、学员的评价,不要相信速成、低门槛、高收入等虚假宣传;最重要的是,谨慎选择培训贷款,尽可能在能力范围内提升自己。

网络诈骗之征信修复

" 家住山西某地的阿华因个人原因导致征信存在多项逾期记录。今年 11 月份,急需购房的他无意中看到了一则 " 征信修复 " 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阿华联系了对方,并按要求将自己身份信息、借款信息以及实名注册的电话卡寄送给对方,先后多次转账数万元,作为帮助删除征信的服务费。同时,按照对方提示的时间节点,阿华拨打监管投诉电话,试图以此删除自己的征信逾期记录。在一系列操作后,他等来的不是逾期记录的顺利删除,而是公安机关的介入调查。"

一纸信用报告,关系着每个人和企业的金融生活,一旦出现不良记录就可能产生房贷等贷款通不过、个人或企业信誉受损等负面影响。" 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 1000 元至 2000 元。"

据报道,眼下,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 " 征信洗白 "" 征信修复 " 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但征信领域并不存在 " 征信修复 " 的说法。所有商业收费模式的 " 征信修复 " 均为骗局。日前,就有法院针对信用卡 " 征信修复 " 伪造文书案宣判,违规违法人员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缴纳罚金。

目前,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保留时间是 5 年。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 16 条的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 5 年;超过 5 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持卡人不能轻信网上所谓短期实现 " 征信修复 " 的说法,抱有试一试的侥幸心理往往会上当受骗。

点评:信用值千金。当前我国银行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个人征信报告已经成为申请贷款时必备的重要资料,是放贷机构判断能否批准贷款申请的重要依据,个人应按时归还贷款,呵护好自己的征信。

消费者应提防 " 征信修复 " 骗局,远离相关黑灰中介。一旦接触此类黑灰中介,受骗者往往不仅会损失钱财,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电信诈骗、洗钱、冒名网贷等违法行为,从而遭遇无法预判的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征信不良记录都无法删除。有的不良记录并非个人原因造成的,比如信用卡遭遇盗刷而形成的不良记录,个人可让开卡银行提供相关证明,然后持证明到当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删除、更正征信不良记录。

网络诈骗之 " 元宇宙 " 非法集资骗局

" 陕西某公司提供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投资服务,宣称可以‘边玩游戏边赚钱’。该公司收取投资者人民币后兑换成虚拟币,供其在游戏中购买装备投资,装备投资回本周期约在 22-40 天。投资人初期需缴纳 6 千元入场费,最低投资额为 2 万元,其间还需支付每月投资收益的 20% 作为该公司的托管费。

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网络上鼓吹的‘元宇宙链游’本质是网页小游戏,开发成本低,对外宣传可以理财赚钱,只是借着元宇宙概念炒作推广的骗局,实际是拿后入场投资人支付的资金来填补,一旦后期没有新的投资人或资金被转移,大量投资者就会血本无归,且因没有签订合同,其约束和承诺不可信。"

去年以来," 元宇宙 " 概念大热,随之而来的还有以 " 元宇宙 " 为噱头的诈骗行为。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 " 元宇宙 " 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公告。除了以各种借热点噱头进行的诈骗,不法分子还以假冒金融 App、注销校园贷、人工审核收费等方式骗取大众信任。

与此同时,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也是诈骗手法之一。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渲染虚拟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人为营造抢购假象,引诱进场囤积买卖。风险提示还提到,有的不法分子号称所发虚拟币为未来 " 元宇宙通行货币 ",诱导公众购买投资。

点评:随着诸多与元宇宙相关的场景将在娱乐社交、数字藏品、金融科技等领域落地,这也意味着机会与挑战并存。投资者要擦亮眼睛,增强辨识能力,要合理评估元宇宙的虚拟投资风险,牢记除了法定货币以外,投资这种未经批准公开融资的元宇宙虚拟币行为恐将涉嫌金融违法。

大众应努力理解元宇宙的实质,擦亮双眼,仔细辨别 " 真伪元宇宙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导向,拒绝参与代币发行融资及虚拟货币炒作等一切非法金融活动。特别要警惕那些打着元宇宙旗号的非法集资、欺诈、传销项目,不要被高收益的噱头蒙蔽,掉入传销诈骗的陷阱。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视觉深度模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