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毛仪市场也疯狂

创投圈
2021
12/19
19:55
钛媒体
分享
评论

今天,你脱毛了吗?

在日韩文化里,身上有腋毛是她们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她们认为不刮腋毛是没有素质的行为。对于日韩女生来说,她们十几岁就会有意识地去脱毛,这也是形象管理的重要一环,有经济实力的女生则会经常去美容院做激光脱毛。

2021 年,日本某网站曾针对 20 多岁年轻女孩的调研显示,超过三成的人做过全身脱毛,近七成的人有全身脱毛的想法。调查结果称," 全身光溜溜 " 已经成为了当下女性的新常识。日本女孩对于脱毛的热衷程度可见一斑,甚至有人调侃日韩女孩的目标是:眉毛以下都没毛。

不过相比日韩,国内消费者对于脱毛的认识并不深。有创业者直言,在学生党中,脱毛仪的渗透率还不到 2%。

不过,随着颜值经济兴起、各种家用脱毛仪广告营销大行其道,消费者对于脱毛的需求逐渐增加,一个关于家用脱毛仪的市场正在崛起——用户们往往不惜耗时多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花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做一次全身脱毛。

而这一新兴市场崛起背后的动因也不难理解: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她们看来,一切麻烦在美面前都不是事儿。

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你身上的毛发也成为别人眼里的生意时,某些商家只贪图利益而忽略安全等乱象也随之而来。

比如,目前国内很少有脱毛仪企业具有激光类医疗器械资格,有不少产品甚至是在不到十人的小代工厂拼装完成," 不检测就发送给消费者。" 对于行业投机者的草莽打法,有创业者甚至直言,在不久后,这个赛道有大量企业将会倒下。

当 " 无毛化 " 成为流行,行业里又会发生哪些新故事?

1、当年轻人爱上脱毛

方便、便宜、效果也很不错,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求 " 无毛化 ",家用脱毛仪也逐渐成为消费赛道的新宠。

在北京生活的 95 后张悦(化名)告诉「创业最前线」,近年来,她身边很多 1995-1998 年出生的朋友都会有脱毛需求,比如去美容院做个腋下冰点脱毛或者全身脱毛等。

近两年,她们为了拥有更加白皙细嫩的皮肤,还会购买家用脱毛仪,自己在家脱毛。

去年 " 双十二 ",张悦因为想到要去学习游泳,身上和腋下有毛毛不仅不好看,还会让皮肤显得粗糙。加上那段时间,正好慕金和 Ulike 都在公众号做推广,产品也有折扣。她就跟风购买了一款家用脱毛仪," 花费了 1859 元,还挺香的。"

图 / 张悦花费 1859 元购买的家用脱毛仪

她之所以不去美容院做脱毛,是因为自己在家使用脱毛仪更方便。张悦表示,去线下的美容院频次很高比较麻烦,人多还需要预约," 这种家用脱毛仪出光比较快,洗完澡大概 5、6 分钟就能全完事儿。而且刚开始一星期做一、两次,后来隔得时间就比较长了。"

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美容院脱毛项目的高成本,也劝退了部分想靠脱毛提高颜值的消费者,价格更便宜的家用脱毛仪就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在美容院脱毛价格因位置和面积而定。面部、手臂、腋下、腿部、比基尼区等不同的部位脱毛的价格是不同的。脱毛面积越大、毛发越粗、颜色越深,则脱毛难度越大,激光脱毛的费用就会越高。一般全身脱毛的价钱要在 5000 元 -10000 元不等。

" 我有在美容院冰点脱腋毛,但是全身太贵,有些地方也没必要去美容院脱,自己在家弄很方便。"2018 年,晶晶王(化名)就图新鲜海淘了一款 Silk'n 脱毛仪," 我记得当时价格是 700-900 元之间,效果也还可以,要坚持用,一开始用得勤快,一周脱一次毛,现在大概一个月用一次。新长出来的毛发确实变软了。"

不难发现,很多人选择购买家用脱毛仪都是想提高整体颜值。

" 现在腿上、胳膊上不仅没有毛毛了,而且特别光滑水嫩,长出的毛毛都是那种比较细的啦!"00 后刘倩(化名)最开始并没有脱毛的意识,但上了大学之后,她眼看着班里的女孩比高中美了好几个度,穿着吊带、小短裙的样子特别美," 我也开始打扮自己,穿吊带、小短裙后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腿毛有点不太好看。"

身上有些浓密的毛发,导致刘倩总是感到自卑。" 刚好那段时间男朋友也偶尔说过我腿毛的事儿,一气之下,我就拿着他的刮胡刀将腿毛给刮了。" 但很快,刘倩就发现,新长出来的腿毛,总是给人感觉越来越粗,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她也毫不犹豫用手里的压岁钱买了一款 1500 元左右的脱毛仪。

" 脱毛仪无疑是效果最持久的一个。坚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毛发生长的速度就会显著放慢,以后只要定期巩固成果就行。四舍五入,这就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在刘倩看来,买一款脱毛仪,在宿舍就能随时脱毛,一切就都值得了。

事实上,为了摆脱身上过于浓密的毛发,这代年轻女孩正将家用脱毛仪作为持续变美的最新选择。

脱毛仪品牌 SILKPRO 丝芙乐创始人杨林博士向「创业最前线」透露,脱毛仪赛道已经开始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疫情之下,消费者去不了美容院,脱毛仪都卖疯了。"

他表示,最新的双 11 脱毛仪品类比刮胡刀卖得都多,复合增长率超过 40%。而丝芙乐从 2017 年开始销售脱毛仪以来,每年销量的增长率都能达到 100%," 这还是在我们没打广告的基础上。"

家用脱毛仪市场受欢迎程度的确令人咋舌。2020 年 4 月 -2021 年 3 月天猫销售数据显示,脱毛仪销售总额为 41.51 亿元,涨幅显著。例如今年天猫预售首日 ,Ulike 仅用 40 分钟就突破 1 亿销售额、1 小时售出超 8 万台产品。

而 CBNData 和天猫国际联合发布的《2020 线上家用美容仪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天猫国际家用美容仪的典型消费群体中,80-00 后女性消费群体占比达 73%,其中脱毛仪为消费产品占比中的头部品类;2020 年天猫 "38 节 " 大促中,购买脱毛仪产品的 95 后消费者增长超 35%。

种种迹象表明,在 " 宅经济 "" 颜值经济 " 作用和消费者基于性价比的综合考量下,家用脱毛仪产品正在年轻群体中逐渐走俏,脱毛仪市场已经开始释放出更多潜力。

2、" 慢热 " 的脱毛市场

实际上,热闹的脱毛仪市场,与近几年头部品牌的营销攻势,以及艺人和网红的宣传带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 我之前买的那款脱毛仪,已经用了三年多,虽然还不需要复购,但看到市面上很多新产品,也会有想尝试的冲动。" 晶晶王表示,比如 Ulike 就和分众传媒合作了,最近公司电梯里就被他们的广告刷屏了," 全智贤代言的,我朋友居住的公寓电梯外也有广告。"

图 / 全智贤代言的 Ulike 脱毛仪广告

在视频中," 永久全身脱毛 " 等宣传语,配上女明星们光滑的肌肤,能够立刻抓住人们的眼球,宣传效果拔群。

与此同时,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 " 脱毛仪 ",相关的内容有 10 万 + 条,相关商品超过 1000+。在抖音上,也不乏艺人和网红的宣传带货,比如戚薇、薇娅和李佳琦的直播间都曾卖过脱毛仪。

在流量的加持下,品牌们好像也发现了致胜秘诀。

事实上,Ulike 方面也曾对媒体透露,公司 2014 年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刚好赶上了线上 " 互联网种草 " 的营销热潮,他们投放过阿里妈妈、小红书、微信等线上平台广告。

" 最初,消费者面对 Ulike 这种新兴产品多少会有一些不信任,我们通过线上内容展示技术实力、邀请大量 KOL 亲自试用、反馈真实效果,成功化解了很多消费者对新品牌、新技术的担心,逐渐打开了市场。当时行业规模不大,竞争对手也不多,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靠着营销火起来的脱毛仪行业,看起来热闹,却依旧是一个新鲜事物。这一点,杨林也深有感触。

2013 年,曾获得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双博士学位,担任过德国 DILAS 中华区总监,并在多家一流激光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的杨林拒绝了美国一家激光巨头公司的任职邀请,决定自己创业做一家家用激光医疗和激光美容仪公司," 我觉得,民用消费级激光美容仪有广阔的市场。"

在 2003 年的一次去日本出差工作中,杨林发现,当时主营业务是家用激光脱毛仪的日本某家知名企业正赚得盆满钵满," 三千多元一台的仪器,该企业已经累计销售了数十万台。"

到 2012 年,家用激光脱毛仪在日本已经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彼时在国内,激光永久脱毛只是大型医疗机构、美容院才能做的项目,甚至有的地方还在沿用对皮肤伤害比较大的蜜蜡脱毛、光子脱毛。

" 几乎没人知道‘家用脱毛仪’这个东西,非常冷门。" 加上想要做一个另类的民用消费级激光产品,杨林一头杀入脱毛仪市场。但市场经过 8 年多时间的培育,脱毛仪还是没被大众接受,甚至还远远达不到杨林的预期。

" 我在旅行的过程中,一直有观察空姐的脱毛率,我发现我们的空姐脱毛率只有 25%。" 杨林表示,作为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她们大部分时间需要穿短袖,有毛发其实影响美观。" 但在日本和韩国,她们就连在办公室的职业女性里,10 个女性 9 个都是全身光滑的。" 他补充道。

不仅如此,在国内,脱毛仪的注册企业并不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 5 年新成立的脱毛仪相关企业(2016-2020 年)数量分别为 17 家、22 家、18 家、38 家、58 家,2021 年至今也仅新成立了 20 家。而吊销注销的数量分别是 1 家、1 家、0 家、5 家、3 家,今年以来注销吊销数量是 3 家。

但好消息是,这个冷门赛道正在冒新芽,甚至开始被资本盯上。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脱毛仪相关的投融资事件仅发生 6 起,涉及 2 个品牌,分别是 CosBeauty 可思美和 JOVS,其中 CosBeauty 可思美共发生 4 起融资,最新一轮是其获得由顺为资本、深圳信之源商贸和小米科技共同投资的近亿元 B+ 轮融资。JOVS 共发生 2 轮融资,最新一轮是今年 7 月来自金鼎资本和兰馨亚洲的 2 亿元 A 轮融资。

" 从去年开始,有 4 家产业资本和上市公司找到我,希望对公司进行投资。" 杨林透露,他目前还在判断阶段,但也有了融资计划。

3、激光与 IPL 傻傻分不清

但与其他行业一样,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乱象也逐渐暴露出来。

目前,市面上的脱毛仪虽然都称自己为激光脱毛仪,但家用脱毛仪一般采用的是 IPL(强脉冲光)。

激光脱毛和 IPL 脱毛的原理都是利用光的选择性吸收原理,采用一定的光源穿透表皮,使毛干中黑色素吸收最多的光子能量,毛干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毛囊,使其温度快速上升到 50-60 度,最终导致毛囊组织的破坏,不再生长毛发。

810nm 半导体激光脱毛仪与 IPL 脱毛仪的工作原理一样,但是 810nm 波长是激光脱毛的 " 金标准 ",该波长具有黑色素的高吸收、水的低吸收和合适的血红蛋白吸收率特性,是光学脱毛的最佳波长。

IPL 实际上属于高压气体放电灯,通俗理解就是闪光灯,光谱范围为 500-1200nm, 因此有大量的无用光谱热量被表皮吸收 , 最终导致脱毛效率低而且痛感强于激光脱毛。此外,家用 IPL 脱毛因为能量密度低,有效脱毛的使用时间需要超过 1 小时以上,长时间使用闪光灯最终会导致眼睛的强烈不适。

"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打着多次、几分钟就能达到永久脱毛效果的脱毛仪品牌,其实也是钻了空子。" 杨林告诉「创业最前线」,真正的激光脱毛仪每次都要进行 40 多分钟的治疗,且痛感不明显。IPL 的脱毛痛感会强烈,所以就有品牌推出了每次脱毛只用几分钟的方式,减少消费者的不适。

与此同时,虽然脱毛仪逐渐 " 家用化 ",但无论是激光类产品还是强脉冲光产品,都属于医疗器械类产品。其中,激光类脱毛仪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18 年发布的通知中也被分类界定为第二类医疗器械。

杨林透露,激光医疗企业的准入门槛更高,产品注册通过至少要三年以上时间,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销售基本需要五年以上," 我们当时就是用了 3 年拿到国内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但如今的市场中,部分企业实际上并不具有正规营业资格。"

图 / 丝芙乐的激光脱毛仪

脱毛仪市场的混乱的确可见一斑。虽然在企查查查询到的注册公司并不多,但目前市面上脱毛仪产品繁多。以京东为例,搜索 " 脱毛仪 " 出现的产品就有 1 万 + 款,而且价格更是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而标注百元价位的脱毛仪产品,也大都打着 " 激光 " 的名号。

图 / 脱毛仪产品繁多

" 脱毛仪的代工厂没有三五百个也有两三百个了,甚至有很多就不到 10 个人的小厂就能搞代工了,订单量还不低。" 很多品牌售卖的产品都是代工厂出品。杨林谈及行业乱象时也很无奈," 很多小的代工厂完全没有管理意识,一般都是拼装完产品连检测都不检测就发货了。"

在这种情况下,属于医疗器械产品的脱毛仪在使用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脱毛仪的投诉内容有 355 条,有消费者投诉在家打开试用了一下,结果被烫伤肚子,还有一些消费者投诉在使用后皮肤出现了过敏甚至红肿的情况。

图 / 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脱毛仪的投诉内容

好在良莠不齐的脱毛仪行业虽然尚未成熟,但国家药监局曾强调过,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强脉冲光脱毛类产品。

" 到那时肯定会有一大批公司倒闭。" 杨林博士判断,未来激光脱毛才是家用脱毛仪市场的主要趋势,而大量家用 IPL 脱毛仪企业将被淘汰," 我个人认为脱毛仪产业将迎来一场技术的革命,三年之内家用 IPL 脱毛仪会消失。"

毫无疑问的是,一场技术革新也将给日渐升温的脱毛仪市场带来全新的变量。

来源:钛媒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