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刚投了一只造车独角兽

创投圈
2021
11/07
20:42
投资界
分享
评论

万亿「宁王」要造车了。

投资界获悉,11 月 5 日,据深交所公告披露,长安汽车旗下子公司阿维塔科技获得首轮 24.2 亿战略融资,引入的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福建闽东、重庆承安、两江西证、南方资产、南方工业基金等,堪称豪华。

其中,宁德时代的入局尤为引人注目——交易完成后,宁德时代将成为阿维塔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也就是说,巨头宁德时代入股了一家造车新势力,并成为重要股东之一。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甚至发声表态:" 我们和阿维塔科技的合作始于 CHN(长安、华为、宁德)平台的联合研发,但又远不止于技术投入。"

至此,中国造车江湖诞生又一只独角兽。下一步,阿维塔科技将很快启动 A 轮融资,未来还有独立上市计划。造车运动,依然轰轰烈烈进行着。

宁德时代将成为二股东

这家造车公司第一笔融资近 25 亿

车还未见,重磅融资先行——让宁德时代青睐的阿维塔科技有何来头?

这是一家成立于 2018 年 7 月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前身是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合资成立的 " 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分布于中国上海、重庆及德国慕尼黑。今年 5 月 20 日,长安蔚来更名为阿维塔(Avatar)科技,Avatar 意为游戏或网络世界中的虚拟化身,显然这是一个更有未来感的名字。

这家脱胎于长安和蔚来的造车新势力,对外传达了一个信号:聚合了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在整车研发智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态领域的优势,将共创一个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 CHN,并且致力于在高端 SEV 领域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据悉,阿维塔品牌将于本月内正式全球首发,其中包括首款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E11。这款车将搭载华为 HI ( Huawei Inside )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的电动化技术。

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电动 SUV —— E11 侧面造型

2021 年 8 月 20 日,阿维塔科技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由此建立起与资本市场的纽带,意在引入战略及地方产业投资者为深度合作伙伴。

如今,宁德时代正式入股。根据协议,长安汽车拟增资 5 亿元,宁德时代拟增资 7.7 亿元,福建闽东拟增资 1.6 亿元,重庆承安拟增资 6.1 亿元,两江西证拟增资 6000 万元,南方资产拟增资 2.8 亿元,南方工业基金拟增资 4000 万元。

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将持股 39.02%,宁德时代联合体持股 28.99%,重庆两江基金联合体持股 20.88%,南方资产联合体持股 9.97%,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持股 1.14%。据悉,阿维塔科技将很快启动 A 轮融资,未来还有独立上市计划。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 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基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全面电动化的一致愿景,我们和阿维塔科技的合作始于 CHN(长安、华为、宁德)平台的联合研发,但又远不止于技术投入。"合作远不止技术投入,一句话留出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还曾投资过另一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2021 年 5 月 6 日,宁德时代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入股爱驰汽车,占股 0.3%,当时爱驰曾对外透露双方将联合探索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此外,今年 8 月,宁德时代还曾与英特尔资本、B 站、博裕资本等共同出资了吉利控股集团的新品牌极氪汽车,金额 5 亿美元。

与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相比,爱驰的发力并不算早,更何况姗姗来迟的阿维塔,但有了宁德时代的撑腰却依然让外界期待。

就在昨晚,宁德时代还连发两份建厂公告,称拟在福建省厦门市投资建设厦门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 一期 ) ,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 80 亿元;同时,拟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投资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一期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 70 亿元。

数月来,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的股价连续创新高,终于在 10 月 19 日市值首破 14000 亿。而不过一晚的时间,宁德时代宣布将豪掷近 160 亿,一手是电池,一手是造车,这家万亿巨无霸正在书写新的故事。

上交大学霸执掌 14000 亿

投资版图浮出水面

作为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的故事堪称传奇。

1968 年,曾毓群出生在福建宁德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后,曾毓群被分配到福建的一家国企工作。然而,仅仅干了三个月后,他便辞去了铁饭碗,跑到东莞新科磁电厂做一名工程师,这一干就是 10 年。

直到 1999 年,新科公司的高管陈棠华和梁少康找到曾毓群,希望能一起做一个电池创业项目。在经过一番沟通后,身为新科最年轻工程总监的曾毓群最终答应了。于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ATL")在香港注册成立。对于当时去做电池的决定,曾毓群曾回忆道," 这完全是一种冲动。"

2001 年,ATL 在东莞白马的厂区落成,当年出货量就达到了 100 万枚电芯。此后,在智能手机全面兴起普及后,ATL 发展势头更盛,相继成为苹果、vivo、华为、三星手机的电池供应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电池供应商

在称霸手机电池行业后,ATL 董事会敏锐察觉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的无限商机。

但是,由于 2005 年日本 TDK 集团买下了 ATL 的 100%的股权,按照政策规定,全外资公司不能生产动力电池。因此在 2011 年底,曾毓群果断将 ATL 的汽车动力部门剥离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在老家宁德成立纯中资公司 CATL,即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

之所以面对机遇从不犹豫,离不开曾毓群信奉的人生信条。在曾毓群的办公室墙上,一直挂着四个大字 " 赌性坚强 "。有朋友曾对曾毓群调侃道:你是福建人,为什么不挂爱拼才会赢呢?" 曾毓群给出了答案:" 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时间证明了曾毓群的这份 " 赌性 " 是正确的,宁德时代再次站在了风口之上。2018 年 6 月 11 日,宁德时代正式在 A 股创业板上市,这家在电池行业之外鲜有人知的独角兽,终于走到了聚光灯下。

成功上市后的宁德时代,开始频频现身于创投圈中

去年 7 月,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8 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将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将不超过 190.67 亿元。这意味着,被资本追捧的宁德时代,也将豪掷 190 亿,以投资的力量去延伸新能源产业的上下游。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目前共有公开投资事件 56 起,布局了裕能新能源、哈啰换电、云快充等电池相关企业,还出手投资了自动驾驶企业嬴彻科技、车规级芯片企业地平线、芯驰科技。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也已悄然构建了一幅LP 投资版图

10 月 10 日,宁德时代一口气出资了物流产业基金普洛斯旗下三支子基金,包括珠海隐山现代物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青岛隐山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隐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累计金额超 5.5 亿元。

今年早些时候,宁德时代还先后参与投资了福建时代闽东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博裕四期 ( 厦门 ) 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山东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7 月,宁德时代更是 " 反哺 " 高瓴,出资 3 亿元参投北京高瓴裕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高瓴的 LP 之一。

曾毓群本人同样也在做着 LP。天眼查显示,曾毓群通过实际控制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瑞庭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入股了嘉兴陆新辰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陆新辰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嘉兴陆新辰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均为陆浦投资的投资主体。至此,曾毓群与宁德时代的投资版图浮出水面。

今年大佬都跑去造车了

这一件事,意义可能超乎想象

2021 年,似乎依然没有人愿意错过造车。

最新的例子,莫过于前几日传出的 "VIVO 和 OPPO 将联合造车,由 OV 系‘教父’段永平直接操盘 "。对此传言,OPPO 内部人士表示,这种说法 " 不靠谱 ";VIVO 也否认了三家联合造车的可能性,称三家都是独立主体;随后段永平则发布了一张近照,强调 " ‘重出江湖’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 "。

但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在某社交软件上,有认证为 OPPO 员工的网友爆料称,公司年初已经申请了多个造车专利,并正在密集调研汽车,汽车业务总部或定于成都。据悉,OPPO 创始人陈明永正是这一造车计划的推动者,其已开始在产业链资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调研,还曾会见宁德时代中国乘用车事业部总裁。

360周鸿祎,则是果断将造车付诸了行动。10 月 25 日晚,360 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 29 亿元投资哪吒汽车,相关协议已签署完毕,本次投资全部完成后,公司将间接合计持有哪吒汽车 16.594% 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对于这笔投资,周鸿祎表示,360 与哪吒不只是谈恋爱,还要结婚、生孩子,360 不仅投资当下,更是投资未来。

更早些时候,包含李彦宏、雷军甚至是李一男,一众互联网大佬已杀入造车圈。为何新能源造车竞争残酷如斯——剩下了蔚来、小鹏、理想,大家还依然络绎不绝要造车?

正如某头部投资机构也透露了背后的逻辑:智能电动汽车将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终端,如同手机一样。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当年国产手机残酷厮杀的一幕,即将在新能源汽车上重演。

但造车不止于车,这是一场攸关未来的竞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引领三大革命:第一,电动车本身的革命;第二,新能源本身的革命;第三,智能化革命。同时,新能源汽车既可以解决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问题,也可以解决我国燃煤发电占比过大、大气污染严重问题,甚至推动国内汽车产业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而在实现 " 碳中和、碳达峰 " 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更是当仁不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指出,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回望人类历史中,从柴火到煤炭,从煤炭再到油气,人类社会每次巨大的进步,都是伴随着能源革命而来。如果要告别石油时代,削弱石油霸权,势必要发展新能源,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最大的应用场景。说到底,新能源汽车背后是一场时代之战,可能远远超出了汽车本身。

来源:投资界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