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医疗获 6500 万 A+ 轮融资 光大控股独家投资

创投圈
2021
08/19
22:36
铅笔道
分享
评论

 

铅笔道 8 月 19 日讯,近日,专注于手术室等专业领域的医学影像设备公司,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影医疗),获得 6500 万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光大控股独家投资,将用于进一步拓展术中 3D 影像设备产品线,并布局纵向、横向产业链合作。

2021 年初,一影医疗的面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术中移动式 3D C 形臂设备上市,至今已经在国内多个三甲医院装机使用,并与国内外多个骨科手术机器人、骨科导航实现连接,实现一整套精准骨科手术解决方案。

3D 影像数据往往是精准手术的入口。基于影像数据,实施手术规划和实现多模态数据配准。但在诸如骨科、神外手术室等场景,由于环境限制,并且需要与手术流程深度配合,对于设备的体积、形态、操作便利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一影医疗的产品团队通过多种 " 黑科技 " 技术在对标国际高端产品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小体积(变等中心设计)、大视野(三轴联动技术),深度参与、优化临床使用。多款创新产品正在研发中。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随着医学、材料学等上下游行业技术的进步,骨科技术不断向数字化、个性化、微创化、精确化和智能化发展 , 伴随而来的是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使用中的痛点就是学习曲线长,操作时间长。为此,一影医疗创新的提出影像设备与其它设备底层互通的交互方式,RoboLINK

RoboLINK 是一影医疗为优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流程,节约手术时间提出的一种开放式的连接协议。RoboLINK 从设备底层打通手术机器人和术中影像设备的连接,除了支持传统的 DICOM 数据传输外,还将术中影像设备的运动控制和曝光控制开放给机器人,将术中定位、成像和机器人手术流程融合,节约手术时间。

RoboLINK 基于标准 DICOM 协议,无需额外的硬件连接即可实现手术机器人和术中影像设备合二为一。

除了 C 臂形态的 3D 成像设备,O 形的 3D 成像设备同样应用于骨科手术室,并且实现更好的成像质量。除了骨科,O 形的 3D 设备还可以拓展到神外手术室,与神外导航、机器人等设备配合,实现更广泛的术中 3D 影像导航。

《EvaluateMedTech World Preview 2018, Outlook to 2024》报告中预测,2017 年至 2024 年,神经科学领域将以 9.1% 的复合年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设备领域。作为增量市场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配合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平台,医疗器械厂商可以将手术机器人和现有的医疗器械进行协同,拓展现有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在未来开发更多的医疗器械配合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外科手术。

据《2016 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每 12 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 21 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脑中风抢救非常讲究时效,越早治疗治愈效果越好。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脑梗塞的最佳方法之一,在发病后 3 小时内采取静脉溶栓,患者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可使血管再通,超过 6 小时就失去静脉溶栓治疗的机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并发布了 2018 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车载的小型化移动 CT 是院前脑卒中诊断的重要工具。

一影医疗的移动式 CBCT 设备通过能谱成像技术,在低剂量成像条件下获得更优异的软组织成像效果;配合以移动式、小体积、大孔径等优势,实现便捷的术中成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应用。

来源:铅笔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