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推荐女朋友,靠谱吗?

有态度
2021
07/08
21:26
CSDN
分享
评论

来源:CSDN

作者 | 抓码青年 责编 | 张红月

如果有一天让你同算法推荐给你的异性结婚,你会愿意吗?

前几天,抓码君在浏览微博时刷到了这条热搜:# 腾讯获推荐婚恋对象专利授权 #

细查一番,发现鹅厂在 2016 年就申请了 " 一种婚恋对象推荐方法及装置 ",近日正式获得授权。

这种装置不仅能优先向用户推送高匹配度的婚恋对象,系统还会结合用户的信用分为用户进行推荐,提高用户快速找到心仪婚恋对象的概率。

鹅厂之所以会早早申请这项专利,抓码君认为理由只有一个:单身已成为当代青年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早在年初,民政部就公布了一组数据:" 截止到目前,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已高达 2.4 亿,其中 7700 万成年人为独居状态,预计到 2021 年年底,这一数字会上升到 9200 万人。"

速途研究院的另一组数据讲得更清楚:29.7% 和 26.4% 的单身青年们分别散落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又以 TMT 行业从业人士数量居多,堪称是单身的 " 重灾区 "。

这其中,女性群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知识女性们在经济上能自立,在职场、社会上也具有一定地位和尊严,她们在婚恋上越来越崇尚宁缺毋滥,甚至宁愿过单身生活,这直接引发了单身男士规模的增加。

而造成 " 单身社会 " 的另一大因素,则是因 " 接触不到足够多的异性 " 而带来的鼻塞。

智联招聘曾做过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圈子小都是阻碍自己成功脱单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高达 35.57% 和 49.3%。

对于生活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男生女生们,明明自身的条件和素质都不错,但为何却成了 " 剩男 " 与 " 剩女 "?有些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想找,有些可能是因为眼光太高,而更多的则是想找却找不到。

一种看似高效的解决方案:算法如何实现对象的匹配?

在没有互联网年代,我们都是如何找对象的?那时全球最通用的认识潜在婚恋对象的方式是 " 朋友推荐 "。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变快、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影响," 朋友推荐 " 模式却逐渐变得 " 不那么靠谱 "。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是朋友圈太小,大家可推荐的对象本来就不多,遇到合适的就更难了,而且人们大多抱着 " 宁缺毋滥 " 的态度找对象,难度系数直接封顶;

其二是太费时,如果是朋友推荐的相亲对象,碍于面子总要见上一面,工作一忙起来一周甚至约不了一个;

其三是伤感情,如果朋友介绍来的看得顺眼还好说,如果看不顺眼的话该怎么表达?

既然靠朋友介绍也不行,靠自己 " 遇 " 也遇不到,那算法能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婚恋匹配方式?以至于我们只需要输入各类基本信息与偏好,算法就能为我们 " 量身匹配 " 一个理想中的伴侣?

答案当然是可能的。想象一下,你晚上下班回家,在沙发上蜷成一团,松弛着紧张的神经,一边喝着酒一边打开了手机上的约会 App。

在接下来 30 分钟里,你会与某个符合你基本要求的用户进行一个简短的视频约会。同时,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这款应用可以检测你和约会对象的话语、手势、表情,甚至心跳。

而这之后,你还需要给这次的约会打分,以便人工智能能识别出你可能忽略的,但能够判断你们是否合适的迹象。

在这一晚最后,APP 会根据你的反馈为你推荐更多潜在的异性值得去深入了解。

在未来,人工智能甚至可能会自己算出最幸福或最持久的关系是怎样的性格组合。

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为了提高结婚生育率,应对日益严峻的 " 老龄少子化 " 趋势,日本在埼玉、爱媛和秋田等十多个县建起了 " 邂逅支援中心 "。

这套 AI 婚配系统为了帮人们找到能够长久生活在一起的 " 完美 " 伴侣,设计了一个长达 100 多道题目的测试题库,分为 " 你重视的价值观 " 和 " 希望对方具有的价值观 ",题目小到个人卫生、家务分配,中到兴趣爱好,大到人生选择,通通都会问到。

AI 系统会以价值观诊断报告作为基础,挑选出与你三观一致、性格相合," 可能对你产生好感 " 的有缘人,双方的契合度会以一星、两星、三星进行评价,当然前提是参加答题的人能够很 " 真诚 " 地回答问题。

这套 AI 婚配系统机智的地方在于,它不会完全按照硬性条件(比如收入、学历、身高)去匹配伴侣,而是尽可能帮助你找到那个可能相处起来更融洽、性格更风趣的人。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倒,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约会网站 Match.com 在成立之初就有了算法的影子。

你可以具体描绘你希望的交友对象是什么样子,比如他 / 她是高个子,或者拥有一头金发。

在某些时刻,你所说的与真实想要的可能不一样,这被称为显示性偏好,是配对(Match)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即使网站不真正了解你,也能推测出谁正好适合你。

在存储了你的表述和显示性偏好之后,软件会在网站中寻找那些在这两者差异上与你类似的人,然后用他们的记录来粗略估计你的情况。当某些细微差异和趋势出现,权重也随之改变,算法也会调整。

就如同如今大热的 Netflix 一样,它也使用了类似的流程来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喜欢的电影。

听起来似乎一切都是对的,可算法真的能帮你找到真爱吗?

当你向 App 输入了各种资料包括外在条件、爱好、性格、年薪、期望结婚时间、购房购车情况等以后,你找到了和你有着一样作息的人。

你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不至于每天无话可说;

你们有相同的作息习惯,不至于每天生活一地鸡毛;

你们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条件和实力,可减少以后的生活摩擦。

但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不是少了点某种东西?

将感情化为数据," 爱情算法 " 合理吗?

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和管理学教授芬克尔对广受欢迎、算法驱动的约会应用持批评态度,他认为配对算法对恋爱的预测并不具备参考性。

" 问题在于他们的预测仅仅建立在未曾谋面的人自述的性格特征和偏好这类个人信息。" 数十年的情感关系研究表明,爱情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两个人的互动方式,而不是他们是谁或者他们认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

在他看来,人们并知道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有吸引力,人们总说希望伴侣具有某些品质,但最终他们却很可能选择并不符合那些要求的人。

芬克尔在 2012 年《心理科学》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里写道,任何基于个体特征的算法都不太可能预测恋爱的成功,不能通过算法预测恋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比较两个人的性格特质并不能说明他们在一起会有多幸福。

那么,互补性能否成为算法匹配的基础?这一命题来自社会学家罗伯特 · 温奇提出的一个理论:我们会被那些拥有我们认为好的但自己没有的品质的人吸引。

而在对用户的不断调查中,这一命题也被推翻:互补的态度、兴趣、消费习惯或性别角色等因素并非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研究婚恋关系的学者都认为,决定两个人是否会在一起,或者一段关系是否会持续的因素远不止性格。

通俗点讲就是,什么都有了,唯独缺少了 " 爱 "。同样重要的是,两人见面的环境,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的想法,以及他们在初次见面时的行为。

彼此有 " 爱 " 的夫妻会有心有灵犀的感觉。他们称赞彼此、用心倾听,有着同样的举止、手势、姿势和语言风格。他们越同步,彼此的联系就越强。

算法的本质是什么?是数学,可情感的本质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感觉。算法可以将人类彼此间的差异数据化,但言语、行为间流露的情感却无法被量化存储。

此外,面对虚拟化的互联网环境,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人们给算法提供的数据不是真实的数据,而是人们想让算法知道的数据,虚与委蛇的沟通不可能成为情感的基础。

而最终吸引力的产生,在于我们交换的眼神、分享的笑声以及我们大脑和身体对彼此作出反应的无数方式。

赛博时代的存在危机

科技始终会向前不断发展,其不在于你是否认同它。对于未来的 AI 婚配时代,已经有了不少开脑洞的猜想。

最知名的如《黑镜》第四季《Hang the DJ》一集,剧中就出现了同款相亲 APP,它通过构筑和比对两个使用者的 AI 来观察二者之间的匹配度。

一位知友精炼地总结了这个故事——

故事背后所展现的,是在恋爱、婚姻这件事情上,如果你不愿真的投入时间和精力,那么大概率会走进庸庸碌碌、毫无色彩的一生。

虽然在结局男女主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但编剧带给我们的思考却细思极恐:你的人生,是否也如数据一般循规蹈矩?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深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日,外媒The Verge的尼莱·帕特尔(Nilay Patel)与美国微软公司CEO兼董事长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Decoder播客节目中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话。
态度
“当家庭单元越来越完整的时候,8090后对生鲜购买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态度
距离 Windows 11 发布已经过去一周,虽然比起苹果发布会,Windows 11 连热搜榜都没能登上,但这并不代表没人关注,相反,在过去一周里,很多数码爱好者围绕其对 Android 应用的支持、对老机型的升级问题展...
态度
这一届年轻人特别「摇摆」。
态度
六月,可能是今年手机市场最安静的一个月。
态度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