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捞一亿?它才是真正的国产“啤酒之王”!

创投圈
2021
02/02
21:03
天眼观察局
分享
评论

俗话说," 无酒不成席 ",在餐桌上,酒时常会被看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国内的酒类有很多,不过就白酒、米酒而言,啤酒的受欢迎程度往往会更高。

啤酒精神全球通,啤酒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酒类产品,正因其广泛的世界性和无国界性,各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啤酒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易于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达 3000 万千升以上,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这巨大的市场规模下,国内啤酒行业涌现出了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众多国产品牌,可以说,我国啤酒行业发展至今,绝大多数省份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可大家知道为什么我国啤酒品牌的地域性会如此之强吗?在中国啤酒品牌激烈竞争的背后究竟谁才是国产" 啤酒之王 "呢?

从一城一啤到 " 百团大战 "?

真要追根溯源,其实中国近代的啤酒业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啤酒对于国人来说也算是个舶来品了。

19 世纪末,啤酒输入到中国,而随着啤酒一同纷至沓来的则是外资在中国设厂新建产能。

据天眼妹了解,1900 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乌卢列夫斯基啤酒厂,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啤酒厂。1903 年,英德商人合资在青岛建立了青岛啤酒的前身英德啤酒公司,当时啤酒厂的年产量约为 300 吨,而在 1916 年改由日本 " 麦酒株式会社 " 经营后,年生产啤酒量达到了 3000 吨。

不过在很多人眼中,中国啤酒真正的开端还是在 1949 年,因为早期的啤酒厂均为外资所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才逐渐开始接手这些外资啤酒厂。

中国啤酒也随之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1949-1978 年,啤酒行业产能由 1 万吨上升至 41 万吨。

1985 年,国家为了推动啤酒发展,还搞了个 " 啤酒专项工程 ",于是从城市到县城,各地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厂,在之后的三年里,全国啤酒厂就达 800 多家。

图片来源:互联网那些事

像乌苏啤酒、珠江啤酒,都是在当时建立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啤酒和白酒不同,一般而言,白酒的酒瓶无需回收,因为白酒厂家多而且销售数量没啤酒多,回收起来很麻烦成本也很高。

而啤酒瓶往往需要回收,这也是为什么啤酒厂或啤酒品牌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为在当时其销售范围大多不超过周围的 300 公里。

但啤酒厂商当然不希望只局限于此,可去外地办厂成本又太大,所以直接收购当地工厂便成了一笔划算的买卖,并购热潮也因此袭来。

其中最著名还要属青岛啤酒接连收购福建、山东等地的啤酒厂。

1993 年,青岛啤酒完成 IPO 上市,这也为其之后的疯狂并购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基础。

图片来源:天眼查

天眼妹通过 " 互联网那些事 " 了解到,在当时的背景下,很多中小啤酒厂产能过剩,濒临破产倒闭,大多逃不过被低价收购的命运。

青岛啤酒先是收购了包括趵突泉啤酒在内的一众省内啤酒厂,进而全面扩张,辽宁、安徽、甚至连华润后来的大本营江苏、上海也不放过。

到了 2001 年,青岛啤酒的 " 势力 " 已经遍及全国 17 个省市,46 家啤酒厂。

但行业中从来都不缺少 " 黑马 ",在青岛啤酒快速扩张之时,华润集团也看中了啤酒市场的发展前景,收购了沈阳啤酒厂,而其主要品牌正是大家如今熟知的雪花啤酒。

华润啤酒的壮大同样离不开并购,其先后在东北地区收购了多个区域品牌,一跃成为当地市场龙头。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随时买到,他们还积极拓展渠道,除了北上广深,就连偏远的乡镇地区也没有放过。

与此同时,通过采取 " 先市场、后利润 " 的发展战略,在决定占领年轻市场后,雪花打了一场价格战,凭借其廉价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在啤酒市场,华润啤酒堪称龙头老大,总销量从 2006 年起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旗舰品牌 " 雪花 Snow" 也从 2008 年起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啤酒品牌。

图片来源:中国品牌榜

据华润啤酒公司公布的 2019 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华润啤酒就实现了 188.25 亿元的综合营业额,这也就意味着,华润啤酒日均可以从市场中捞金 1 个亿。

而从 2019 年整体营收来看,华润啤酒仍然排名第一,达到 331.9 亿元,青岛啤酒实现营收 279.8 亿元,燕京啤酒 114.68 亿元。

尤其在中低档啤酒领域,华润是不折不扣的王者。

不过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中低端啤酒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高端市场,华润啤酒也不例外。2019 年 4 月,华润以 23.54 亿港元正式完成对喜力中国的收购,进一步补齐高端产品缺失的短板。

不难看出,曾以 " 亲民 "、" 低价 " 为主要卖点的华润啤酒正试图改变市场对其的原有印象。

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的冲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啤酒逐渐趋向高端外,如今精酿啤酒出现在酒桌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不少刚开始品鉴各种 " 精酿啤酒 " 的酒友甚至有些 " 鄙视 " 喝传统工业啤酒的人,说他们喝了半辈子,都没喝到过 " 真 " 啤酒。

可如果真要问问什么是精酿啤酒,很多人又说不清楚。

其实,精酿啤酒的英语是 "craft beer",直译的话就是手工啤酒、自制啤酒,其和工业啤酒最大的区别在于精酿啤酒必须使用传统的原料和发酵工艺,这也限制了精酿啤酒的产量不会过高。

精酿啤酒的原料和古老的传统啤酒酿造是一样的,基本只有水、麦芽、啤酒花和酵母,而我们常喝的工业化生产的啤酒,为了节约成本,缩短酿造时间,增加口感的稳定程度,会添加大米、淀粉等来代替麦芽,也会加入一些其他的添加剂,比如糖浆等。

另外在发酵时间上,精酿啤酒的发酵时间是不考虑成本的,时长会长达一两个月,这样发酵出的啤酒麦芽汁浓度高,风味浓郁,而工业啤酒通常只会发酵 7 天左右。

随着精酿啤酒被越来越多的人 " 啤酒客 " 熟知,在啤酒领域也渐渐出现了一些 " 鄙视链 ",比如端着一杯自酿生啤的男士如同坐拥天下,不屑地看着那些喝着 " 工业啤酒 " 的人。

不过在天眼妹看来,不管是工业啤酒还是精酿啤酒,选择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毕竟不管再怎么发展,精酿都无法取代工业啤酒如今的地位。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啤酒、华中地区的燕京啤酒、西南边陲的山城啤酒、西北地区的夺命乌苏、东南沿海的青岛啤酒以及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这些啤酒构成了新时代啤酒市场上的主旋律。

表面上看,啤酒品牌依然琳琅满目,然而背后却是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收购、重组,牌桌上留下来的,都已经不是当初的孤军奋战。

来源:天眼观察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