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的诅咒
2005 年,迪拜,中国江苏南通六建集团的队伍达到了施工地点。
眼前这座城市闪烁着繁华的金光,阳光、海滩、购物中心、奢华酒店,远离了战乱和地缘纠纷,是中东为数不多的人间天堂。经济蒸蒸日上的乐观气息,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繁忙密集的金融活动,一切都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活力。
这座可爱城市的领导者们总有些缺憾:人们提及迪拜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提及什么,它拥有的美好,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有。人们希望找到迪拜的身份和标签,这也是南通六建来到这座城市的原因——领导者们决心把一座伟大的建筑带到这里,让中东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工程。
最早,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建筑,在它屹立了 4300 年后,埃菲尔铁塔将此殊荣搬到了欧洲,自此之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疯狂的工程,以争夺人类最高建筑的拥有权。
纽约的帝国大厦,上海的金贸大厦,马来西亚的双子塔,仿佛谁能争来第一高楼,谁就能够拥有在金融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这相关性倒没错,建筑高度和经济发展往往有相关性,不过是负的而已。
在迪拜塔开建,人们在为最高建筑回到中东庆贺时,经济学家马克 · 桑顿(Mark Thornton)却因迪拜塔的建设而惴惴不安,他想起来了金融史上那个著名的诅咒—— " 摩天大楼指数 "。
1999 年的时候,在香港工作的证券分析师安德鲁 · 劳伦斯(Andrew Lawrence)观察到一个现象:世界上的大萧条往往发生在新高楼建成前后。在对过往数据进行整理后人们发现,这一相关性的坚实程度超过了预期。20 世纪四轮摩天大楼建设潮之后,都伴随了金融市场动荡或者经济衰退。
迪拜塔于 2004 年开建,2010 年竣工,当初的永远昌盛的希望,最后以复兴的期望告终。
2015 年,《经济学人》发布了文章再次向世人解释摩天大楼诅咒与经济衰退间的关系,还预言 2020 年人类将会遭遇另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因为在 2019 年年底王国大厦将会完工,它将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建筑。
目前看来这神秘的关联性将再次应验了,只是到来的方式可是比当初预言的不知凶猛到哪里去了。
每次摩天大楼诅咒应验的时候,关于大楼本身总会出现两种状况:在建的高楼烂尾停工,楼里人去楼空。
5 月,中国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要求停建摩天大楼,原则上不能新建 500 米以上的建筑,到了 7 月份的时候,办公楼新开工面积累计增长为 -6.3%。同时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多数地区写字楼租金都出现了下跌,企业退租潮几乎席卷了全国,空置率环上升了不少,目前预言办公楼市场空置率的高点会在 2021 年出现。
摩天大楼诅咒又应验了,楼不建了,里边还空了。为什么呢?企业都没了。
全球企业破产潮,马上要出现
前不久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说了一番话,先一看让人感觉欣慰,再一看让人感觉后怕。他说今年范围内不会出现企业破产潮,大家的心先是放下了,觉得这是不会出大问题的意思,眼前的问题都是临时的。
但是细细去品后边的话,就觉得其实这不是个安慰,而是个警告。他表示现在已经 8 月底了,再过四个月今年就结束了,救市政策还是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至少在今年全球不会出现破产潮。明年困难才慢慢来,而且不止欧美企业会出问题,企业家要想想四季度后,明年可能面临的情况。
说话艺术家背后的意思是:破产潮还没来,但是明年是一定来。
可就这在破产大潮彻底袭来之前,情况已经很不妙了。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美国在今年的破产水平已经是 10 年来最高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424 家公司破产,单单是在 7 月 27 日到 8 月 9 日之间,就有 31 家公司提交了申请。45 家资产超 10 亿的美企都没扛过去。
其中最惨的自然就是零售业了。在疫情间美国居民需求萎缩很大,二季度个人支出下降了 34.6%,消费品公司破产申请那是此起彼伏。彭尼百货(JCP.US)、罗德与泰勒(Lord &Taylor)百货这种大型百货也都纷纷倒下,8 月 12 日的时候,美国折扣零售斯坦 · 玛特(Stein Mart)也申请了破产。上到美国王府井,下到美国拼多多,都熬不过去了。
著名企业玩具反斗城的前执行官说,下一个 10 年经济周期的破产数量,都会集中到最近 1-2 年,明年还会出现第二波破产狂潮。
至于那些无名的小企业,倒下的那更是不计其数了。美国耶尔普公司(Yelp,类似于大众点评,上面有很多种小餐厅)的数据估计,从 3 月 1 日到 7 月 25 日期间,就有 8 万家企业永久关闭。
曹德旺老板在美国是有厂的,在这个数据下他能说出破产潮还没来的话,那说明福耀的企业经营情况那是还可以的,曹老板是有水平的,或者说是有运气的。
当然这股破产狂潮可不光是美国的事。根据贸易信用保险集团裕利安怡(Euler Hermes)的报告,今年全世界产业破产量将激增 35%,而且未来两年企业破产的年复合增长率也会高达 16%,和 2008 年金融危机水平差不多。
更不幸的消息是,这个数据还是以全球经济实现 U 型复苏为前提的。可前些天我们讲过了,经济复苏可能来不了。不少人还批评油条说太悲观,觉得采纳了太多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太可靠。这就叫坐井观天,世界复苏来不了的悲惨后果,终究会传递到曾主导全球化的中国。8 月底的 " 中国财富论坛 " 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就定调了,世界经济长期停滞,会成为新常态。
这是一个全球普遍共识,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都终究要忍受。
未来企业破产的数量,还要比预计来的更猛一些。新一代研究所(New Generation Research)首席执行官的詹姆斯 • 哈蒙德(James Hammond)表示,不要以为现在惨淡的数据能代表一切,破产申请作为指标是有滞后性的,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还糟。
" 我们处在崩溃边缘。" 他如是说。
国内,死守不退
今年二月份,也就是疫情在国内最严重的时候,国内车企还是一副乐观的模样。当时行业内还在表示中国汽车业正站在下一个黄金十年的起点上,吉利、上汽、广汽、北汽都认为疫情只是暂时,消费不会消失不过是延迟。
当然了,车企在 2018 年以前都在黄金发展期,哪怕是 2018 年以后逐渐登顶饱和,倒闭和破产也都算是离奇事件了。8 月 23 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收到了法院裁定,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如果失败就会转入破产清算程序。
捷豹也面对着严峻的困境,不久前捷豹汽车停止了生产以及零部件供应,经销商已经用完了库存,免费质保的口号现在成了张大饼,25 万用户自此以后维保将会成为问题。人们朝内部一看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在去年捷豹已经油尽灯枯了,甚至不少生产基地都要求降低了员工工筹了。
消费不是延迟了,消费是消失了。
在危险边缘上的中国车企并不只有这一两家。根据乘联会的统计,在 7 月份的时候国内 40 家车企销量不足千辆,其中 16 家销量为零。力帆、捷豹、宝沃、汉腾、大乘 …… 都遭遇了销售滑铁卢。
向头部企业聚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没人意料到灾难会来得这么快。现在再看看 2 月份对于中国车企实力的美好愿景,现在都是梦幻泡沫。
当然了,要知道在可能的经济危机中,中国是一直死守不退的,所以还能在渺茫的时刻看到一点光。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近日发布了新冠肺炎对企业经营影响的第三期跟踪调查报告,就现在来看因为疫情控制比较成功,企业生产经营已经恢复到平常水平的 88.5%。尤其是个体户,经营困难明显小了很多。
在政策加持下,企业对政府的支持政策满意度还是相对较高的,各类企业对政府的平均满意程度提高到了 8.0 以上。这可不是虚晃的数据,延缓交社保、延缓缴纳贷款、减免租金,都是实打实办下去的。在疫情刚压下去的 3 月,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了 800 多项政策,这是史上前所未见的财政政策下达速度。不少中小企业有了及时雨,好歹是缓过一口气,经济比预期好一些,那都是把系统拉到极限办事的结果。
美国企业那么惨,主要是因为在疫情前,特朗普为了振兴经济减了不少税。虽然短暂地迎来经济的复兴,但是也把财政政策的释放空间用没了,国库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马上就见底了,之后只能依赖发布国债续命。
就现在来看,美国财政情况很惨。拜登表示,如果当选,会把减税政策取消,这些钱会用到基建上,尤其是清洁能源项目。这个思路一看老凯恩斯主义,对现在的美国或许还真能管用,但是企业一定会很难受,还得死一批。
而且现在面对一个很难的境地:现在全球各国的财政政策,比如降低税款、国家贷款、工资补贴、债务减免,让不少企业都是靠着补助一口气撑着,要是过早取消政策支持那么结局只有破产。但是这些政策若是再继续下去,会出现不少懒惰的僵尸企业,生产效率不行,长期破产风险大了。
暴雷免不了,无非是早还是晚,以何种形式而已。
对于中国来说,在财政政策取消以前,消费圈得养起来,不然现在相对没有那么惨的局势也可能崩盘。但养得起来吗?不知道。
治标不治本
破产潮只是个表象,各国的财政政策也仅是临时雨,如何恢复需求是现在的重中之重,但是深层来说,情况不太妙,全球性的需求降低不解决,企业破产还会继续下去。
要问疫情里有没有什么受益企业,那是有的,一些在新冠情景下的消费需求增加了不少。比如披萨。快餐披萨巨头多米诺(Domino ’ s)就表示,新冠疫情增加了在线订购和送货服务的订单,净利润比 2019 年还增长了 19.4%,这比原来预期的好不少。也是披萨企业的棒 ! 约翰(Papa John ’ s)表示,自己和多米诺一样,也迎来了一个令人高兴的增长。
当然多米诺是明白的,这个也只是短暂的疫情红利罢了,因为大家都在家隔离呢,门店扩张脚步慢了,或者关店数量多了,这些损失会造成更长期的损伤。一个门店关店,可能一下子 10 个人就失去工作岗位了,大家到时候都自己在家烤披萨了,没消费了,那才惨淡,眼前增长对于经济来说得不偿失。稍微贵点的披萨大家都不吃了。
比如必胜客母公司百胜集团在美国最大的特许经销商 NPC 国际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旗下 300 家必胜客餐厅将面临永久关闭。NPC 国际在美共有 1227 家必胜客门店,除关闭 300 家外,剩余 927 家门店也将被出售。
不同于必胜客在美国市场今年的惨淡情况,必胜客中国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国内不受影响。百胜中国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带来挑战,但公司看好在中国的长期发展,2020 年新开 800-850 家门店的目标不变。
必胜客的表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据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 年 1-6 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4721.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3%,确实不大好看。但是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8.4%,较一季度(下降 10.8%)回调明显,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已经有反弹了。
看到外部市场的萎缩情况,我想读者朋友们应该对内循环的重视有更丰富的理解了吧。
但是外部市场持续萎缩对国内经济也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这萎缩的严重程度,看上去还挺吓人的。
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降低了 6%,这是 70 年以来最大的降幅,全球电力需求直接下降了 5%,这是上世纪以来最大的降幅了。能源需求可是衡量第一和第二产业生产的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的降低意味着无数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正在降低。
能源下降 6% 对是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四国加一起停止使用能源的总和,与之配套的是大规模的减产、降产、失业、关店、倒闭。这才是最麻烦的。人类的总体需求下降了很大,还没有回去的希望,这是最可怕的。
美国的破产潮,这才刚刚开始,曹老板说的明年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潮还没来呢,而且现在还一点都看不到缓和的迹象。
记得前两年流行讲,未来世界将走向存量残杀,增长空间不多了,大家都在进行最后的圈地抢马运动。现在看看,这实在是太乐观了,因为就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存量了,人类走入的是负增量的世界。
财政政策死守不退,只是独木难支,大厦真要倒下的时候,同林鸟们也会各自飞。
来源:大江湖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