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国产芯片项目烂尾!有多少人借高科技,骗国家的钱?

创投圈
2020
08/30
19:57
无相财经
分享
评论

要格外重视项目的审查,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某些人装入腰包!

骗,就硬骗。

2017 年 11 月,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地址设在武汉。

这家公司号称自己拥有 14 纳米及 7 纳米以下先进逻辑工艺,并计划构建国内最先进的 " 集成系统 " 生产线。

 

一年多来,弘芯公司融资约 1400 亿元。

地方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结果呢,这个运行了三年的芯片项目,濒临烂尾 ……

1

近年来,国人越来越意识到芯片国产化自主性的重要性。

毕竟,半导体产业是支撑高科技产业的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武汉弘芯 " 站 " 了出来。

这家公司号称,汇集了来自全球半导体晶圆研发和制造领域的专家团队。

并且在 14nm 及 7nm 以下 FinFET 的先进逻辑工艺和晶圆级先进封装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还买到了,国内唯一能生产 7 纳米的核心设备 ASML 高端光刻机,价值 7000 万美元。

同时,还挖来了大牛蒋尚义。

蒋尚义曾在台积电任职 10 多年,是台积电最重要的研发大将之一,为台积电坐稳晶圆代工龙头地位的功臣。

2019 年,蒋尚义接任武汉蒋首席执行官,引起了业界的震颤。

据网上传闻称,蒋尚义加盟武汉弘芯之后,就迅速召集了一些原来在台积电的旧部,不少人年薪都开到了 200 万元。

而武汉市政府也将武汉弘芯视为当地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大项目。

根据政府官网,项目分两期建成,一期项目总投资额 520 亿元,二期投资额 760 亿元,两期共计 1280 亿元。

人有了,技术有了,钱也有了。

看起来,武汉弘芯是要大干一场,扬我国威了。

但这个时候,雷,也来了。

2

8 月 24 日消息,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发布文件披露,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另外,项目基本停滞,剩余千亿资金今年难申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在官方主动披露的文件中,表明了停摆原因——目前全文难觅,但从财新报道中可窥见一斑:

项目一期工程于 2018 年初开工,目前主要生产厂房、研发大楼等总建筑面积达 39 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均已封顶或完成。

二期项目则是在 2018 年 9 月开始动工,但始终没有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因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

这背后就必须要提到这一项目的主要承包商—— " 武汉火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去年 11 月,一些媒体就曾披露,"7500 万土地被查封,武汉弘芯二期项目受阻 "。

而查封原因正是火炬建设公司拖欠 4100 万工程款。

不过随后,武汉弘芯发表公开声明,并无拖期工程进度款行为。

而且这家公司拖欠款项,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据企查查显示,火炬建设公司光 7 月份就有 5 条欠税公告,其中企业所得税欠税余额就有 1594 万之多,增值税就有 891 万。

就在昨日,还新增了一条高风险信息——成为被执行人,立案原因尚不明确。

看起来承包商拖欠款项,成为了最直接原因。

此外,《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中分析了弘芯的项目问题:

产线规模大幅缩水:一期生产线 300 余台套设备均在有序订购,陆续进厂,但原计划购置设备 3560 台套。

国内唯一能生产 7 纳米芯片的设备 ASML 光刻机已入厂,但还有未付清设备的尾款。

也就是说,弘芯无钱可烧了。

据天眼查显示,今年 1 月,武汉弘芯向湖北省武汉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了一项动产抵押,数额不小,有 5.8 亿之多。

抵押物,正是 ASML 光刻机。

奇葩的是,通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台光刻机价格为 7200 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 4.6 亿元。

即使按照今年 1 月 20 日前后的汇率估算,折合成人民币也只有 5 亿元左右。

但是,这台光刻机被武汉弘芯抵押给银行的估价却高达约 5.82 亿元,不仅没贬值,还一下子就多贷了近亿元。

真是神操作!

此外,据集微网报道,中国台湾厂商帆宣系统科技日前因未收到尾款,而将卖给武汉弘芯的特种气体设备也从厂区撤走。

在人事方面,弘芯要求部分收到 offer 的候选员工延迟入职。

至于蒋尚义,最近有报道称他很累,可能会退出管理团队。

种种一切,都在宣誓弘芯要完。

3

天眼查提供的工商资料信息显示,武汉弘芯股东为 2 名自然人。

一个叫李雪艳,一个叫莫森。

其中,李雪艳担任武汉弘芯董事长,莫森担任董事。

在知乎上,一位名叫 " 水果简笔画 " 的用户多次发表了关于弘芯的内部问题。

称李雪艳等几个马甲设立空壳公司(北京光量),再通过空壳公司设立项目公司(武汉弘芯)。

然后武汉弘芯通过总包商 " 火炬建设 ",将债务(包括贷款、工程款和货款)和风险转移给贷款银行、分包商、供应商。

然后,骗项目圈钱的计划差不多了,也就开始撤退了。

去年 9 月份,弘芯的账上就已经没了钱。

面对质疑,弘芯第一时间是删帖,找公关。

今年,8 月,弘芯东窗事发。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

李雪艳此前控股的企业来看,认缴资金最多也就 400 万元人民币,而且这些企业即便都与半导体行业无关。

此外,莫森也从未控股过相关企业,网上也查不到相关资料。

看起来,这两人似乎完全没有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

那么问题来了,李雪艳和莫森哪里来的 18 个亿的资金来投资武汉弘芯半导体呢?

这一切,像极了我们前面报道的 " 赛麟汽车 "。

一个美国华裔律师,忽悠江苏省如皋市政府出资 33 亿元,又让国有大股东贷款 33 亿元,成立了江苏赛麟汽车。

 

经过一系列骚操作,项目破产,他也和贾跃亭一样,躲在美国不回来了 ……

事到如今弘芯的烂摊子已经无人能接。

无相君能想到的最好消化办法就是让中芯国际接盘,买下这台光刻机,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而如果说这件事有那么教训,那就是:

在我们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时候,千万不能搞大跃进模式,要格外重视项目的审查,把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某些人装入腰包!

来源:无相财经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