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VR
作者:子羽,互联网公司技术总裁,主要研究AR/MR方向。增强现实领域视频内容创作者,致力于中国AR应用的普及。擅长ARKit、ARCore、SenseAR等增强现实开发和Hololens等MR应用开发。CARA增强现实联盟成员,新浪微博增强现实超话主持人。获得过谷歌ARCore官方培训认证,JD-AR生态合作伙伴以及JD&Google全国AR应用大赛优秀获奖者。
AR行业,风雨飘摇,大浪淘沙。自2013年谷歌首次推出AR眼镜,引起整个科技圈的轰动,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AR经历了多次起落,它曾是资本的宠儿,也经历过冷眼与嘲讽,被人称为本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随着5G的兴起,AR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是AR到底能够做什么,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现在是进入AR行业好的时机吗 ? 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对AR行业的深度调研。由于国内还没有专业做AR行业数据的平台,笔者只能亲自从各大开放平台、社群联盟和商业数据平台搜集整理数据。与数十位AR企业创始人、各大公司的业内人士朋友们沟通,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整理了200多家具有潜力和行业知名度的AR公司信息,虽然涵盖的范围未必全面,但数据一定真实可靠。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这些公司发展的方向、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相关的信息统计,大致推断出AR增强现实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3~2018 AR眼镜 6年蜕变史
AR主要分为硬件、技术、应用和交互几个领域。其中硬件的难度最高,投资成本最大,但也最具备商业价值。在谷歌眼镜淡出人们的视野后,一家美国公司MagicLeap凭借一段充满未来感的AR概念视频,陆续取得了来自谷歌、沙特、阿里等巨头总计23亿美元的融资。随后,微软推出了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MR眼镜产品Hololens。无论是MagicLeap还是Hololens,都被誉为划时代的产品,尤其是Hololens,已经成功在军事、工业、航天、医学领域开始应用,获得数亿美元的订单,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在工业领域 AR眼镜RealWear也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在工业AR眼镜领域拔得头筹。 那么在中国,又有哪些企业在进行AR眼镜的研发呢 ?
据调查,中国至少有数十家企业在做与AR眼镜相关的业务,我整理了业内知名的AR眼镜设备、光学模组公司的相关数据,根据这些企业的融资规模、主营产品, 做了一个简单的列表。
国内部分知名的AR眼镜、光学企业国内部分知名的AR眼镜、光学企业
通过以上融资数据可以看到,国内AR眼镜硬件厂商的投资规模都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亿元起步。在消费级硬件市场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做硬件是需要十足的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很难产生回报,全靠融资活下去。硬件厂商在人才、设备上的投入巨大,一旦融资中断,就很难维持下去,在2018年底,美国的一家非常有潜力的AR硬件公司Meta就因融资失败而宣告破产,让人深感惋惜。但是,大家也很清楚,如果能够坚持到市场成熟的那一天,硬件产生的回报也将是空前绝后的。迟早有一天,AR眼镜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广泛普及,所以这会是一场持久战,坚持活到最后很重要。目前国内做AR眼镜的有两类企业,一种是做智能眼镜,生产应用于娱乐、运动的消费级AR眼镜和应用于工业、医学等领域的企业级AR眼镜,另一种是研究光学技术、光学模组,然后出售专利技术或提供AR硬件相关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大家都很关心国内AR眼镜公司落地的应用以及出货量,所以本次更新特地新增了业内AR/MR眼镜公司在市场上的真实应用信息。出货量方面是核心商业数据,一般不会公开,此处数据源于各大公司的公开信息,或许比实际数量要少很多,但也多次确认过,相信可以作为参考。
2019年国内AR眼镜部分落地应用成功案例
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颁发了5G商用牌照,这也意味着2019年成为了5G商用元年。5G的赋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整个AR行业, 我们通过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AR/MR眼镜在教育、医学、娱乐、安防、工业方面基于5G的应用纷纷落地,一步一个脚印,这些企业在用实际行动让科技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中国公司的AR/MR眼镜产品频繁亮相AWE(世界增强现实博览会 )、 CES AISA (亚洲消费电子展) ,并且屡次获得最佳硬件奖和技术创新奖。同时,AR行业的几家光学技术公司在几何阵列、衍射、全息光波导等多个方向不断创新,努力创造更轻薄、体验更好的光学模组解决方案。
除了以上这些创业公司,很多巨头也在悄悄布局AR硬件产业。联想先后推出了企业级晨星AR眼镜和星球大战游戏主题的消费级AR眼镜Mirage, 爱普生在BT系列AR眼镜上也已经坚持了近10年。Oppo在今年与nreal达成合作,通过5G网络为用户提供手机与智能眼镜搭配使用的混合现实体验。小米在2018年10月推出了徕创全息眼镜平台,并且已经成立了XR事业部。Vivo则更是抢先一步,携首款AR眼镜亮相MWC2019。可以看出,国内外做硬件的大企业对AR眼镜都很关注。
知名硬件厂商在AR眼镜方向的探索
在AR领域,所有的AR应用都是建立在AR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因此技术至关重要。在AR技术方面,我参考了一组2019年AWE上由DigCapital提供的数据。
Dig-Capitial提供的数据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给予我们一定程度的参考建议, 但这份数据中所列举的,并非都是对开发者开放的AR技术平台,部分只是企业自身在特定社交、电商领域才有所应用,而且每个技术平台所擅长的领域和方向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又基于这份数据,做了一份全球专业AR技术平台在不同领域应用的排名。这份排名是从AR开发者群体中通过对各个AR SDK的使用频率的调查来进行比较的,相信更贴近实际。
2019年 全球移动AR各领域技术市场排名
那么,BAT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AR技术方面又有哪些布局呢 ? 早在2016年,腾讯QQ就推出了AR火炬, QQ-AR的凭借其强大的社交平台流量作为载体 , 通过扫一扫用户无需单独下载应用程序就可以体验到AR效果,听起来十分诱人,可惜,QQ-AR的核心功能并不对开发者开放,能够体验的只是简单的识别图片和播放视频,我通过和官方沟通了解到,和QQ-AR合作项目金额要200w起步。其次,百度提供了DuMix AR平台,可以用于AR内容制作和发布管理。在电商领域,京东和阿里分别推出了天工计划和造物神计划,网上可以找到他们的案例展示,研发技术实力都很不错,但并没有对外开放。
国内的硬件厂商方面,华为推出了HUAWEI AR引擎, oppo也推出了ARUnit平台,手机设备带来的用户量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一些品牌的手机摄像头里也已经加入了AR相关的功能菜单。对摄像头的不断升级,融入智慧搜索等功能,实际上是在为下一个时代布局。
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在全球范围移动市场的占有率,牢牢稳固了苹果的ARKit和谷歌的ARCore的地位,在技术创新方面,这两家公司也是遥遥领先。苹果收购Metaio 发展ARKit,不仅是为了在苹果手机上应用,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正在秘密研发AR眼镜,投入巨大。因此,ARKit在市场上的领先不无道理。虽然有传言说苹果已经放弃了AR眼镜的开发,但这个结论在业内人士眼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放弃AR眼镜,就意味着放弃追逐下一个时代科技的潮流。对此,苹果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而最近这段时间苹果有关AR眼镜方面的专利仍然在陆陆续续的提交申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ARCore和ARKit可以满足现阶段大部分的开发。如此众多的AR技术平台能够为我们提供些什么,又有哪些意义呢?
目前来看,各大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1。 简单便捷的开发方式,通过使用这些封装好的产品,可以极大提高AR开发效率 ;
2。 云识别服务,可以将AR项目中用到的图片、锚点,寄存到平台,实现在线识别和获取;
3。 这些平台基于现有的AR技术,开发出了一些新特性、新功能,可以更好的适配用户的设备和国内的社交平台。
4。 跨平台的兼容性,可以用一套技术同时开发 ios 和安卓等系统的AR应用。
5。 基于大数据和视觉运算能力,提供了场景物体识别、空间计算等功能,这点至关重要。
随着AR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AR的特征点持久化、多人共享AR等场景的要求,AR云(ARCloud)开始逐渐建立起来。这也是AR云最初期的形态,提供了云锚点、云识别等功能。通过AR云,各个行业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使用AR技术,实现营销、室内导航、图像识别、物体识别等业务需求,做出更多精彩的AR应用,帮助改善人们的工作、娱乐和生活。
但AR云真正的意义远不止如此,AR云的提出者们与AR云的推动者们,将AR云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空间互联网。
在空间互联网时代,我们会经历终端设备、交互方式、应用形式的全面升级。AR云可以理解为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操作系统,基于AR云,我们可以从手机屏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网络交互的过程重新回归到现实世界。我们无需再依赖传统显示屏幕,因为在AR云时代,所到之处,皆是网络,所见之物,皆可互联。
并且,目前空间计算方面已经有了成功的落地案例,就在2019年8月,华为开发者大会展示的Cyberverse AR地图和在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视+AR 提供的AR大型空间导航,里面都应用了大量室外建筑和室内空间级别的AR技术。视+AR的创始人张小军提出:当代AR技术的演进可以分为 “简单云——拓扑云——泛在云” 三个阶段。如今,我们已经走过了第一阶段,实现了桌面级、室内级的AR应用。进入第二阶段拓扑云,甚至第三阶段泛在云也在部分区域试点。今后,AR技术将会向大型室外场所、城市级的多人AR互动方向发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很有可能会见证一个科技范式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在从二维数据到三维数据的升级,从有限信息窗口到无限信息场景的过渡。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AR云会创造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庞大的市场。对于这个时代的创业者来说,处处都是新的机会与可能。
上面提到的排行只是在移动手机应用上的排行,现阶段在工业、企业级AR/MR眼镜上,PTC的Vuforia占据绝对的优势,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在于Vuforia支持3D物体识别,这是绝大多数AR SDK现阶段所不能提供的。但由于因为VuforiaAR技术的授权费用很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5G时代又是物联网的时代,AR 3D物体识别会渐渐成为普遍需求,因此成本更低、更具有性价比的AR 3D物体识别解决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据我所知目前除Vufoira,支持物体识别的移动AR技术有ARKit 、EasyAR (已发布) , 太虚AR、SenseAR也已经研究出物体识别技术, 而且已经明确表示会在2019年内发布。
2019年 央视春晚上采用的AR技术
我通过朋友的分享发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在电视领域,AR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国内的很多大型节目就采用了AR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全国综艺节目——春节联欢晚会。 央视春晚很多宏伟壮观的视觉特效,底层都是由AR技术作为支撑的。 不过这类大型节目AR的应用与移动AR的应用所采用的技术是两个方向。移动AR倾向于SLAM实时追踪,而电视领域的AR更倾向于采用背景合成原理。在电视方面也有很多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需要考虑数据回传、安全性、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通过担任春晚AR主创的央视内部朋友那里了解到,目前,Unreal在电视节目AR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受到大型电视节目的广泛应用,就国内电视台对的应用而言, 虚幻引擎在电视节目 AR 实况直播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要高达70%以上。
英雄联盟 S7 鸟巢开幕式 AR 远古巨龙
同时,一些大型电竞娱乐活动的开幕式上,也会使用AR实况直播,比如英雄联盟S7开幕式上在鸟巢直播时降临的远古巨龙,给当时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除了直接在系统上运行的AR技术,还有一种新兴起的AR技术叫做WebAR,主要基于Webgl技术实现,无需下载任何应用,通过浏览器就可以体验AR效果,WebAR可以实现跨平台、跨应用,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在AR营销领域很有潜力,这项技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技术成本高, 从js前端到Open CV,开发学习曲线陡峭,因此还没有广泛普及和应用。但经过业内AR公司的努力已经推出WebAR编辑器,比如弥知科技推出的KIVICUBE,降低了企业网页端AR应用开发的周期成本。随着在2019年7月5号,微信宣布小程序增加对AR的支持,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AR小程序和WebAR应用, 在营销领域爆发。
AR 应用方面,在此次调研的200多家AR公司里,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做AR应用方面的,而AR 应用目前主要分为四类,“工具”、“教育”、“娱乐”和“营销”。
自2018年起,AR技术开始落地到相机、短视频、直播等应用场景,产生了不少具有新意的玩法,一款叫做Faceu激萌的AR特效自拍相机应用在2年时间里积累了近1亿用户,最终以19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短视频也纷纷里面加入了AR特效功能。除此之外,一些AR创业公司也在短视频领域做了尝试,比如视+和神奇AR,这些AR视频工具做的很棒,也产生过一些爆款AR视频,给用户带来了新奇体验,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过亿的播放量,但是自身的下载量却不容乐观。随着技术壁垒的消除,在AR内容领域,娱乐方面的AR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粘性不高,如果想做一款长线产品,要解决很多挑战。笔者认为,一方面社交平台的流量加持很重要,另一方面在玩法上也要不断推陈出新。除了相机和短视频工具,AR还有很多实用的场景,苹果和华为的手机都默认安装了比较实用的AR测量工具,华为的叫“AR测量”, 苹果的叫“测距仪”,百度和高德也接连推出了AR实景导航功能。
在教育方面,AR百科全书、AR地球仪火热一时,主要是将AR手机应用和知识百科全书、地球仪这类产品关联到一起,然后进行销售。 武汉的一家AR教育公司幻石为地球仪厂家开发AR地球仪应用,各平台下载量超过30w次,让地球仪、地图这类传统教具从被淘汰的边缘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除了百科全书、地球仪,上海的纷趣科技在AR童书方面也有所创新。这些公司也在研究更多教学工具、学科领域,以及全新的AR教育模式,通过AR技术让孩子们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商业角度来说,AR教育领域,书本、贴纸一类的模式很容易复制,在内容缺乏新意的情况下很难盈利, 从事AR教育方面一定要注重内容的质量、知识的深度、互动的趣味性。除了在手机、ipad上使用端AR,随着5G技术的普及, 国内的AR/MR眼镜公司已经开始与运营商联手在一些中学展开5G AR/MR 课堂活动。
苹果AppleStore 线下ARKit 培训分享课
另一方面,AR行业发展本身也需要教育的支持。现阶段,AR行业面临技术人才匮乏、行业缺乏活力的现状。随着AR/MR的不断发展,3D美术内容、模型后期方面也需要更多的人才。AR技术、AR内容方面的人才需要教育培训来支撑。在2019年CARA第一届理事会上,山东大学的秦学英老师就曾提出,希望国内做AR技术的企业可以和院校之间加强交流,分享企业AR技术应用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做好AR领域的专业研究, 更好的学习AR技术,并且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苹果等科技公司,也在国内建立了AR技术加速器。在苹果线下的AppleStore,每周都有免费的AR技术分享课。有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去学习,了解如何通过Swift编程语言开发ARKit应用。虽然教的只是一些浅显的基础知识,但对当代儿童了解AR十分具有启蒙意义。
AR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
在娱乐方面,除了短视频、AR贴纸,还有游戏也十分值得关注,但是在国内的应用商店里很少找到AR相关的游戏。直到2019年5月,腾讯推出了第一款AR游戏《一起来捉妖》,但笔者经过一番体验后得出总结,这款游戏最大的特色在于采用了LBS模式玩法,将线上和线下联动起来,通过和一些品牌商的合作,让游戏实现了获客导流功能,结合IP形象的联动,很有商业潜力,或许是考虑到现阶段手机兼容性的因素吧,这款游戏里用到的AR技术十分浅显,并没有真正发挥出AR的特色,比如说光线估计、运动追踪、姿态识别等核心功能都没有用到,游戏的沉浸感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其他的游戏就只是把AR作为一个模块植入,比如说《阴阳师》的AR抽卡,《王者荣耀》的AR相机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游戏的趣味性。从官网公开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在研究AR游戏的公司有叠纸、哈视奇科技、幻创科技、掌中飞天和闻宇网络。对比国外接连公布的《Pokemon Go》、《哈利波特:巫师联盟》、《我的世界:地球》、《愤怒的小鸟》等AR游戏。国内在AR游戏领域还有很大一部分空白。
游戏《闪耀暖暖》推出AR模式
2019年下半年,叠纸推出《闪耀暖暖》游戏的AR模式 , 开启了虚拟人物互动游戏的全新玩法。这款游戏并不只是一个少女换装游戏,她同时具有广泛的男玩家用户群体,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是因为精美的3D模型和AR模式带来的新奇体验而喜欢上这款游戏。叠纸在此之前层推出年轻女性恋爱手游《恋与制作人》,已经成功打开了养成互动类游戏的市场。据数据统计,中国单身人口已超2.2亿,占到总人口的15%,AR/MR伴侣类游戏市场前景广阔。据此不难推测,一些公司未来很有可能会推出AR恋爱游戏。
AR在营销领域的应用
在营销领域,AR营销越来越普及,主要是以支付宝、淘宝、QQ、百度等平台为入口,常见的主要是以品牌图片、Logo、产品包装、广告画面等作为AR识别图,通过扫一扫或者点击召唤触发,然后用红包、优惠券等权益引导用户对品牌进行互动,或者进行购买。做AR营销的服务商国内很多,以支付宝过往的AR案例为例,蚂蚁特工、我的天科技、视+科技、象文科技等公司都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这类营销案例基本上都是给大品牌赋能 ,项目方案由业内领先的AR公司或上市公司完成,美妆、饮食、日用类的产品占比较高。 其中,蚂蚁特工的探索较为领先,完成的AR项目峰值曾突破日均4000万参与量,AR营销案例占支付宝平台AR应用的60%以上,形成了成熟的开发工具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品牌商AR营销的快速落地跟配套闭环提供了保障。
支付宝平台上的部分AR案例展示
AR营销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AR与消费者的互动,可以更好的表达品牌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我的天、亮风台等公司联合推出的奥利奥AR饼干互动游戏、视+AR、蚂蚁特工推出的味全 ”现男友合影”等案例。很多酒水、食品、饮料、日用品类的知名品牌纷纷采用AR营销方案,其中不乏一些世界500强企业。
在一些奶粉、日用品、酒类等产品中,AR鉴别真伪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用户可以通过AR来扫描商品,非常方便得知购买的商品是否为正品,即保证品牌权益,又让消费者放心。
AR营销不仅仅停留在线上。长远来看,随着AR云的发展,AR营销将会打通线上线下,完成商场、会展等场景的产业升级,实现生活、娱乐等场景的全面覆盖。
我的天与都市丽人合作的线下门店的AR营销活动
我的天科技和都市丽人合作,为其全国近8000家门店同时提供了“谁懂我的少女心” AR营销活动,在购物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品牌的温度。奥本未来在王府井百货的15周年店庆上,发起的AR寻宝/夺宝活动,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喜爱。
现阶段的AR内容需要大量的模型、动画、文案、音效等素材串联构建,而这类内容的制作成本非常高, AR营销还没能满足中小企业的业务需求。同时内容成本高,导致市场空间有限、回报低,业内有一些初创的AR营销公司,因此选择了转型。
目前来说,模型成本问题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以AR购物为例,每一件商品都需要建模,而且要和真实商品的材质、颜色保持高度相符,用传统的扫描建模方式并不能满足需求,而用手工建模的话成本将无法想象。终于,光场建模技术应运而生,光场建模可以凭借一组相机列阵,通过360°摄影的方式深度采集信息最终生成物体模型,美观度和色彩还原度都很不错,甚至可以实现动作捕捉,十分便捷、高效。只是在后期方面还有待提高,商用要求追求完美的效果,需要人工来修饰,就像拍照修图一样,而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国内做三维重建的公司有很多,光场领域有叠境科技和无不维,视觉算法和扫描重建方面有天远视、易尚等公司。除了模型,动画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相应的方案。国外有一家网站可以做到在线将模型和动画绑定,只要上传一个模型,就可以将一个静态的人物模型和选择的动画的动作绑定在一起,使一个静态的模型变成动态的。那么理论上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动画动作模板,针对不同种类的模型,满足一定要求,就可以无限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模型,除此之外,姿态识别类的算法、也可以大大降低内容的制作成本。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特地向几位业内人士请教了三维重建方面的问题,子弹时间的朱教授指出:AI算法重建会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基于1张图片就可以实现三维重建,在未来5年会有不错的前景。相信有这些企业和技术作为行业的基石,随着时间不断发展,AR内容的生产成本一定会大大降低。
中小企业AR营销的未来在哪里 ? 笔者认为WebAR有很大的希望,因为营销的本质在于传播。借助社交平台流量的传播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前面提到的直接和平台合作,另一种办法就是通过链接。通过用链接打开网页,在网页上实现AR效果,轻松的实现跨平台、跨应用。只是目前WebAR技术不够成熟,开发难度大,小程序对AR的支持也才刚刚开始。期待今后WebAR编辑器和各大社交平台能够为WebAR引用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至于交互,也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基于AR实现的系统、软件,操作与现有的终端设备完全不同。在多年以前,鼠标和键盘的发明,决定了今天电脑的交互方式,触屏的发明决定了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而在AR领域,AR眼镜的交互方式还没有被定义出来,有人认为是“手势”交互,有人认为是“眼动”交互,还有人说要结合“声控”做交互,甚至有更大胆的人提出了用黑科技“脑电波”。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国内有一家名为Rokid的公司,将发展方向定位为一家AI+AR的人机交互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前是阿里巴巴 M 工作室领头人,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阿里20周年年会现场,Rokid的AR眼镜就曾亮相,辅助会场安保人员进行工作。
同时,一些国际硬件厂商,如Hololens、MagicLeap、苹果、索尼等公司每年都在疯狂的申请这方面的专利,希望抢先发明出AR时代的“鼠标”。或许,在未来几年,针对AR眼镜的交互模式,推出相应的UI组件,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2019年 中国各大城市知名AR公司数 TOP10
放眼全国,AR公司最多的城市是哪一座呢 ? 通过对上百家行业内知名AR公司的所在地进行归类分析,我们得出一个了比较令人意外的结论:AR公司最多的城市居然不是深圳、上海、成都,而是——Beijing。这个结果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无论是在行业知名度、技术底蕴上,其他城市的AR公司在业内都具有较优异的表现。但要是仅从数量上来看,结果就是如此,Beijing是目前已知AR公司最多的城市。
2019年 中国AR行业“关键词 ” 构成
我又提取了这120多家AR公司的主营业务所涵盖专业领域的关键词,得到了这样一幅图。AR在技术服务、AR/MR眼镜、营销方面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在生活娱乐方面,AR在游戏、旅游、教育、短视频、直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汽车、房地产等传统领域,AR修车、AR看房类应用也预示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在电商购物领域,AR线上商品展示、AR试衣、AR化妆类应用,会让线上购物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在影视方面,我注意到,国内有些大型综艺节目已经开始应用AR技术处理一些特殊状况如央视春晚,甚至是电影拍摄方面,AR技术也有不错的应用前景。国内的声学公司正在研究将3D声场效果和AR结合,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
人才是科技之本,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实验室开始重视增强现实领域的人才培养。比如杭州的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清华大学、北航AR/VR研究院、邮电大学,深圳的清华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院校也都参与了AR增强现实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智能数字化制造、AR示教编程、工业信息可视化等诸多领域。
业内领先的科技企业、知名院校还有AR领域的从业者,共同成立了AR相关的产业联盟。比如说 CARA 中国增强现实核心技术产业联盟、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JD-AR生态联盟等。这类联盟协会有助于促进行业交流,聚集各类资源形成创新生态,推动中国增强现实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增强现实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AR行业从业者和相关媒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对于AR行业创业者来说, To B 还是 To C 是一道非常关键的选择题。在这里也给一些实际的建议: 现阶段AR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AR的认知度不够、硬件厂商还没有普遍做好对AR技术的适配、5G刚开始建设还没完全普及。业内有很多知名的AR公司,其实刚开始也是从To C过来的,正是因为上面这些问题,导致To C方面融资、盈利困难,最后选择了 To B。 To C 还是To C,需要大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如果团队有足够的技术优势、有好的新想法,可以选择To C,或许最终能做出一款旗舰级的AR应用,成长为下一个时代的巨头。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见的收益,先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那就从To B入手,盈利、生存,这是不可避免的。
以上,是在下作为从业者对AR行业的观察和总结。我认为AR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现象,AR会不断应用在各个领域,从一个全新的事物,渐渐变成一种常态。如果把5G时代比做第四次工业革命,AR必定会带来划时代的革新。如果你对AR感兴趣,或者打算从事AR行业相关方向,希望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