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第一镇的衰落,留下什么反思?

新金融
2018
11/19
21:05
钛媒体
分享
评论

前几年共享单车风口起来之后,天津的王庆坨镇随着风口变得兴旺,但如今共享单车风口过去,这个被称之为共享单车第一镇的地方也被拖垮了。

有数据显示,这个镇有 4 万人口,但是有 70% 的工作是与做自行车相关。短短几年时间,这个镇出现了 200 多个小作坊。在共享单车火爆时,据政府公开资料显示,在 2015 年 6 月的时候,这个小镇光是自行车商铺就有 500 多家,其中整车企业有 160 余家,零配件企业有 260 多家,每年生产的各类自行车,达到 1500 万辆。

2016 年下半年到 2017 年,天津作为重点产区接手了 60% 的订单。该镇工人工资都翻倍涨,当时工人们一个月能挣 1 万多元,人人看到的是光明的前景与未来。

但在今天,随着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倒闭,自行车第一镇面临着无生意可做的窘境。甚至 " 很多厂家都恨死共享单车了 "。

媒体消息,共享单车第一镇许多工厂已经停工,部分依靠卖车勉强度日,许多开工的企业表示都不再承接共享单车生意,而是以开拓外销新途径为突破点。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王庆坨镇镇中心以北五六公里," 中华自行车王国 " 产业园区已人去楼空,周边长满了杂草。另有媒体指出,天津王庆坨有个 " 坟 " 专门埋共享单车,上万辆整齐码在农田里。

共享单车第一镇被拖垮的原因

共享单车其实是典型的互联网 + 制造的模式,但是互联网模式的本质优先考虑规模效应,再谈盈利模式。但往往一个风口起来之后,众多创业公司迎风而上,导致竞争加剧,行业野蛮生长,竞争成本高企。

但这些依赖资本催熟的互联网公司由于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与现金流,在大量的单车投放和免费骑行的博弈中,共享单车原有的盈利能力也被压缩,加之一轮又一轮的损毁折旧,不少中小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它依赖一轮又一轮融资在支撑着它的规模化投放生产,订单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王庆坨不少工厂则在迅速扩大产能,这里的风险与危机暗藏,借助共享单车风口起来的王庆坨镇却并没有意识到。

随着悟空单车、3Vbike 倒闭,酷骑押金难退、町町单车跑路,摩拜 ofo 资金链紧张等现象出现,随着多地共享单车 " 禁投令 " 的出台和不少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共享单车的订单骤减,局势急转直下。

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由于订单量非常大,交通部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共享单车产量约为 2300 万辆,但是天津作为重点产区接手了 60% 以上的订单。由于风口势头旺,相对于过去几十辆几百辆的订单,共享单车平台动辄就是几万辆订单,因此共享单车的议价能力强。

所以共享单车企业尽管现金流的紧缺,但是它在跟工厂要订单的时候付款模式是分三步,首先付 30% 的的定金,发货后再给 30%,剩下的尾款则不知道何时归还。

而原本自行车行业的规矩是出货前尾款必须打齐。因为单车品牌拖欠代工厂的货款,但无论共享单车是否支付尾款,代工厂需要向供应商交采购零件的费用。

所以从一开始,共享单车企业就将风险转移到了自动车工厂供应链环节,随着共享单车规模化之后,乱投放、运营与维修、折旧、损毁成本过大,入不敷出之时,共享单车企业自顾不暇,所以导致不少自行车供应链企业账款被一拖再拖,导致自行车代工厂资金链断裂。这是共享单车第一镇被拖垮背后的一大重要原因。

第三,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未来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它这门生意到达天花板的速度有多快与潜在的隐患。

共享单车都在一窝蜂追求规模化,规模化到了一定程度,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对城市交通市容、公共用地的占用环境、出行造成极大的负担与隐患,必然遭遇政策的钳制,后来随着共享单车围城的状况越来越普遍,各城市纷纷叫停投放。

因此,这决定它的规模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再上去,这也意味着它的增速迟早会慢下来。一旦慢下来,这些为共享单车规模化订单而扩张的自行车产线与产能就会面临过剩的状况。随着订单减少,原本不断扩大的工厂产能也意味着它的维护成本也变大了,闲置的机器和产能不能成为利润增长的动力,反而会加剧经营的负担,随着资金链的紧张,亏损、倒闭或者缩减产能就成为必然。

据此前《南方周末》报道,当年最离谱的时候,王庆坨的自行车卖到了 50 元一辆,是当时行业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一。这种自行车的车架薄得跟纸一样,生命周期只有 3 — 6 个月。于是王庆坨也成为劣质自行车的代名词。

而这种低质低价的模式,也使得它没有形成自身的上下游产销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自行车制造过程中,喷漆烤漆会释放漆雾和废弃,对环境造成了伤害,而且王庆坨小厂居多,设施简陋,全国查环保的原因,自行车的零配件和烤漆工艺很受影响,上下游的供应受到了波及。

如今的王庆坨已经接不到一年前那样的大单了,许多商家开始做起了 " 回购共享单车 " 的生意,几毛钱一斤或者几块钱一辆,用收废铁的价格把这些共享单车收回来,整修、抹去车身上的 logo 后重装上市后当成二手车低价卖出。

当年许多人喊着共享单车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也有媒体欢呼共享单车激活了中国自行车制造业,并将带活整个产业链,推动传统制造业骑上快车道。但从今天的现状来看,共享经济给自行车制造业制造了一场美梦,现在梦醒了,终于要面对惨痛的现实。

应该反思什么?

共享单车给自行车行业乃至制造业带来的反思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虽然未来包括自行车在内的诸多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制造业与互联网模式结合的时候,对于互联网规模化订单与行业前景有正确的预判,确保现金流与资金链的稳健。因为订货量越大意味着生产周期被拉长,也延长了回款周期,小本经营的制造业实体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

而从互联网模式延伸到制造业供应链的新风口,它是否隐藏着泡沫与风险,决定于它从一开始的盈利模式是否稳健,它的行业竞争是否趋于理性。

如果仅仅依赖资本催熟,盈利模式缺失,行业一窝蜂大干快上,对这种状况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与理智去避开大坑,因为一波波企业扎堆的情况一旦出现,很容易把蓝海做成红海,红海做成死海。至少不应该盲目改变款项交付模式,扩充订单与产能。

James McGregor 在《十亿消费者》里面说:中国人,永远在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他们的脸上写满焦虑与对成功的渴望,相信有太多机会属于自己。但正因为如此,创业者保持一种慢下来的理性、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虽然创业虽有千万种死法,但追风口可能是最快的那一种。

其次是,对于扩大产能要有更多的风险预估,盲目扩大产能可能在行业前景不景气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工厂供应链与资金链被波及。互联网模式的缺陷在于它的成本投入与盈利预期不对等,越是订单量大,越要预估风险及时止损。

共享单车其实也挤压了自行车厂商原本的客户的生存空间。因为自行车厂商原本一个订单就是几百上千辆,共享单车一个订单是几千几万辆,产能自然优先配合共享单车。因此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仅导致了许多工厂的尾款尾货损失,而且挤压了非共享单车,原本的自行车厂客户的生存空间。

其三,作为制造业供应链端的生意,应该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扩展多种市场多种客户群体,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来应对伪风口带来的风险。

比如说据媒体报道,王庆坨也有些工厂是保持了足够的冷静,将重心之一放在山地和运动自行车、童车市场上,销售渠道重心放在网店经营与电商渠道,因此它面向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刚需性市场客户群体,受到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因此,押注一种模式或者一种客户群体都是有风险的。

在人口红利渐失的今天,国内制造业还是停留在一种廉价、落后产能、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它的竞争优势如果还是依靠较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与落后产能去迎合低利润规模化的需求,即便不被互联网模式拖垮,也很难有好的未来。对于王庆坨来说,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在当下大环境整体遇冷的情况下,也必须从梦中醒来,借此机会转型,努力找到新的增长点。

来源:钛媒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