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放大镜 华为 Mate 20 Pro 微距能力体验

新消费
2018
11/05
14:39
驱动之家
分享
评论

华为 Mate 20 Pro ( UD ) 相比上一代或者华为 P20 系列有很多升级,比如 7nm 工艺的麒麟 980、屏内指纹、微米级黄光蚀刻打造的超光学结构纹等等。而要说最大胆、最抢镜的改变,当属有 " 超跑之眼 " 的矩阵多焦影像系统。

华为 Mate 20 Pro 的全新后置徕卡三摄从外观上就与华为 P20 Pro 不同,对称的矩形设计灵感来源于超跑车灯。

同时摄像头模组也发生了改变—— 4000 万像素、f/1.8 光圈广角摄像头,2000 万像素、f/2.2 光圈超广角摄像头以及 800 万像素、f/2.4 光圈的长焦摄像头,以超广角镜头取代了黑白镜头。

华为 Mate 20 Pro 也因此多了一种拍照 " 玩法 " ——超广角。

当然,华为想要 " 称霸 " 手机摄影圈,不仅要考虑到全局,也不能放过 " 细节 "。于是,华为 Mate 20 Pro 拍照上又多了一项技能——超级微距。

对于微距喜欢拍照用户都不陌生,一般手机也都会支持 " 微距 ",但多数都只是 " 近距离拍摄 " 而已,并非真正的微距。华为 Mate 20 Pro 的超级微距模式可达到 2.5 厘米的对焦距离,甚至可以让我们轻松看到肉眼无法见到的细节。

先 " 举个栗子 " ——下面这张为华为 Mate 20 Pro 超级微距模式下拍摄的样张,毛绒玩偶的头发。照片中发丝清晰可见,很有层次…

那么,如果没有超级微距会是什么样?如下图所示…

所以说超级微距模式是手机 " 近距离拍摄 " 的进化版,能够轻松放大细节,了解肉眼无法看到的世界。比如,人民币为什么是人民币?华为 Mate 20 Pro 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人民币 "100 YUAN" 右下方清清楚楚的印制了人民币字样…看到之后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如果不是借助微距拍摄,想要看清晰,眼睛怕是要瞪到流泪了 !

那么如何使用华为 Mate 20 Pro 的微距模式?这个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 !

首先,需要控制好手机与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然无法准确对焦或者进入超级微距模式。

其次手要稳 ! 因为微距拍摄时手机或者拍摄主体稍有晃动就会影响最终成像效果。

第三,如果多次尝试后无法启用超级微距,那么重启相机应用在尝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超级微距的识别还是很快很精准,不过在弱光环境下可能需要耐心反复移动手机来启用该功能。此外,由于没有手动启用超级微距的选项,大家使用频率越高,往往体验起来越顺畅。

PS:相机分辨率设置为最高的 40M 时也可以使用超级微距。

写在最后

此前也曾有手机可以实现较好的微距拍摄,但由于像素等原因,照片观感并不理想。作为 " 超跑之眼 " 的一项特殊技能,华为 Mate 20 Pro 的微距照片不仅细节丰富、层次鲜明,同时使用起来也相对简单,对于想要尝试拍摄微距的用户十分友好。

如果为单反配备一个微距摄像头,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对于初学者或者 " 玩票 " 的摄影爱好者而言,用一部高品质的手机显然更加稳妥 !

更为重要的是,徕卡三摄加持的华为 Mate 20 Pro,超级微距还只是众多特技之一,还有超级夜景、3D 仿生成像等众多玩法等你体验,一机在手相当于配备多个镜头,差旅出游记录生活更加轻松。

另外 "AI 影像大师 " 还会手把手教学,帮助摄影小白迅速上手出大片 !

所以想要通过智能手机体验更多的拍照玩法,华为 Mate 20 Pro 强烈推荐 !

【来源:驱动之家】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华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截止 2018 年,从华为离职华友人数可能已经超过 16 万名,创业项目近 1000 个,在腾股创投此前发布的《华为创业英雄榜》中,我们看到了与腾讯系、阿里系创业者不同,华为系创业者通常低调、内敛、务实,深...
新零售
市场调研机构IDC、Strategy Analytics、IHS Markit都送出了2018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情况,整体出货量出现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相比三星和苹果来说,中国手机厂商表现依旧抢眼,但也仅限华为、OPPO、viv...
手机
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机市场,小米、华为依然是最出色的两家,海外市场成为他们业绩增长的关键。
手机
近日,Counterpoint、IDC等市场调研公司均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排名,其中三星以7230万台位列第一,同比下滑13%;而华为则保持Q2排名,以5200万台出货量继续位列全球第二,...
手机
正在三星、华为、苹果暗自较劲下一代可折叠手机时,国内柔性屏供应商柔宇科技2018年10月31日抢先发布了一款柔性折叠手机。但分析师认为,折叠手机真正大规模应用还需时间。
手机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