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没有BAT不碰的文娱生意。”这句圈内笑谈看似夸张,却也道出了几分真相。
在“怀胎”两年的《如懿传》首播前夕,三度冲击IPO却三度折戟的头部影视制作公司“新丽传媒”,最终还是选择了“卖身”。
不过,在当前对文娱股诸多限制的政策和集体遇冷的市场环境下,这并不是最坏的选择,何况还以155亿的天价卖给了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这甚至足够让人艳羡了。
尽管投资者看起来并不买账,阅文近日股价接连下跌,甚至一度跌至历史新低,但对有着“科技+文化”基础战略的腾讯而言,这都压根儿不叫事儿。
毫无疑问,对于早已在文学IP和动漫IP端深耕多年的腾讯而言,现在终于走到了大量兼并“制作”产业链的环节。
还不只是腾讯。它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百度(爱奇艺),也绝非等闲之辈。它们手握重金,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文娱世界频频出手,甚至短兵相接。
“IP-孵化-制作(艺人经纪)-分发(渠道、发行、营销)-消费(衍生品、票务预订)”
仔细梳理如上四大环节不难发现,BAT在影视娱乐的投资上面,从最早布局也最易资本化的IP端、渠道端,开始向各自的下游制作端、消费端排兵布阵。
不少文娱创业者认为:
“在中国进行文娱创业,走到最后,都逃不出BAT的手掌心。有人说在BAT中站队是一种现实无奈,但其实相比于默默死掉或被BAT嫡系部队干掉,能被BAT收编甚至是不亚于上市的绝佳出路和荣光。”
更多人关心的问题是,BAT在中国文娱产业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过去的时间里,它们分别将真金白银砸向了哪里?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新趋势?又有哪6家公司在BAT三家间拿了多家投资并维持了平衡?
娱乐资本论特意梳理了BAT三家截止到目前为止投资的132家娱乐行业公司,并从影视、动漫、综艺、艺人经纪等领域分析。
答案可能并不复杂。
腾讯:共投资46家,制霸动漫二次元, 打通影视制作上下游
梦想“连接一切”的腾讯,正在其文娱主战场加速攻城略地。年轻一代,则是“逆生长”的腾讯一直试图抓住的“黄金群体”。
从投资数量上看,动漫二次元是腾讯“收买”年轻人的核心战场。
腾讯目前在中国动漫领域的布局庞大且深入。小娱通过天眼查梳理发现,除了原有的糖人动漫、绘梦动画、使徒子等14家动漫公司外,腾讯在今年又新投了有狐文化、铁鳞社、幕星社、艾尔平方4家动画公司。
其中,有狐文化是原创漫画创造及IP运营商,旗下产品有《怪物恋人》《妖师传奇》等。幕星社是签约头部数位百万粉丝的漫画家KOL的品牌,代表性作品为《19天》、《SQ》等。艾尔平方,即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是《镇魂街》《十万个冷笑话》漫改动画的制作方。从中可以看出,手持腾讯动漫海量IP的T家,想要实现从动漫IP孵化到动漫制作的全产业链覆盖。
在影视领域,腾讯在积极拉拢几大头部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形成联盟。
今年3月腾讯加持投资柠萌影业C轮融资,两家公司先后合作过古装剧《择天记》《扶摇》。而耀客传媒在2014年就已获得腾讯系入股,两家公司也曾展开过定制化的网剧合作,比如《幻城》《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目前来看,与腾讯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新丽传媒。
今年3月,腾讯以33.17亿收购新丽传媒27.64%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最近阅文集团意图将新丽传媒变成自己全资子公司。
这当中也似乎释放出一种信号,腾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布局,从简单的参股换取合作转变为更为深入的业务和资源上的互补整合。
一向被视为核心的文学IP,腾讯除了拥有阅文集团外,还入股了作家匪我思存创立的双羯影业、作家江南的灵龙文化等公司。其中,匪我思存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和江南的《九州缥缈录》的剧版都是由早已被腾讯入股的柠萌影业制作的。
一个新的趋势是,腾讯开始加快布局网综和艺人经纪领域。
从去年年底开始,腾讯接连入股“跑男之母”俞杭英的原子娱乐和“选秀教母”龙丹妮的哇唧唧哇公司,后者出品过《明日之子》《创造101》两档人气网综。《明日之子》胜出的九大厂牌,全部签在哇唧唧哇公司。《创造101》出道后的火箭少女则全员签约腾讯艺人经纪子公司海南周天娱乐有限公司。此外,坊间也屡次传闻“歌手之父”洪涛将入主腾讯。
另外,腾讯还投资了杨思维的北京唯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壹心娱乐现在旗下签约赵又廷、白宇、李现等艺人,为腾讯日后的剧集提供了艺人资源。
阿里:共投资54家,重仓院线电影,建立生态闭环
相比腾讯,阿里大文娱的重心更多在电影上。
从2014年阿里巴巴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起,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便在电影行业频频出手,先后入股了华谊、光线、博纳等几家最受瞩目的电影制作公司。
今年2月,阿里又与万达签订战略协议,以46.8亿人民币收购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成为万达电影第二大股东。
除了入股多家头部电影制作公司,阿里在院线上也有布局,包括大地影院、星际影城、凤凰佳影。
作为阿里大文娱版图核心之一的阿里影业,本身在内容制作方面乏善可陈,押注重点是在淘票票。
淘票票的业务本质,就是院线电影的消费端环节。院线电影兴,则猫眼和淘票票兴,反之亦然。此前阿里对万达电影的收购,被业内认为最直接的受益方就是淘票票。
“阿里影业不想做传统电影公司,阿里影业定位为基础设施公司。对上游内容公司来说,我不会作为竞争者出现。”2017年6月的上海电影节上,时任阿里大文娱“一把手”俞永福阐释了他对阿里影业的规划。
即便后来俞永福改任他职,这一战略在阿里影业依然延续。所谓“基础设施”,用阿里影业官方的话概括,即构建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三大渠道平台,淘票票即是典型代表。阿里影业寄望于借此赋能电影产业,别人生产金矿(内容),阿里卖“铲子”。
这当然是一个长远的设想。小娱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猫眼去年有超过亿元左右的盈利,微影方面也是持平或盈利的状态,而淘票票暂时还处于亏损状态。但在电影生态上,阿里搭建起了制作、宣发、影院的全覆盖。
不及在电影领域那般野心勃勃,阿里在剧集、网综以及艺人经纪领域都稍显平淡。
尽管阿里多次强调对优酷要有“富养女儿”的心态,但因为优酷受私有化影响,在影视方面的投资布局稍晚,追赶起竞争对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比如耀客传媒这家公司,腾讯早在2015年就通过投资进行合作,而阿里参与的时间是在2017年10月。
目前,在影视方面,阿里形成了联合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出品大剧,在优酷视频上独播的模式。
杨洋宋茜的经纪公司公司悦凯影视背后的股东是阿里,近日,优酷和悦凯联合出品《武动乾坤》在优酷视频上独播。马上要上映的优酷独播大剧《天坑鹰猎》,背后的出品方是优酷投资的霍尔果斯光芒影业。接下来,优酷投资的仨仁影视制出品的《长安十二时辰》,也将在优酷上独播。
优酷在综艺上,并没有特别强烈的需要影视公司和平台间联动。除了银河酷娱以外,像优酷新入股的七维动力,它是由《歌手》总导演都艳离职湖南卫视后,创立的一家综艺节目制作方,却联合腾讯视频研发制作了《创造101》。
在艺人经纪上,优酷旗下的艺人经纪公司酷漾还没有与网综做一个很好的联动。目前酷漾签约的艺人,都是优酷自制节目上的主持人。
另外,优酷在积极布局自己的动漫产业。优酷早在16年1月份,就推出了动漫“创计划”。优酷今年在ChinaJoy展示的动漫《京剧猫》就是来自它投资的璀璨星空。此外,优酷今年还投资了灌木文化等两家动漫公司。
百度:共投资29家,凭借爱奇艺,横扫网剧领域制作公司
百度在大文娱板块的部署是由爱奇艺来主导的。此前,百度投资过的人人影视和星美控股,现在都呈现没落之势。
百度最为薄弱的电影业务,有了转机。今年5月,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宣布,百度已经将百度糯米的票务业务转到了爱奇艺影业。但目前来看,爱奇艺影业成立稍晚,实力稍弱,要想在票务端打破淘票票猫眼二分天下的局面,还需要一段时间。
爱奇艺的投资发力点还是在它一贯擅长的影视内容制作领域。
去年,是爱奇艺自制剧爆发的一年。自制网剧《无证之罪》和《河神》斩获了良好的口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豆瓣评分8.0的网络剧作品多达13部,其中,爱奇艺占了7部。爱奇艺在网剧上的表现力与背后的资源部署不无关系。
小娱通过天眼查梳理得知,爱奇艺投资的影视内容公司多达十几家,包括万年影业、工夫影业、东阳浩瀚、灵河文化等等。其中,万年影业是爱奇艺现象级自制剧《无证之罪》的制作方,工夫影业则和爱奇艺联合出品了《河神》,“网剧一哥”白一骢的灵河文化,则与爱奇艺共同开发了热门IP《大主宰》。
今年,爱奇艺的投资版图中又新添任性文化、海东明日影视、华熙泰和等影视制作公司,可见爱奇艺在发展影视内容上的决心。
不过,随着腾讯用高估值收编新丽传媒等老牌劲旅,爱奇艺势必压力更大。
此外,凭借《偶像练习生》《中国新说唱》两款人气网综选秀节目的走红,爱奇艺顺势挺进艺人经纪领域。
今年7月,爱奇艺正式成立北京刺猬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新说唱》海选晋级的选手全部被签约到刺猬兄弟,合约期一年。此前,通过《偶像练习生》顺利出道的Nine percent的9位成员的经纪约全部签在今年3月刚成立的爱豆世纪名下。这实现了一个很好的从网综选秀到艺人经纪的联动。
但爱奇艺对艺人经纪的想象不止于此。去年6月,爱奇艺入股霍尔果斯归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据了解,“归艺影视”由中央戏剧学院资深表演系教师刘天池创办,由资深戏剧、影视导演及演员组成,是国内第一支专业影视表演指导团队。彼时与爱奇艺共同合作培养的艺人,将有机会直接出演爱奇艺出品的戏剧。
除了自身熟悉的领域,爱奇艺今年也在动漫游戏领域开疆拓土。
今年第一季度,爱奇艺高调投资轻文网、时代漫王两家动漫IP公司。一个月后,爱奇艺又以千万级人民币投资了丹青映画这家漫画IP创作商。在此之前,爱奇艺在动漫IP领域的部署还是空白。此外,今年爱奇艺还投资了艾尼美图这家动画创作公司。而此前爱奇艺出品过的《灵域》《剑王朝》《万古仙穹》等动漫作品正在打通漫改影视。
爱奇艺对天象互娱的收购,也被外界解读为是未来公司对影游联动模式的一种探索。
6家共同参股公司,BAT边界在碰撞,“寡头割据”时代到临
文娱下半场,BAT在加速拼杀抢夺优质资源。要么是独自鲸吞,成为垄断,要么是三分天下,相互制衡。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寡头割据的时代已经到临。
寡头割据的地方也透露出未来的大势。
小娱通过梳理发现,有些公司是BAT眼中共同的“香馍馍”。比如上海嬉牛互娱文化传播公司,它是业内新晋IP孵化运营商,百度和阅文的持股比例都是30%。显露出业内公司对IP的饥渴。
在演员片酬居高不下的环境下,BAT都开始纷纷布局自己艺人经纪的板块,企图从源头控制成本。上海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影视)就齐聚了BAT三家公司,且三家在该公司持股比例均为5%,可见上海影视的平衡术之高明。
上海影视原名申城影业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2亿元,法人代表刘晓红。它与上海戏剧学院有着密切合作,旗下艺人大多系上戏毕业学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家与上海戏剧学院进行股权投资合作的影视公司,最近出品了王源主演的《大主宰》。
除了艺人经纪,优质的影视制作公司也被群雄追逐。一直被认为是腾讯系的耀客传媒,最近一轮融资就由阿里旗下的云锋基金领投。联合创始人是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等艺人的浙江东阳浩瀚,投资方就是阿里和爱奇艺。电影领域,阿里和腾讯都共同入股了华谊兄弟和博纳影业。
《老九门》《盗墓笔记》的编剧白一骢,则通过一种更为“另类”的方式聚齐了BAT。
白一骢的灵河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A轮由阿里的云锋基金投资。北京灵河文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灵河佳壹文化传媒无锡有限公司背后有爱奇艺占股,腾讯则参与了灵河影视制作(上海)有限分公司的A轮融资。而这几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是白一骢。
这似乎是一种隐喻。不难预见,中国的文娱产业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张一骢”或“李一骢”出现,但站在他们背后的,可能依然是那三张并不新奇的老面孔。
资本的力量强化了马太效应,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做一个依附者还是颠覆者,是每一个怀抱野心的文娱创业者必须破解的终极命题。
【钛媒体作者介绍: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文:陈滢,图表整理:袁媛 、陈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