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 米粉 " 们在网上集中求助,声称自己购买小米平台上的 P2P 出现问题。小米方面表示,已全面清查和下架了 3000 多款金融类 APP,并将尽全力帮助用户向涉事 P2P 平台追索维权。上市不到一个月,小米迎来了一场信任危机。
" 小米推广的 P2P,这两个月几乎跑光了。"
7 年 " 米粉 " 王忠后悔不已。王忠家里的电子产品几乎都是小米,他还做过小米小店的店长,向亲戚朋友卖小米产品。
6 月 29 日,王忠投资小米推广的小灰熊金服到期,却发现无法提现,此时他才知道早在 6 月 4 日小灰熊金服就已经跑路。5 万元投资本金就此 " 打水漂 "。
令他更加懊恼的是,6 月 4 日小灰熊金服跑路,但一直到 6 月 25 日小米还在推广其他 P2P 平台,在此期间,不知情的王忠依然在小米推荐的其他 P2P 平台上投资," 如果小米在 6 月 4 日发现问题后,立即停止推广,我至少可以少损失 30 万。"
7 月 24 日,小米内部回应称,已经全面清查和下架了 3000 多款金融类 APP,并且不再上架新的 P2P 企业。同时,小米也在尽全力帮助用户向涉事 P2P 平台追索维权。
然而," 米粉 " 们对此回应并不满意,直言 " 没什么用 "。上市还未 " 满月 " 的小米正面临一次信任危机,甚至遭遇起诉。
年轻人第一次 " 踩雷 "
和王忠有着类似遭遇的 " 米粉 " 还有很多。
他们大多通过小米在手机内置的 " 小米 VIP" 任务系统,第一次接触到了 P2P 理财平台。" 很多‘米粉’跟我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小米推荐,是不知道什么是 P2P 的。" 王忠说。在他建立的小米维权群里,截至 7 月 25 日上午 10:00 点已经有 889 人,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
据这些 " 米粉 "P2P 投资者提供的小米推广截图显示,小米对注册或投资这些 P2P 平台的用户给予奖励,比如 " 米粉 " 可以得到 200 经验值、20 个金币、小米产品抽奖机会等,有的则显示投入达到某个金额,送电饭煲、手机、笔记本等小米产品,有的甚至直接标明 " 米粉专享 "。
以 P2P 平台利利金服为例,平台显示,"30000 元投 180 天送一部小米 MIX2 手机 "。 " 但它在 7 月 12 日到期前一天跑路了,我等于 30000 元买一部小米手机。" 王忠对市界表示。
" 小米 VIP" 的任务系统是调动用户活跃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小米用户运营体系的重要一环。它的一端连接 " 米粉 ",为 " 米粉 " 推广 P2P 等广告,另一端则用 " 挑战周排行 " 等方式激励用户做任务积累经验值,经验值排名靠前者会得到小米产品、金币等奖励,而金币则可以在小米的金币商城直接购买流量、代金券,甚至一些实物商品。
此次 P2P 爆雷前,王忠一直是做小米 VIP 任务的深度忠实用户,每周排名基本保持在 600 名以内。
来自山西的李肖向市界讲述了自己被一步步诱导的经历:端午节前,小米应用商店推送给他送 100 元话费的福利,但点进去是做任务领券,再点击就下载了某 P2P 平台的 APP,介绍说投多少钱返多少钱。
" 他直接推出这种理财产品,我可能不相信。但它说有 100 元话费可以领,我就点了,后来才知道根本没有 100 元话费,纯粹是诱导。" 李肖说。
" 我比较相信小米这个企业,雷军也一直说自己价格公道。" 多位 " 米粉 " 对市界表示,是基于对小米的信任,才投资了这些 P2P 平台。
现在他们聚集在 QQ 群里,在微博、贴吧、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不断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控诉雷军的 " 厚道 "。
" 即使无法律责任,也有道德责任 "
7 月 24 日,小米终于对此有所回应。小米方面称,早在 6 月底,小米内部就接到了用户关于 P2P 平台风险的投诉,涉及金额约 4000 万元。因此,小米已经全面清查和下架了 3000 多款金融类 APP,并且不再上架新的 P2P 企业。同时,小米也在尽全力帮助用户向涉事 P2P 平台追索维权。
小米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律师对市界表示,小米是否有责任关键看小米如何推荐的,还要看小米在其中的具体作用。如果是虚假宣传就有侵权责任。
北京市大器律师事务所刘玥律师认为,小米是否有责任要从三个角度来看。
他对市界分析:第一,小米是一个广告发布者的角色,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小米对广告主的相关资质、广告内容与形式的合法性具有形式审查义务。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小米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义务,小米将承担一定责任。
第二,小米采取的推广形式是做任务,如果小米在整个广告推荐过程中,没有明显提示这是一个广告,从而令 " 米粉 " 混淆了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主这两个角色,将其误认为是小米公司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米就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相反,如果推广过程中有明显的广告提示行为,则小米公司可以免责,即便有责任也比较轻微。
" 现在可以看到,小米在推广过程中有较明显的第三方 P2P 公司的 LOGO 等提示," 刘玥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推广广告采取的 " 任务 " 形式会产生一定争议。他表示," 任务 " 功能本身是开放给第三方广告主,还是更多为小米自身的产品或业务服务?如果是后者,这可能也会造成用户误认为该推广是小米自身相关的行为。"
第三,任务活动中采取的送小米手机、笔记本等促销活动,如果是 P2P 平台购买了小米公司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则小米公司无责。但是如果小米公司本身就是活动参与方,变相与 P2P 公司合作销售推广自身的产品,并在其中获益,那么小米将有可能承担一定责任。
" 米粉 " 则认为小米应当负有责任,即使没法律责任,也有道德责任。王忠认为," 这分明就是利用‘米粉’对小米手机的信任,联合骗子,让‘米粉’入套,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部分 " 米粉 " 目前已经联合起来,商讨起诉小米。
" 厚道 " 雷军的信任危机
雷军向来以 " 厚道 " 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小米上市前夕,雷军发布的公开信中强调 " 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而此次小米因 P2P 暴雷而遭遇的信任危机,直指小米的重要盈利渠道——互联网服务,雷军到底厚不厚道?
今年 4 月 25 日小米 6X 发布会上,雷军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从 2018 年起,小米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和各种生态链产品的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 5%;如超过,将把超过 5% 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发布会后,网络对雷军称赞声一片,小米成良心企业标杆。然而,荣耀总裁赵明 4 月 26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 中国硬件公司综合硬件净利润率能够达到 5% 的公司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实际上,雷军这一承诺的底气在于,小米不同于传统的硬件公司,并不单纯依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而是将硬件产品紧贴成本定价获得用户与口碑,通过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获利。
事实也证明,互联网服务才是小米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
小米招股书显示,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均保持在 60% 以上,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三年均在 10% 以下,甚至在 2015 年出现毛损。
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及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包括线上游戏等),其中广告服务的毛利率更高,近三年均保持在 80% 以上,2015 年甚至高达 91.1%。
广告收入主要来自展示类及效果类广告,效果类广告收入按实际效果衡量标准确认,其中一项标准便是用户下载第三方应用程序时,按每下载基准确认发布广告所得收入。
小米的效果广告收入模式正与 P2P 行业的推广付费模式相符。一位熟悉 P2P 行业的人士对市界表示,P2P 公司在互联网平台或其他推广渠道的广告付费模式是按注册用户数量付费,或者是按照从某个投放渠道过去的投资额度,按照比例抽成付费,业内抽成比例一般是 1%-8%。
小米的广告服务收入占比保持着逐年提高,从 2015 年的 2.7% 增长至 2017 年的 4.9%,2018 年第一季度则为 5.4%。小米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从 2015 年到 2018 年一季度,小米广告收入分别为 18.2 亿、38.38 亿、56.14 亿和 18.74 亿元,累计录得广告收入 130 亿元。
小米在招股书中称,互联网服务收入的增长最终取决于用户群规模及用户参与度与支出水平。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MIUI 的月活跃用户由 1.38 亿人增加 37.4% 至 1.9 亿人,平均每用户互联网服务收入则由 2015 年的 28.9 元增至 2017 年的 57.9 元。
小米刚刚起步时,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带领团队泡论坛,寻找资深用户,选出 100 个超级用户参与 MIUI 的设计、研发、反馈。在此期间,黎万强创造了 F 码、米粉节、手机控、参与感等互联网热门词汇。
可以说,没有米粉,就没有今日的小米。小米上市时,雷军提出最多感谢的也是 " 米粉 "。然而,如今 P2P 爆雷事件伤害了部分 " 米粉 " 的信任与感情。
" 我曾经非常佩服雷军这位企业家,最后没想到栽到了他手里,倾家荡产。" 王忠说。在小米推荐的 P2P 平台里,王忠投资了 60 万元没有收回,其中已经跑路的 P2P 平台涉及 40 万元,剩下的 20 万元只是暂时安全,他现在觉得每天早晨醒来都有 " 雷 "。
承诺 " 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不超过 5%",小米将盈利寄希望于互联网服务,立志做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这次 P2P 给小米带来的 " 雷 "," 厚道人 " 雷军或许该反思了,小米还能让 " 转黑 " 的 " 米粉 " 们再转 " 粉 " 吗?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