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收割者?创投圈

砍柴网 / 歪道道 / 2018-05-13 18:13
可能在创业者心中,既然攀上了腾讯的大树,无论怎么折腾,到最后利益都是腾讯的,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压制下,与当年山寨模仿的流氓行径相比,或许只是变相升级。

一夜之间,整个科技圈似乎都在议论腾讯为何变成了一家靠投资驱动的公司。

比较统一的观点是,这些年来,腾讯达到了中国互联网顶点之后,产品力和创造力的逐渐丧失,使其越来越依靠投资维持巨头地位。这样的腾讯已经没有了梦想,甚至成了互联网的“养蛊人”。

其实仅仅就投资这个领域来讲,腾讯的确成为了所有创业者都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这座大山让很多互联网人既惧怕而又期待。不过,在很多创业者眼里,相比之前投资人口中让人揪心的“腾讯山寨你的项目,跟你竞争怎么办”,如今的腾讯已经“温柔”太多了。

但腾讯凭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背景和庞大的现金储备力量,利用投资开始收割中国互联网的新生态,不仅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是个坏消息,腾讯本身也应该察觉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从山寨为王到投资为先,腾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多年以前,当创业者面对投资人的时候,会有一道“送命题”:当腾讯也做了你这个项目,你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至今也无解,而正是因为“山寨腾讯”,2010年7月《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题为《“狗日的”腾讯》封面头条文章,把腾讯作为互联网公敌进行了批判,痛斥山寨抄袭问题。这篇文章所引发的世纪大论战,风头比前几日的《腾讯没有梦想》只强不弱。

为了摆脱山寨标签,腾讯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发现中意的互联网项目,就一定要收入囊中。而多数情况下,腾讯都会如愿。

腾讯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无非两大因素:

首先,腾讯掌握了移动时代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而多数创业公司都面临流量饥渴的困境,所以无法离开腾讯的流量就不得不依附于它。其次,腾讯有钱有资源,它可以做一个和创业项目差不多的产品来和创业者竞争,这是其实就是互联网的“核威慑”。有这样的大棒在手,腾讯在资本市场无往不利。

而投资还有两个附加的好处,一是可以利用投资打压对手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无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二是可以堵住创业公司边缘创新带来的挑战,将他们牢牢控制在腾讯系里,利用它们赢得未来,而不是被逼到没有未来。

但如此下来,腾讯对于自身的研发和创新可能就会失去动力。毕竟,可以用钱买到的好项目,为什么要自己亲自去做并试错呢?就这样,从山寨为王到投资为先,腾讯随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腾讯正成为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收割者?

事实上,相较于对腾讯有没有梦想的话题争论不休,我们也应该适当地讨论一下,作为腾讯系公司应不应该有梦想,或者说可不可以有梦想。

这两年算是腾讯投资的一个收割季,众安保险、搜狗、阅文集团纷纷上市,美团点评、腾讯音乐、猫眼也在筹备IPO,毫无疑问,这些公司背后的腾讯将会成为最大的收割者,不仅仅是投资回报,而且这些腾讯系公司的成功也直接拉动了腾讯的股票,这也是为什么去年腾讯估值猛增的一大原因。

当然,也正是由腾讯作为支撑,这些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才有了更亮眼的资本故事可讲。比如刚刚宣布于5月11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交易的虎牙,之所以能赶上“直播第一股”,除了自身营收和用户增长之外,关键时刻腾讯的巨额投入和资本联系,显然是虎牙上市的最佳助力。

从这个角度讲,腾讯系公司不需要有梦想,只要安心做着腾讯梦就足以平稳发展。

不过长久来看,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双赢战略。一方面正如《腾讯没有梦想》质疑的那样,腾讯内在产品力和创新力退化,另一方面,腾讯大树下的安逸,是否也会导致创业公司慢慢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举个例子,阅文集团自从被纳入腾讯大文娱版图,一直都顺风顺水,可相比势力扩张、越挫越勇的美团,阅文的成功就显得不足为奇。

可能在创业者心中,既然攀上了腾讯的大树,无论怎么折腾,到最后利益都是腾讯的,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压制下,与当年山寨模仿的流氓行径相比,或许只是变相升级。

所以说,基于腾讯利益优先,这种投资并不是真正的开放,而是腾讯掌握了流量和资本后,创业公司不得不对其形成依附,腾讯自然也乐见其成,只做个背后收割人就可以。

“抱大腿”往往最终遭遇“胳膊拧不过大腿”

腾讯早前刚刚从3Q大战的惨败中反思时,曾透露,腾讯的开放不是把一块肉割出来给大家分,而是互助互利,可虽然共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前提是腾讯不愿意自己割肉、却舍得割别人的肉。

“在中国,创业公司永远绕不开各种巨头”,王晓峰离开摩拜的那个下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关于美团收购摩拜的股东大会上,他投了反对票并坚持摩拜独立运营,或许就是这一票,为王晓峰的离职埋下了伏笔,而这背后既是美团也是腾讯。

团队人员离职只是巨头资本并购下的一个小插曲,更严重者连品牌都无法保留。比如易迅,在被吞并前,易迅在自营B2C电商领域和京东齐名,素来有“南易迅北京东”之说。然而为了联合对抗阿里,尽管易迅的创始人百般不情愿,易迅仍被并进了京东,品牌彻底消失,成为巨头的棋子。

与之类似的还有微影时代,在接受了腾讯的投资之后,最终仍逃不过和猫眼电影合并的命运。在这场合并案中,微影时代成了落败的一方,并开始一轮规模庞大的裁员,腾讯自然是促成双方合并的最关键推手。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是,2017年7月当合并新闻甚嚣尘上,微信时代CEO林宁还多次亲自在微信群里辟谣,让猫眼别自作多情,但结果却十分打脸。

如茨威格所说,不知道上帝给与他的馈赠,早已在暗地里标好价格,当创始人看重并享受腾讯手握的流量和资本时,必然需要作出另外的牺牲,即使不是现在也是日后。

这些年来,整个互联网领域少有王兴、程维或张一鸣这样能冲出巨头包围的创业者出现,其它大多还是在腾讯或阿里威压下“蜷缩”,表面腾讯更为开放,但到了该“宰”的时候,相信不会有人手软。当然,小巨头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大巨头的垄断格局有了一丝裂缝?

腾讯要小心重走盛大的老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也非常适用于互联网。

因为上一家从互联网公司变成投资公司的企业,也曾经是一个如日中天的巨头,它的名字叫盛大网络。

盛大网络在依靠游戏一举成为互联网巨头之后,收购了诸多优质产品,比如起点、酷6,同时还投资了包括格瓦拉、墨迹天气等明星创业产品。甚至还一度试图强势收购新浪,最终逼迫新浪发动了“毒丸计划”才逃过一劫。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盛大当年的资本强势。而陈天桥当时的目标是让盛大网络成为“网络迪士尼”。有意思的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也有诸多外媒认为,“如果有下一个迪士尼,那一定是来自中国的腾讯”,并且这一观点迅速在国内被认同接受。

2009年是盛大的顶峰,盛大游戏登陆纳斯达克,酷6也被收入囊中,盛大甚至涉足影视行业,当年的集团年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所有人都看好它的未来,认为这个巨头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而那时的盛大和如今的腾讯何其相似?当时在一片称赞中,没有人注意到,盛大的买买买模式,并不能磨平光环下的致命缺陷:徒有资本和流量,但在创新力和产品力上却依然薄弱。

之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盛大不断收购投资、不停追逐热点概念,而过度的多元化更使盛大业务更迭频繁、杂乱无章,最终被现实打回了原型,从此一蹶不振,远离了互联网中心。

而最近几年,腾讯几乎一直在跟风微博、今日头条甚至抖音,可并没有出现过一款爆红的互联网产品,这已然说明其产品力和创新力下降得厉害。可能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腾讯现在的投资力度比当年盛大更为凶猛,盘子做的更大,几乎已经投遍了大半个互联网。

长此以往,腾讯若仅仅只想依靠流量和投资来维持现有的地位,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必然会让其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旦出现“盛大式”衰退,后果也将严重的多。

对于目前的腾讯来说,有没有梦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要让腾讯重新回归健康的发展状态。

来源|歪道道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