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金融P2P备案难:估值缩水过半,理财端被清空新金融
7个多月前,乐视金融(现改名为“乐为金融”)坚定地否认自己是P2P平台。如今,却传出正在准备P2P备案的消息。
乐为金融这是要“改口”承认自己是P2P平台的意思?在乐视危机持续蔓延之下,乐为金融又能否挺住?备案是否有戏呢?
通过备案难度不小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乐为金融正在准备P2P备案。
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询问了多位乐视内部人士,有两位表示不太清楚,而另一位陈姓人士则颇为激动地表示:“乐为金融没打算结束不干,既然还是会继续经营,那么准备P2P备案就很正常,没什么可令大家惊讶的!”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大约在7个多月前,当时还未更名的乐视金融曾坚定地否认自己是网贷平台。
那时,有不少投资者质疑,乐视金融的一些产品涉嫌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而2016年8月原银监会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的十三类活动,其中第八类禁止的行为是“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对于这一质疑,乐视金融当时是这么回复的:乐视金融不是网贷平台。乐视金融为金融产品销售和交易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撮合服务,属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部分,并没有开展直接借贷业务,不属于网络借贷的范围,与网络借贷业务监管的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彼时,这一说法也遭到了业内的强烈质疑,认为乐视金融是在变相地逃避监管。
而经过近两年监管出台的各种相关法规、细则的“洗礼”后,大家对于一家公司是否属于P2P行业的界定已比较清晰。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如今乐为金融既然准备P2P备案,那么自然对自身的定位是明确的。虽然乐为金融并不仅仅只想从事P2P业务,但是网贷业务是其中一部分,如果能够争取通过备案,自然没道理放弃。”
不过,该人士进而指出:“从当前监管对P2P备案的各项要求来看,乐为金融通过备案的难度不小。乐为金融在备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上仍旧滞后,银行资金存管、信息披露等都未上线。”
另外,上述人士还指出,虽然目前乐为金融已没有新的产品可供投资,但其存量资产存在较大问题。网贷备案延期则给更多平台带来了希望。
作价14亿以资抵债
4月2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打开乐为金融APP发现,已经找不到任何投资标的。
据了解,今年3月末,一份《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29号文)明确,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需持牌,此前开展过或还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网贷平台需限时消化完存量,否则不予备案。
在此背景下,包括乐为金融在内的众多平台第一时间下架了相关产品。只是尴尬的是,29号文出台之前,乐为金融APP上仅有3款涉及互联网资产管理的违规产品;下架之后,整个APP已然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一款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了。
不过,在上述内部人士看来,“有没有产品上架只是一时的小问题,关键在于现在乐为金融没有领军人物,没有发展战略,大家不知道何去何从。可能准备P2P备案是我们目前切实能做的主要工作,至于未来会如何,目前完全看不清楚。”
目前来看,乐为金融尽管进行了更名,连Logo也做了更换,但对于未来却没有指名方向。1月18日,乐视金融在官方网站宣布,即日起启用全新的品牌乐为金融,并更换了品牌Logo。在声明中,乐视金融(即乐为金融)称,最近半年,乐视金融饱经风雨,但依然经受住了考验,产品上线、交易操作、提现到账等环节均非常顺畅,且恪守对用户百分百兑付的承诺,客户投资收益稳定。经公司管理层认真研究,并征求各方面的调研后决定,乐视金融有必要进行适当形式的名称变更,以体现自身业务优势并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
从金交所产品、大额标的等,再到资管类产品,随着这些违规产品一一被禁,乐为金融还能做什么?
曾经,乐视金融前CEO王永利对金融生态的战略定位做出了较为完整的阐释:借助乐视大生态的优势,以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网络资管为战略主线,形成包含“网络支付、交易平台、财讯平台、财富管理、网络信贷”五大主营业务的基本架构。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大家连乐为金融未来究竟是否能继续存在都难以确定。
根据乐视网4月11日对于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截至2017年12月31日,贾跃亭及其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欠款余额为700099.54万元。针对非上市体系关联公司的债务问题,乐视已与债务方达成了三项抵债方案。其中一项便是关于乐视金融,公告称:“乐帕持有乐视金融100%股权,乐帕已与公司下属子公司新乐视智家签署了零对价的股份转让协议,股权结构上乐视金融成为了新乐视智家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已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乐视金融股权进行评估,将参考估值结果确定以资抵债金额,暂按14亿元作为估值结果。”
而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乐视网曾发布公告称,拟购买乐视投资100%股权(不包含乐视投资旗下非金融类资产及业务),股权转让价款预计不超过30亿元。
从30亿元到14亿元,乐为金融的估值已经严重缩水,而究竟将被抵给哪一债权方尚未可知。被以资抵债后,乐为金融未来将如何存续或者说能否存续都是大大的问号。
【来源:国际金融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