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换便捷”论全网践行,用户又该怎么办有态度
Facebook“泄密门”面临2万亿罚款,为何李彦宏还敢谈“隐私换便捷”?
前有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后有李彦宏谈“用户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遭吐槽。
Facebook因5000万用户隐私泄露而遭到各方批评,用户更是愤恨不已,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Delete Facebook”的运动,就连埃隆马斯克也清空了Tesla和SpaceX的Facebook页面,苹果CEO库克更是要求Facebook对隐私政策进行“像素级”完善。
3月25日美国和德国民意调查显示,Facebook多年建立的诚信体系几近崩溃,正在失去大多数民众的信任,并有可能面临2万亿美元或者更多的罚款。其股价从事件前的185.09美元跌到4月6日收盘价157.20美元,市值蒸发超过810亿美元 。
在过去一周,扎克伯克承认,被研究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不正当共享的用户数据从5000万增至8700万,其20亿用户中大多数用户数据可能都已被非法获取。有美过参议员警告,如果扎克伯格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将通过立法解散Facebook。这,简直就是让Facebook破产倒闭的节奏。
Facebook“泄密门”事件以后不久,国内就爆出了“大数据杀熟”事件,虽然影响不像Facebook事件那么恶劣,却是中国许多平台“众生相”,被割韭菜的网民受害面积更大。
然,在大数据泄露以及“杀熟”事件影响持续发酵尚未回落之际,李彦宏的观点又将其送上了舆论风口。
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针对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李彦宏表示:“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这几句话,虽然没让百度再度陷入负面舆论泥潭,却引得无数网友竞相吐槽。
吐槽的原因在于,李彦宏的回答理论上没有大毛病,却并不代表所有用户都能接受这个说法。是否所有用户都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呢?很多应用场景中,用户并非愿意牺牲隐私交换便捷,而是不知道隐私数据是怎么丢失的,或者不知道数据被调取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一
那个人隐私泄露,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先从下面几个场景谈起。
场景1:如果你为了某个打折活动、抽奖活动、或者赠送礼品,需要关注某个微信公号,并需要输入名字与手机号码,会不会输入?
场景2:如果你特别想玩的一款游戏,需要注册授权,提交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才能玩,你不会不会按照要求操作?同样,如果遇到一款特别想体验的智能硬件产品呢?
场景3:为了在QQ空间、陌陌、脉脉等社交网站与朋友更好的互动,会不会完善自己的资料?为了在所谓的真人约会或者成人交友网站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能够有权限查看更多异性的资料,会不会将资料完善到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头发颜色,甚至是交费获得更高权限?
以上案例,只是简单列了几个用户数据及隐私丢失的场景。日常生活中,大家遇到的此类场景更多,很多人为了小便宜扫描未知二维码而盗取个人信息,乃至下载了木马被黑客盗号造成财产损失。大多数人在遇到这些场景时,都自然而然的按流程操作了。整个流程中,一般没人会考虑到个人隐私泄露这个层面的问题。
还有很多用户,从未意识到这些问题,或者意识到了却并不在意。譬如快手直播现在有7亿+用户,大量用户来自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很多人每天直播自己的生活,他们似乎也不在乎隐私被泄露,并且热衷于将各种稀奇古怪平日里人们极为少见的画面曝光,以此增加浏览量。
再如火山小视频,在平台的鼓励下,很多用户都积极直播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以赚取更多火力值。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其模式都是通过奖励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也就有更多的用户泄露了他们的隐私。
而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中,如果用户不授权某个服务或者不允许APP调用某些权限,APP是无法使用的。这种情况下,用户要使用这些APP,只能给予平台授权。
二
在很多平台上,你完成注册、验证及资料完善之后,基本数据已经存储到了这些平台的数据库,你能想到的各种网站、软件、APP、游戏都是这样的。基于这些基本数据,加上你在这些平台活动时的行为数据,就能为你描绘出一个用户画像,甚至可以详细到你的某些特殊嗜好。
譬如你经常在某家电商平台浏览情趣产品并关注、收藏了某些商品,平台能够分析到你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如果你关注或者购买了VR眼镜,平台就会给你增加一个维度,喜欢虚拟现实沉浸式(成人或者)影片或者游戏。
不管用户是不是在意,只要到电商、旅游、视频、小说等各大平台转一圈,基于你的浏览、收藏、对比、关注等操作,肯定就会产生数据,平台的程序就会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你的喜好。进而“看人下菜碟”推送给你一些感兴趣的商品,让你可以选择更合适的商品,这也就属于精准营销了。
正常情况下是没问题的,这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推送,但平台的做法错在用大数据评定消费等级,越是熟人越是消费能力强的人越是不在乎价格的人,就会给予一个相对高的定价,因为这些用户就能接受这个价格。
平台所建立的“熟人加价”规则,等同于旧货市场非标产品售卖时的看人定价,实则看似明码标价的商品已经没有了价格基准以及定价规则。这在线下交易中已经属于“违法行为”,至少在我们看来这是不讲诚信的网络表现形式。
三
以上,应该就是李彦宏所谓的“中国用户愿意牺牲隐私换取便捷”说法的缘由。其实从数据应用的角度来讲,没有太大的毛病。譬如智能家居及智能硬件已经在家庭普及,用户要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必须要登陆云平台,才能实现设备的连接。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注册一个ID,至少要填写基本资料。
尤其是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用户想让家里的智能家居等设备更了解自己,必须以足够的行为数据并不间断的训练它们,才能最终优化并给出基于用户喜好的多场景解决方案。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终端经济”时代,智慧家庭的所有应用场景都将发生在每一个家庭。
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场景下的个人数据授权应用,用户是无法控制或者不能选择的,只能选择“是”,而没有不是的选项。譬如,大数据用于辅助医疗,必须是基于病人的详细信息,才能做精确的治疗,差之毫厘可能就会发生失之千里的情况。
同样,正在蓬勃发展的基因测序等技术,也是需要人们将尽量详细的信息输入其中,才能精确反应人们基因的情况。在航空、安防、企业生产等领域,没有足够的数据轻则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重则危机组织及个人性命,必须有足够的用户行为等数据才能杜绝各种安全隐患。
四
用户用数据换取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是可以讲的通的。但若旅游、出行等各中生活服务平台用这些行为数据进行百无聊赖的信息推送,乃至用于更高级的“杀熟”,就有些说不过去了,难道消费能力强的人或者用iPhone的人就应该多付钱买单吗?显然这个逻辑是讲不通的。
这个行为,对用户实则是一种不平等待遇,区别对待用户的行为自然会遭到用户抵触,才会造成“大数据杀熟”被曝光之后的全民声讨。
往日,大家可能都以为黑客入侵才会造成数据泄露,但在“大数据杀熟”事件之后,大家知道我们的数据都是曝光在平台之上,并被商家恣意滥用的。甚至有时候,会给用户带去很多困扰,这与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没有毛关系,用户们又怎能继续忍受呢?
很多时候,用户在意的其实并不是隐私泄露,而是企业没有告诉用户怎么使用,或者是一直将用户蒙在鼓里,等到一些列看似不正常但没有立法的行为事件被曝光以后,会让用户非常的气愤,才会产生一系列的举动。
个人信息的价值极大,是直接的社会财富与资源,没有个人数据,企业的很多商业模式基本无法走通。不管是公私领域,对其利用的需求迫切。企业所关注的用户信息是能够为其带来利益的千万用户“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就是用户“不愿意公开”的隐私,很多用户可能也了解这一点。
但若企业无法保护用户隐私的安全,或者以用户数据来做“杀熟”等对用户有违公允的事情,这就无法得到大部分用户的原谅了。这也就是李彦宏在抛出“隐私换便捷论”后,被网友大量吐槽的根本原因。
所以,最终的结论,还是落到数据的应用上,即厂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对于用户,每一个互联网平台至少应该给他们一个选择权,用户应该有权利选择或者授权平台个人数据的应用。
五
如果未来必须要构建数字经济社会,不管是共有数据还是私人数据,不管是企业数据还是个人数据,都要在线化,即未来的数字社会,除了真实存在的世界,还要有一个映射到物联网的数据世界。物联网的英文缩写是IOT,意为万物互联,万物同样包括人。
如果构建数字社会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即便人们对个人数据泄露以及隐私数据滥用这些行为强烈谴责,仍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大势。
不管怎么讲,问题总要解决。而解决数字社会发展与个人权利受侵矛盾的重点,很可能会是一个折中的做法。因为数字化进程不可逆,企业对于新技术重塑产业优化商业模式提效降耗的诉求不会改变,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就是这样的。
如何折中?就是让用户得到个人隐私保护权利,让用户能够在某些数据消费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让企业的数据运用过程更加透明,这样,用户能够得到权利上尊重,企业也可以合法应用用户的数据。
当然,对比Facebook数据泄露今后将面临的巨额罚款,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伤害用户”(尚未构成犯罪)的成本也是太低。这方面,亟待相关部门能够对隐私侵犯及数据泄露立法,保证惩有法可依,以此来提高企业对用户隐私以及安全的重视,以求企业调整“业务第一安全最后”的经营思维,从而倒逼企业将安全放在首位。
只有相关部门牵头建立企业经营、商业运营、用户使用的“安全第一”机制,才能彻底改变用户对于数据泄露的恐慌,才能让企业发展与数字化社会进展不如良性循环。
说到最后,其实数据泄露不可怕,用户隐私用于改善用户体验也不可怕。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应用这些数据,企业在应用数据流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强制用户二选一,是否能够保证用户隐私的安全。如果这些都做不到,早晚还会酝酿出比“大数据杀熟”还要严重的事件。
如果50%以上的用户坚决抵制用户隐私数据应用,企业损失是小,数字化社会进展速度,将至少延长一倍。希望所有平台,都更有责任一些,对得起用户,对的其社会,对得起良心。
就说这些。
(来源:蓝鲸TMT网 作者:王吉伟 )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