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脸时代,AI医美为什么红不起来?创投圈

砍柴网 / 颜璇 / 2018-04-08 20:47
人通过眼睛采集图像,通过大脑感知美丑。对于AI,我们可以为其创建出最精密的视觉系统,却难以打造一个可以媲美人类大脑的感知系统。

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到2017年,整个AI医疗行业共获得241笔国内融资。可见AI医疗已经成为资本新宠,但目前国内资本多布局于虚拟助手、医疗影像、医用机器人、智能健康管理四个领域,且应用场景多针对医院门诊、肿瘤科等病室。而医学美容则因为其介于医疗与美容两个行业之中,不可避免地被医疗行业所忽视了。

AI医美为什么没有火起来?

市场大、需求旺,AI医学美容本有一个远大前程

尽管每个行业都会说自己是朝阳产业,但多数是创业者讲给自己或投资人听的,而医学美容绑上AI却是个铁打的黄金赛道。

1.医美市场增速可观

今年三月,医美APP新氧完成了金额为2亿元的D2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十二月,新氧就曾宣布获得了4亿元D-1轮融资。新氧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融资,打破了2017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医美行业的沉寂。同类APP还有“更美”,其在周年庆期间也获得了上亿的流水。

医美类APP不断取得好成绩,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医美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德勤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了1760亿元,至2020年预计每年还将以40%的速度增长。根据中整协、新氧和美业观察联合出品的《2018年医美行业报告》,2017年中国美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2万亿。

市场的庞大代表着人们对医美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医美经历。据《2017新浪微整形年度大数据报告》显示,关注医疗美容的群体总人数已超过2678万,同比去年增加了13.57%,相比于增长缓慢的男性群体,女性群体占比则提升了17.1%。

2.医美需要AI的加持

随着医美市场的壮大,医美产品和服务的一些空缺也亟需去填补。AI医美可以在美容外科、牙科、皮肤科上助力。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清科2017医美行业研究报告》对传统医美行业恶性循环困局的分析——

在美容外科,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整形美容方面,从供给角度来看,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严重地供不应求,尤其是美容保健行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医疗美容技术人才的缺口甚大。又因为医美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医疗要高,往往还会存在医生为了经济效益而“不愿放”“非要医”的情况。从需求角度来看,渴望“变美”的客户有较强的意愿和能力去寻求优质的整形资源,甚至于为了“美丽”不计成本,据统计20%的潜在消费人群表示只要安全,价格不是问题。

如图所示,技术进步是整个医美行业健康业态的核心。当我们将AI应用于美容外科中,使AI“深度学习”大量整形数据文本,掌握问答、判断、预测、实施的能力,填补上整形行业里专业人才的空白。对于医生而言,AI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预判手术效果,医美实现“快餐化”,多数手术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而注射类微整形项目通常只需要十几分钟。对于患者而言,简单的操作就能对自身的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手术后也能免除后顾之忧,实现微创化和无创化。

在美容皮肤科方面,AI在解码个人身体信息上大有可为之地。武汉“嫦美皮肤解码机器人”投入市场后,人们能在1分钟内,完整解码出毛孔、皱纹、纹理、美白度、油脂、紫质、紫外斑、色斑等8项指标,不仅可以让用户直观阅读皮肤信息,方便护肤,还能预知针对肌肤状况的多种适用性保养方法。在身体数据管理上,AI凭借其强大的计算力将人类PK下去毋庸置疑。而医生,要做的仅仅是根据AI提供的皮肤报告甚至是医美方案来作出安排。

在美容牙科方面,AI也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北京比尔肖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CEO于东晖指出,人类牙齿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所以,AI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找到其中的规律,精准判断客户是否需要进行拔牙、补牙、根管治疗基础治疗或者是种植、正畸等复杂治疗。

问题显然比想象中多,AI医美这个风口才没有被真正“吹起来”

在我国,AI医美的需求驱动因素很多,譬如大众的消费观念进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各项新技术的发展等,如此看来,AI医美成为风口似乎是必然的趋势,但令人奇怪的是,智能家居如火如荼,智能教育不落其后,唯独智能医美不进不退,颇为尴尬。

问题显然比想象中多,AI医美只是看上去很美好,但发展的前路依旧有不少障碍需要去克服。这些障碍包括AI医美产品和服务不到位而导致的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AI在审美上的“天生缺陷”。

1.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AI医美的产品实现落地的非常少。即便有,也多偏向于美妆美发方面,与医美还是有本质差别的。这里的AI产品,大多秉持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一般为咨询式的虚拟助手,功能主要是提供相关建议。比如松下的智能化妆镜,宜家魔镜等,而即使是这些品牌扎眼的产品,也没能与更广泛的人群产生联系。

也有一些产品以皮肤测试为切入口,比如美图美妆APP,采用了美图影像实验室 MTLab的AI 测肤技术——MTskin,不过其测试的专业性和精准性依旧有待商榷。而这类AI产品,看起来还是很浅层的AI应用,甚至只是个营销噱头。

当然,不乏有产品成功进军B端,但能够深入人心的To C产品还是太少。

医美行业的AI产品进军皮肤科的占大多数,且大多数的科技重点放在客户的个人数据管理上,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皮肤智能解码仪,能够检测到关于皮肤的多元数据,再通过AI技术去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果。但纵观整个医美市场,在美容外科上,我们缺乏真正具有说服力的人工智能产品。

于是,产品的不到位导致AI医美市场缺少了核心竞争力,行业巨头不去抢滩布局,浅层的AI应用占据了大市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依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AI医美服务就会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

2.在弄懂求美者的心这件事上,AI还有许多事要做

人通过眼睛采集图像,通过大脑感知美丑。对于AI,我们可以为其创建出最精密的视觉系统,却难以打造一个可以媲美人类大脑的感知系统。不管丑陋还是美丽,于AI而言就是一堆死板的数字。本质上来说,对美的欣赏和创作是人独有的。那么,求美者把自己的“美丽”交给AI,靠谱吗?

一般而言,AI进行的深度学习多为监督学习,即由人类进行人工标识,抽取事物的特征作为机器学习的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s)就是一种深度的监督学习下的机器学习模型。

如果人们将“瓜子脸、大眼睛、高鼻梁”作为“美女”的特征供机器学习,而医美AI又缺乏真实的感知,会不会打造出一批相同的“网红脸”呢?如同我们使用的美颜相机,磨皮+变白+滤镜就等于一张“照骗”。

这样提取特征的方法似乎很眼熟。我们常见的小游戏——测一测你最像哪位明星的运行机制不正是如此吗?人们在系统中上传一张照片,系统就会进行人脸识别,提取出这张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然后迅速在图库中找到能与这些特征相匹配的明星照片。

AI对美丽的定义可能是单薄的,但求美者的心态和想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如何让AI做到“我知女人心”,为用户个性化建模,还亟待技术人员去思考。

在风口爆发起来之前,AI医美还需要更多“人文关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主动追求美丽却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智能相对论(ID:aixdlun)分析师颜璇在百度中搜索词条“整容”+“心理障碍”,出现的相关结果足有1,160,000个。

有研究报道,在主动要求整容的人群中,有大约1/3的人患有躯体变形障碍(BDD)。BD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病人往往会过分在意自己身体上的某个瑕疵,即使在旁人看来那并没有什么问题。

除了这类特殊的求美者外,还会有一些求美者在接受了美容外科手术后产生心理问题,特别常见的就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自卑感。

面对这些情形,为医美中的AI添加心理保健功能尤为必要。一方面,要让AI进行用户调研,定期回访客户,掌握市场数据,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心理建档;另一方面,要为AI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图谱,包括语义分析、人机交互等,通过聊天等方式来与客户交流,并通过语音识别和情感分析来揣测客户的情绪。AI医美有,AI心理医生亦有,但能够结合二者,在医疗美容的全程中追踪用户心理动态,提供医美诊断协助和心理辅导的项目仍处于空白。

在很多的研究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击败了人类,但在其大规模落地前,人类与AI还有很多的课要补。智能医美这个方向还有很多技术等着我们去探索,但技术的突破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科技的发展永远要以人为本。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美丽的外观, 还需要一颗美丽的心灵。

来源|智能相对论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