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侦探》口碑下滑 推理网综上卫视究竟难在哪?水煮娱
《我是大侦探》是湖南卫视的一档全新综艺节目,自3月24日起每周六晚播出。这档节目与芒果TV的网综《明星大侦探》均由同一团队进行打造,在开播之前,对比讨论之声此起彼伏。“你不爱你姐姐了,你有弟弟了”,这是两档节目的总导演何忱收到的读者来信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明星大侦探》第一季在2016年4月开播,几乎没有赞助商和大力推广,获得近9亿的点击量。此后的第二季、第三季都有所突破,分别获得20亿和近30亿的点击。更难能可贵的是,三季以来口碑逐步走高,在豆瓣上分别获得了8.9、9.0和9.2的分数,并没有让观众对相对雷同的破案模式产生厌倦。
《我是大侦探》的第一期将故事背景放到了“有间客栈”这样的武侠世界里,跟《明星大侦探》的总体流程虽然相似,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出现案件,6位嘉宾中1名侦探、5名嫌疑人,进行两轮搜证、提审等环节。
更多的区别体现在细节中。《明星大侦探》的故事核心通常都是凶杀案,案件的推理难度很高,线索复杂,有着惊悚、恐怖等脑洞大开的故事背景。《我是大侦探》的第一期,发生的是一起小孩失踪案,寻找凶手变成寻找关键人物K,推理的过程被简化和碎片化,更加强调嘉宾对角色的带入和对故事完整性的讲述。
“好的故事”,是何忱心中《我是大侦探》和《明星大侦探》的立足之本,“我一直不认为这是纯粹的推理节目。我们的看点除了推理部分以外,故事本身一定是通用的。”
这可能是核心垂直观众跟“大侦探”系列的创作者之间最大的分歧所在。早在《明星大侦探》第一季上映时,“首档明星角色扮演推理节目”就是节目打出的宣传方向,推理这一元素,也是许多核心观众热爱这一节目的亮点。
推理在内地并不是非常热门的流行文化,尤其是本格推理这样的舶来品,除了小说之外,电影、剧集等形式的作品,只有极少数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能够坚持原创的作品更是稀少。
将喜剧元素融入推理当中打开作品的市场,被不少推理创作者百试不爽,其中最近的一部,就是在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近一亿人观影创造的33亿票房,证明了大众对推理与喜剧、动作结合后能够产生多大的化学反应。“我们希望能将《我是大侦探》做成综艺版的《唐人街探案》”,这是何忱对节目的期许。
能够明显看出,“唐人街探案”系列虽然有着明显的推理元素,但其中喜剧与动作这两大卖座类型,才是吸引绝大部分普通观众买票入场的根本原因。对大众来说,片中讲到的那些推理方式和经典模式只是某些专有名词,看过也不记得,看王宝强、刘昊然和肖央三人组耍宝、大闹纽约才要紧。
如果将走进院线买票的观众跟电视观众进行对比,前者所付出的成本,不管是金钱、精力、时间还是专注度,都是远超后者的。观众通过电视观看综艺,不仅中间会被插入的广告所打断,偶然切换频道后从中间开始看的情况也十分常见。连电影也会为吸引更多观众,将推理相对弱化,电视综艺自然也需要喜剧元素,引发观众的观看欲。
“我们会把喜剧这个元素放的很大,这是综艺的核心。”何忱对喜剧的看重,其实在《明星大侦探》中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到,不管是在严肃探案和“飙车”、吐槽之间一秒切换的常驻嘉宾,还是打造出“NZND组合”等节目中频频引发笑点的设计,都让节目在严密的推理之中变得更加轻松、搞笑。
这是何忱与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到的“最优解”,也是为了综艺这一节目形式而不得不做的妥协,“推理还是有一定的门槛”。
“我们做喜剧,很多热爱推理的核心垂直用户都会提意见,说为什么要做喜剧,我们就想看推理。但他们其实在用户中比例很低,大量的用户还是处于看热闹、看明星表现的阶段。综艺的本质没有变,还是好玩,成功的综艺都是讲有趣的故事。这与用户结构的关系很大,”何忱坦言,“我常跟死忠粉们开玩笑,哪一天你们的众筹能足够我们节目折腾的了,我们保证不玩这些。”
这也是“大侦探”系列登上卫视时需要进行变化的一个方向。“我们完全不提烧脑、高能,口号是‘请开始你的推理’,希望每位观众都能参与。我们要照顾每一个阶段的观众,节奏也会慢一点”,何忱透露,团队将激发观众的好奇,作为降低观看门槛的方向,“每个人心中都一定有疑问的,对事物会好奇。我们用这样方式把小众的爱好扩大,而且只要逻辑核心经得起推敲,剧情依然可以很高能。”
在《我是大侦探》第一集中,客栈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深藏的身份,随着搜证的进行,每个人背后的真相都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在网上引起最多讨论的,则聚焦于韩雪饰演的雪无情身上的两段情愫。在节目中,韩雪与张天爱因为发现了各自真实的身世,非常带入角色的进入了“飙演技”的环节,要么哭出眼泪,要么跑客栈外蹲在地上哭。
这样入戏的场景,在过去的《明星大侦探》当中几乎极少出现。在那个节目中,人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一开始的案情分析上,当进入两轮搜证环节之后,其实大部分嘉宾都是处于“在打破第四道墙的边缘来回试探”的情况。他们就算会进入角色进行表演,一般也会引发另一名嘉宾直接吐槽,将整体氛围拉回爆笑、轻松的感觉。
《我是大侦探》的入戏,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时而角色、时而本人的表现,只有认真观看并且有着多集经验的观众,才能随着嘉宾进行无缝切换。这一模式在网络视频节目中可行,是因为“网络版不需要考虑观众看不看得懂,有的观众看不懂可以直接拖进度条,甚至暂停。电视是线性的,必须要照顾到每一个阶段的用户和门槛,节奏慢一点。除了年轻人,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能看懂。”
不过对编剧团队来说,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由于筹备时间相对较短,编剧团队需要“不睡觉”地去完成剧本的编排。不管是网络节目还是卫视播出的节目,每一期的故事都不是一两个编剧能够去独立完成的。
“故事特别像一个拼图,先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再扩充到巨大,然后把它拆成一千块、一万块,让玩家在现场把故事逐一拼出来。我们有几十位编剧,每个故事都是逐级去丰富的过程,没有人能一个人写出来,每个本子都需要磨两、三个月的时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编剧,有时候为了让角色更好玩,还要拼命抢戏。”何忱说道。
因为故事都是平行进行创作的,所以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每一季需要的故事都会逐一完成,“可能在录制之前,我们会请其他节目的工作人员来试玩,发现问题连夜就改,第二天再录。所以当有朋友问我,一个故事改多少稿时,我看了一下基本都是70到80稿。”
在修改的过程中,核心的推理作为骨架保持不变,也是最需要花精力去做的环节。“许多《推理》杂志社的老师、推理作家、法医等,都是我们节目的顾问。其他的喜剧、人设等让故事丰满的元素,都是肉”,只有调整比例,将骨与肉进行很好的结合,才能创作出符合市场期待的综艺作品。
不过,从综艺的节目形式出发,这些创作故事的人反倒并不是节目最“烧钱”的地方。何忱坦言,“人的脑子可能是最不花钱的。我们做预算的时候,算来算去导演最不值钱,置景上花了重金。我们希望从整体的视觉上,给玩家强刺激,让他们更加投入。当他穿上衣服进入场景之后,待上七八个小时,会真的相信自己是那个人的,会对角色有信念感。当然,我们也是希望《我是大侦探》在卫视上播出时能呈现电影的质感。讲述一个有电影感的故事,是我们区别于别的任何一档节目的本质区别。”
而在两年前,《明星大侦探》是没可能为一期节目“建一座楼”的。一般的搜证现场,不同的房间和家具都按照地上的白线罗列在一个影棚里,风格跟拉斯·冯·提尔所拍摄的《狗镇》异曲同工,嘉宾们偶尔“穿墙而过”也跟整体轻松的氛围不冲突。在第三季,《明星大侦探》尝试了两次在真实楼内置景,通过密道和封闭的房间,将内容拉长至两期,制造连环案、案中案。
这样的方式适合网络播出,但在电视媒体上播出,或许对普通观众太不友好。“你们看了觉得像节目像《狗镇》是很有想法的,可像我爸妈,看了就觉得,你们不就是摆了个家具城吗?这就是中国普通电视观众的感受。我们至少要考虑能被人看懂”,何忱解释。
这是《我是大侦探》第一期选择“有间客栈”这一主题的原因之一。让故事建立在画风如此浓烈的“龙门客栈”这一IP基础上,就能带给观众特别的感受。因为国内的观众从小孩到老人,都熟知中国的武侠世界。《我是大侦探》第二期的路线同样相似,为了让大众能够很快进入剧情,以《相约九八》为题,紧扣了综艺节目中常见的“怀旧经典”这一特质,“我们不能任性”。不过,这很容易让熟知“大侦探”系列的观众,跟《明星大侦探》的《请回答1998》拿来比较。
事实上,三季《明星大侦探》在故事的探索上已经走了很远,不管是《周五见》这样的双凶手设定、《NZND岁月无情》里高能的综艺表现,还是《恐怖童谣》、《又是漂亮惹的祸》这样加上恐怖色彩的案中案设定,已经将不少观众对推理和故事的品味抬的很高。这不仅建立了很高的制作门槛,让别的团队难以复制这一模式,也让刚刚诞生的《我是大侦探》面临着极为挑剔的观众。
正因如此,在《我是大侦探》第一期获得0.83的收视率、6.3%的收视份额、同时段上星频道第一的情况下,豆瓣评分却跌至5.4分。嘉宾入戏飙泪、少了官方吐槽特效、新嘉宾带来的不同风格和推理的弱化,都成为网友们打低分的理由。
《我是大侦探》的转变并没有问题,综艺节目考虑播出平台后对内容进行调整,是对电视平台和赞助商的负责,也是对核心垂直观众与普通观众群体进行权衡的一个结果。一个好消息是,《我是大侦探》在卫视播出,而《明星大侦探》第四季将于原有的档期在芒果TV跟大家见面,“我们去继续突破,换个玩法,让这些给我们网络版打高分的观众,继续支持我们。”
作者:戴天文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