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能否超越乔布斯?创投圈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在逾十万现场观众以及不计其数直播观众的瞩目下,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LC-39A 发射工位上,SpaceX的“重型猎鹰”(Falcon Heavy)首飞成功并完成了一级火箭回收。
一时间,马斯克几乎点燃了全球媒体,各类称赞蜂拥而至。但是在为之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一些问题。
重型猎鹰是现役最强,但并非历史最强
如果说历史最强火箭,应该是四十多年前的土星五号。
1967-1973年服役的美国土星五号(Saturn 5)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火箭,它的近地轨道运力高达140吨,见证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载人登月。美国历史上唯一独立发展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也是由它一次性送入太空。
第二名1987-1988年服役的苏联能源号(Energia)是苏联火箭的巅峰,它服务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近地轨道运力高达100吨,但仅使用了两次之后便宣布退役。
1981-2011年服役的美国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共计执行了135次任务,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火箭”。由于它包括主发动机在内的有效载荷(68.5吨)集中在飞机/轨道器上,实际近地轨道运力仅有27.5吨。
在1988年能源火箭退役后,人类航天发射运送能力巅峰是德尔塔4重型(Delta-4 Heavy)火箭保持的28.8吨世界纪录,而此次猎鹰重型火箭的数据是63.8吨,比其两倍还高。
再看看国内,2016年11月首飞成功的“长征5号”能把25吨重的货物运送到“近地球轨道”,其极限是运送一个5吨左右的火星探测器到火星。
而猎鹰重型的“近地球轨道”载荷为63.8吨,其抵达火星的载荷则为我们的3倍。
SpaceX回收失败记录
回收一级火箭,载人是否可靠?
Space-X火箭一级回收技术可以说是其独门绝技,自从2015年实现首次成功以来,媒体和大众早就习以为常,因为其历经了那么几十次失败。
2015 年1月10日猎鹰9号首次发射试验起,就失败了,火箭在甲板上爆炸了。
2015年2月10日, 猎鹰9号第二次实验,天公不作美,海上风浪太大,接火箭的船被迫撤回,火箭掉海里了,又失败了。
2015年4月15日,Space X 再次发射猎鹰9号,火箭虽然成功着陆在驳船上了,但着陆后横向速度过大没停稳,最后没忍住又爆炸了,失败。
2015年6月28日,猎鹰9号火箭在给国际空间站补给货物时,火箭燃料箱中的一根压杆存在问题,火箭爆炸,还顺带把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货运飞船弄得空中解体,又失败。
这种情况直到 2015 年 12 月,一级火箭笔直地、稳稳地回到了地球表面,成功实现回收。
“这个星球不配我死。”当时的马斯克说,“要死就一定死在火星上。”
之后,2017年实现了14次尝试全部成功,其中实现了4次“二手火箭”的再次发射。
本次发射成功的猎鹰重型火箭中,左右两个“捆绑”的助推器其实就是之前成功回收过的火箭一级,中间的为崭新第一级。而在这次发射中,两个助推器再次成功实现第二次回收。
至于成本,一枚崭新的猎鹰9号(Falcon 9)火箭报价在5500-6200万美元之间,远低于同类的宇宙神5(Atlas-5)和德尔塔4(Delta-4)1-4亿美元不等的报价。
据媒体报道,经过维修后的“二手火箭”再次登场时,相比新火箭,报价将打七折左右。
对于低成本发射而言,重型猎鹰的确又迈出了一步,不过对于载人而言,生命安全则要求极高的可靠性,全新制造一定比重复利用的可靠性高,而为了保证高可靠性,在回收后的维护维修上的成本可能会再次提高。
不过用全新火箭载人,二次火箭用来载货的方法也许值得考虑。
我们未来的太空之旅会是怎样?
似乎美国一直有着太空旅行的梦想,这些年好莱坞以太空为题材的电影也在不断增多。而五年前的《地心引力》以及两年前的《火星救援》似乎提供了两个很好的范本。
前者是国际空间站,后者则是火星轨道。类比到现实中的太空旅行,我们也可以将前者想象为离地球更近的亚轨道,后者想象为环月旅行。
国际公认的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界线是距地面100千米高的“卡门线”,所以理论上,飞过卡门线就算正式进入太空,我们会体验到零重力, 再到103KM的高度,我们将能够从太空看到1/3个蓝色的地球,和浩瀚(漆黑)的太空。
而Space X的龙飞船那样的则是要飞到300~400千米的国际空间站,甚至是更远的月球。
对于前者,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早在多年前就提出并致力于商业化的另一个版本的“太空旅行”,准确来说,应称之为“亚轨道飞行”。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前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乘客不需要面对超高难度的身体训练,单人船票也从真正环轨道太空飞行的千万美元等级,大幅下降到30万美元。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创办的蓝色起源也是致力于这种亚轨道,自家的火箭新谢巴德号,都曾让马斯克的Space X胆颤心惊,继率先在2015年实现成功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之后,又在2016年抢先于Space X实现了对主推进器的回收。
虽然新谢帕德只是飞到距地面100千米左右的亚轨道,但在一年的时间内5次升空、且全部回收成功的彪悍战绩,绝对不容小觑。
目前,杰夫·贝索斯也正着手进军真正的太空飞行领域,新格伦号全新一代重型火箭,要比新谢巴德号具有更强劲的推力和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将包括人在内的重型载荷送入环绕地球轨道——也即真正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试飞预计在2020年前后。
当然,30万美元的太空旅行仍注定属于极少部分人,就像英国《卫报》曾经预测的,当太空旅行的人均价格降到5万美元之时,全世界每年才能有50万人参与。
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厂商正在进入到这一领域,就像特斯拉效应,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最初是无人问津,到后来就变成雨后春笋。而随着有更多厂商的介入,飞船发射的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
除了太空旅行之外,SpaceX几个月前还宣布,他们构想一种大胆的火箭近地轨道旅行计划,载人火箭升空后,近地轨道的飞行时速将高达27000㎞/h。能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将旅客在世界各大主要的大城市之间运送。
如何评价这位科技狂魔?
史蒂夫·乔布斯应该是科技界和商界公认的传奇人物,毕竟他创造了目前整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因此,亦有很多人称马斯克为“乔布斯第二”。
一个双鱼,一个巨蟹;一个人称乔帮主,一个外号钢铁侠;一个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一个是生产新能源汽车、探索太空的超级冒险家。
当然他们两个都辍学了。不过,在事业上,马斯克的科技之路与乔布斯相比却显得更加辉煌。
10岁那年,马斯克买了第一台计算机,并自学了编程。
12岁时,马斯克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以500美元卖掉了自己编写的一款太空游戏Blastar。
24岁时,马斯克和弟弟卡姆巴用老爸的2.8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办了Zip2公司,一个帮助报纸把内容和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的平台。
28岁时,康柏收购了Zip2,年仅28岁的马斯克成了千万富豪,从这宗并购交易中拿到了2200万美元,之后便创办了PayPal的雏形——X.com,PayPal直到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在线支付提供商,不得不说国内如日中天的支付宝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PayPal。
30岁,策划了一个名叫“火星绿洲”的项目,拟把一个小型实验温室送上火星,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
31岁,成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开启太空之旅,探索星际移民。
33岁,马斯克向马丁·艾伯哈德创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汽车投资630万美元,条件是他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并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
42岁,丰富“真空管道运输”的想法,公布了超级高铁(Hyperloop)计划。
45岁,收购SolarCity公司,进一步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45岁,成立轨道交通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向地底寻找地面拥堵解决之道。
尽管马斯克目前大多数的项目都只是阶段性成功,但是他收获的鲜花和掌声已经不比当年乔布斯少了。而其背后承受的巨大压力也非常人所能想象的,钢铁侠也有脆弱的时候。
08年金融危机爆发,马斯克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他人生的低谷。火箭连续三次发射失败,数千万美元的投入就这样随着爆炸的火球付之一炬,更严峻的是因为投入成本过高,Tesla也曾濒临破产。曾经报道称马斯克有过一段时间天天做噩梦,夜里醒来趴在老婆身上哭。
不过最终,幸运女神还是光顾了他。
当然,看到马斯克演绎的传奇太空梦,或许对于不少国人来说可能也会有所焦虑:中国的“马斯克们”又在哪里?也许没有,但至少不会是那位也曾PPT造产品的贾跃亭。
之前,《纽约时报》将马斯克称为“世界上最成功、最重要的企业家”:他可能是唯一创办至少4家价值超过10亿美元公司的人——ebay、特斯拉、Space X以及SolarCity。而马斯克则更愿意将自己描述为工程师、发明家,或者他自称的“技术专家”。
当然,除了技术之外,马斯克还拥有着似乎难以匹敌的颜值与浪漫。
火箭搭载的红色的Roadster跑车内,大卫·鲍伊的摇滚歌曲《Space Oddity》无限循环,“Made on Earth by Humans”的字样被深深地刻在一块电路板。
来源|微信公众号:搜狐科技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