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票房双赢 股价融资双输 2018资本能否回归传媒影视板块水煮娱

砍柴网 / 每经影视 / 2018-01-31 14:31
眼望繁星,脚踏实地。

每经影视记者 牟璇 / 每经编辑 文多 温梦华

2018年与2017年之交,这一板块久违得活跃了一把——传媒影视。上海电影(601595,SH))、光线传媒(300251,SZ),突然轮番涨停,华谊兄弟(300027,SZ)、华录百纳(300291,SZ)、新文化(300336,SZ)等这些许久不见表现的公司股价也开始有明显起色。

过去一年,整个传媒影视板块好像都笼罩在一层晦暗的迷雾中,资金鲜少关注、投资者冷眼旁观,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整个传媒影视板块的“死气沉沉”。我们试着对2017年整个传媒影视板块做盘点时发现,从行业上看,过去一年的成绩有目共睹,也颇有亮点,但从市场表现来看,传媒影视板块却像一潭静水,微有波澜。

耀眼的行业表现像是浮在海面上的火山,水面下则是冰凉的行业资本之困。而此次跨年之际,传媒影视板块小有活跃,究竟是短期表现,还是长线明灯,资本与影视渐行渐远的状况又有多大希望能在2018年改变?

2017影视业盘点

口碑票房双赢 创作开始回归市场趋于理性

2017年对于整个传媒影视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电影方面,2017年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了13.45%。从单片来看,还诞生了《战狼2》这部打破无数国产片纪录的超级卖座大片,这是国内电影市场在经历了2016年的蛰伏后的再度崛起。

▲2017年影片票房排行榜top10(图/猫眼专业版)

1、【高分电影最多的一年

质量方面,2017年的影片质量也受到大众认可,是近些年高分电影最多的一年,也是电影人走心创作的一年。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豆瓣高分国产院线电影就达到了25部,较2016年整整多出了10部,堪称历史最佳。奇幻、穿越、大IP、大制作等不再盲目卖座,反而是《二十二》《相爱相亲》《重返·狼群》《芳华》等各类型的作品饱受观众好评。

▲2017年华语电影豆瓣评分top10(图/豆瓣2017年度电影榜单)

这一年,电影人开始回归创作坚持本心、观众也越来越理性,电影市场也更加成熟。

从影视剧方面,多部所谓大女主、大IP流量片也已令人视觉疲劳,表现不及预期,反之优质诚意的黑马层出不穷,《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等制作优良的作品引发全民话题;与此同时,2017年也是网剧大崛起的一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一批网剧,也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一部《人民的名义》掀起了全民观看热潮(图/豆瓣)

这一年,迷信IP、小鲜肉的时代过去,影视剧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

2、【资本市场乏善可陈的一年

无论是电影作品还是影视剧,在过去的一年都可说焕然一新。

但是,在整个行业再创新高的好成绩下,资本市场却似乎将传媒影视板块“遗忘”了: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整个板块全年跌幅20.35%,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排名倒数第二位,同期也跑输了沪深300、中小板综和创业板综。

从个股来看,2017年相较于海康威视(002415,SZ)、恒瑞医药(600276,SH)等在新经济下迭创新高的个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唐德影视(300426,SZ)等一众传媒影视股却彻底失去了曾经的星光熠熠;

两家2016年上市的国企影视股上海电影、中国电影(600977,SH)也在2017年呈现下滑态势,没有享受到登陆资本市场所带来的红利。并且,即使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战狼2》发行方北京文化(000802,SZ)的股价,在短暂上涨后也回到了原点。

2013年~2015年的传媒牛市伴随着最大的动力是加速并购与一批优质新公司的输入。而2017年在政策面趋紧的情况下,影视并购重组难上加难,尽管去年IPO审核一度放松,但全年仅两家院线股通过IPO登陆了资本市场,整体缺乏新鲜血液,难以让人眼前一亮。

而如当年黄晓明、范冰冰等明星资本化引发话题度的现象也大大减少,唯一轰动市场的“小燕子”赵薇夫妇拟实控万家文化(现改名祥源文化)事件,最终以股价暴跌、赵薇夫妇市场禁入告终,这一事件或也让各类资金心生顾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使行业层面表现突出,即使有不少优质传媒影视股业绩稳定增长,也难以引起资本关注,整个板块进入死水微澜的局面。

2017影视再融资生态

近十家公司抛定增预案 仅一家通过

融资难,难于上青天,在过去的2017年里,整个影视板块的再融资生态都相当不乐观。

据统计,仅有慈文传媒(002343,SZ)、奥飞娱乐(002292,SZ)两家传媒影视类上市公司定增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且整个过程耗时漫长,方案均经过多次修改才艰难过审。

同时,2017年有近十家影视类公司欲再融资且推出了定增预案,但截至目前,仅中文在线的定增于今年1月5日获得发审委通过,其余的要么已经停止实施,要么还在路上且进展也较为缓慢,整体来看,2017年影视再融资进入寒冬。

1、【影视公司定增再融资步履缓慢

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自Wind资讯统计发现,2017年共有近10家影视类上市公司公布定增预案,包括时代出版(600551,SH)、长城影视(002071,SZ)、天舟文化(300148,SZ)、当代东方(000673,SZ)、中文在线(300364,SH)、江苏有线(600959,SH))、当代明诚(600136,SH)和文投控股(600715,SH),这些公司中,已经有两家宣布停止实施了。

其中,2017年2月就发布定增预案的时代出版,受到了上交所两次问询,且于9月30日宣布终止此次重组。

天舟文化则在2017年7月发布定增预案,但随后的12月1日,天舟文化宣布,因证券市场环境等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公司与交易对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止此次方案。

除了这两家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宣告失败外,当代东方、江苏有线、文投控股的方案进度都还停留在董事会预案阶段,而长城影视2017年4月就公布定增预案。但直至12月5日才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如今仍然未拿到证监会批文,长城影视的此次方案中,除了收购外还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4亿元。

唯一的幸运儿则是中文在线,中文在线于2017年8月发布拟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在2018年1月4日晚,公司披露此次收购获得证监会发审委通过,不过,中文在线并未进行配套融资。

另一方面,整个2017年之中,定增成功的只有慈文传媒和奥飞娱乐两家影视上市公司,并且这两家公司的融资过程都是一波三折。

慈文传媒的定增长达一年半之久,且价格和募资金额也是多次调整。最终在2017年5月23日,证监会发审会通过了此次定增。

而看似幸运儿的奥飞娱乐,融资过程也经过了反复折腾。募资总额下调至23.51亿元,仅为最初方案的52%。直至2017年7月,经过14个月的长跑,奥飞娱乐终于拿到核准批文。

2、【大监管环境下,不是一般缺钱

2017年,战战兢兢的影视再融资,与两三年前实在是天差地别。

2015年8月,阿里创投、平安资管、腾讯计算机及中信建投四家机构以每股增发价24.73元认购了华谊兄弟1.45亿股,华谊兄弟募集资金近36亿元,同时,光线传媒也通过定增募集了约25亿元资金。而到2016年下半年、2017年,影视再融资却被全面收紧,使得资金面紧张的影视公司圈钱也难上加难。

而这一现象背后,与“再融资新规”不无关系。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主要内容包括:

定增发行的股票数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本次募资距离前次募资完成的时间不得少于18个月等。

“再融资新规”的发布让2017年整个再融资规模都明显缩水,也影响了前些年疯狂融资的影视行业。“再融资新规”后不久,证监会还宣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重要修订内容包括,取消重组上市的配套融资;延长相关利益方的限售时间: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与新进入控股股东的股份都要求锁定36个月,其他新进入股东的锁定期从目前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

▲监管层对影视行业审查力度的加大,被看作是融资回归理性的原因之一(网络截图)

相关人士认为,影视行业存在财务核查难度高、估值泡沫高、明星概念炒作等现象,使得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的审查力度加大。

文化科技领域资深投资人曹海涛在慈文传媒定增通过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现在,整个大环境的募资都很严格,2017年,影视行业更不是一般的缺钱,至少有20%的影视公司要“歇菜”,或者停滞不前,或者黄了、破产了。谁现在有钱,谁就能往前冲,就能够改变结局。

面对捉襟见肘的现金流,不少影视公司只好转向发债来缓解资金压力,据了解,包括光线传媒、慈文传媒、唐德影视等均于2017年宣布了发债计划。

2018年·期盼

这样的局面,能否有所改变

记得2016年,当我们奔波在国内几大重要电影节论坛现场时,嘉宾热议的话题里,总有一道是关于“资本与影视的相爱与相杀”。但2017年,正当我们以为这两方仍处于热恋时,孰知他们已渐行渐远。

我们不禁想问,这样的局面,在2018年是否能够有所改变?

1月中旬,传媒影视板块有所起色,似乎给了我们一些信心。上海电影、光线传媒接连涨停,伴随着中南文化、华谊兄弟、中国电影等也有不俗表现,在去年年底直至今年年初,《芳华》《前任3》《无问西东》等影片接连火爆。贺岁档影片也已经进入预售,《捉妖记2》《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等贺岁档电影背后都有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为传媒影视板块吸引了不少眼球。

▲截至目前,大年初一当天上映影片的多达9部(图/猫眼专业版)

不过,另一方面,要想整体资本对传媒影视股重新点燃久违的热情,跟公司自身表现、特别是持续性表现有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从传媒影视行业上市公司的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来看,预喜的占据多数,其中中南文化(002445,SZ)的预计归属净利润最高甚至可能翻番。

不过,要想传媒影视板块真正获得资本长线投入,从而诞生白马超级牛股显然并不是件易事,大众对于传媒影视固有的业绩不确定性是最大困惑。但国际上,有一“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华特迪士尼,这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公司,最终凭借着持续不断输出好的作品、多元化的发展,再加上与漫威、皮克斯等强强联手的并购,成为好莱坞六大巨头。而去年又将21世纪福克斯收入麾下,新的迪士尼将占据42%以上的美国电影市场。伴随着公司壮大,公司股价跌创新高,如今市值达到了1690亿美元。

眼望繁星,脚踏实地,中国影视产业要真正发展起来,离不开优质的公司和优质的电影人,而资本市场的远离也给予警醒和提示。2018年,还有开心麻花、新丽传媒等优质企业排队等待IPO,有望为整个市场带来锐度和新的关注度,而身处市场中的传媒影视板块的上市公司,也需要更坚定地发展与进步。

来源:每经影视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