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扫码取款,离“无现金社会”只差“公共交通”金融
移动扫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支付宝和微信利用广大的客户群迅速抢占市场,线下支付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四大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开始大力开展"聚合支付"业务,如"扫码取款"或者"刷脸取款"等支付创新方式。
说到银行的支付创新,其实质就是从实体卡到无卡支付的一个过程,说到底,以后用户取钱就不需要银行卡了。无论是农业银行的"刷脸取款"还是招商银行的"扫码取款"等都是为了省去银行卡而形成的一种创新。
以下为近年来各大银行的支付创新:
2017年9月,中国银行在ATM上推出扫码取款的业务,前几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均推出ATM扫码取款业务。
2016年5月,工商银行推出ATM扫码取款业务,用户只需要打开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中的"扫一扫"功能,扫描ATM机上显示的二维码就可以提取现金。 2016年1月,建设银行推出"扫码取款",用户需要与"云闪付"功能签约,将银行卡和云闪付客户端绑定之后才可以使用。
2016年8月,招商银行推出"扫码取款"功能,用户只需要下载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任何手机都可以扫码取款。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各个银行推出的扫码取款功能均需要开通银行的手机银行,然后下载相应银行的手机APP,才能完成取款。而且这种取款方式都有一定的取款上限,约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
但如今不同的是,2017年9月,贵州农业银行新推出的"刷脸取款"业务,用户连手机都不需要,更不需要下载相关银行的手机APP。
事实上,早在2015年9月,招商银行就已经试点首推"刷脸取款"。2016年,招商银行已经在全国106个城市近千台ATM机上实现了"刷脸取款”功能。
除了银行取款这一场景外,越来越多的场景开始实施创新支付方式,不再需要身份证、银行卡等实体的身份认证工具。
2017年9月,民生银行与银联合作在深圳机场试点无感停车缴费,车主坐在车里什么都不需要做,即可完成付费。同年6月,支付宝已经在上海虹桥停车场开启"车牌识别支付",即"空付"。
另外更多的支付场景被纳入刷脸支付的范围。8月23日,百度宣布与首都国际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机场,以后刷脸就能登机。
9月1日,支付宝宣布商用刷脸支付;9月5日,杭州大量宾馆不用身份证,刷脸也可入住;9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9月7日,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刷脸就可以拿走货物;9月9日,北京所有公租房将推行"人脸识别"门禁;9月11日,北师大宣布学生宿舍全面启用"刷脸开门"等等。
这背后是各种大数据搭配识别身份进而允许支付、允许金融交易发生的野心。
从银行卡的扫码取款到刷脸取款再到无卡支付,离微信和支付宝提出的"无现金社会"又近了一步,不得不说移动支付对于公众的影响颇深。
当然,"无现金社会"还需要打通的一个场景就是公共交通。在此之前,从小摊小贩到大型商场等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而地铁、公交车等支付场景还需要用户用现金购买,但近期各大互联网机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2017年9月13日,合肥166路、11路公交车可以通过微信扫码乘车。合肥市民可持智能手机,通过"二维码"扫码方式乘坐这两条线路的公交车,尝试体验手机"扫码"在公共交通场景上的应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亲自到合肥体验扫码乘车,足以看出马化腾对公共交通这一场景的重视。支付宝还在杭州、武汉、南京等十余个城市开通了扫码乘车服务。
就在11月6日,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用再购买纸质车票,扫码支付就能乘坐磁悬浮列车,今后也能乘地铁。”——最近不少上海市民都被这条消息吸引住,感叹着移动支付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其实,不仅是上海,现在移动支付已经深入渗透进国内许多城市的交通出行领域。
目前,北京地铁已经开始启用NFC支付和二维码购票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其他的很多城市也在陆续推出移动支付出行。
交通领域的移动支付应用可谓是群雄逐鹿的场面,公交地铁公司、交通一卡通公司、微信、支付宝、银联争相抢夺地盘。在交通领域,银联推行的云闪付NFC支付产品由于拥有技术优势,此前广州地铁已经上线了Apple Pay。
公共交通是一个比较大的缺口,城市中的人们每天都要拿着一张公交卡,身上还要准备一些现金,以便公交卡内余额不足,而地铁站和公交站都不支持在线充值以及购票,这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但如果打通了这一块,人们就不需要到银行提取现金了,从这个层面上看,也许银行取款都是不被需要的。
无现金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来源:零壹财经】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