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如果还没做高管,你该怎么办?专栏
文 | 杨君君
最近从水木社区流传出来一个关于华为退休的帖子引发热议,“华为为了保持公司年轻化,退休政策微调,从45岁可以退休,变为45岁必须退休,想继续工作,需要人力资源重新审批”,预计此计划从明年开始执行。
这条消息的杀伤力,绝不仅仅是对于华为员工的残酷或者福利,因为对于全员持股的华为来说,即使员工真的到了45岁被勒令退休,其实后续仍然可以持股并分红。而其关键在于,对那些非华为的员工来说,如果到了45岁,没有股票、没有分红的时候,该怎么办?
实际上,抛开华为45岁退休政策不谈,网上就一直有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到了40岁还没有做高管该怎么办”,尤其是随着80后逐渐迈入40岁,这个问题就越发现实和紧迫。
大家之所以会担忧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40岁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最艰难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负担前所未有的加重。这个时候如果工作出现了问题,一定会是“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这个时间段的人,除非是财务自由,大多时候还是要追求稳定;
第二,如果40岁还是一个普通员工,在现在社会的工作状态下,很难拥有太大的优势。一方面是现在如此之大的工作强度,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加班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体力,加班、熬夜、通宵……当到了40岁之后,能否还能像年轻人那样拼命这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虽然作为40岁的老员工,在工作经验方面会有优势,但这种经验会日渐贬值,年轻人会快速学到老员工的那些经验,而老员工在学习能力上会下降——这个是生理决定,同时身为员工很容易接触到天花板,这个时候,请问企业是否还需要这样的老员工?
第三,这是一个未经历的时代。在前几十年,人们大多活在体制之下,一个地方做到退休然后领工资;再往后一点,由于市场经济的红利,有大量的机会给那个时代的人安放;现在由于市场经济逐渐稳定,没有那么多机会,这些40岁的人该何处安放,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命题。
记得有一个在“爸妈圈”流传特别多的心灵鸡汤,大概是说“40岁以前如果不做这些事,注定打一辈子工”,而现在,更残酷的问题是,如果到了40岁,你很可能要面临的是无工可打的局面。
显然各大公司也在有意的保持“团队年轻化”,2012年曾有数据指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9岁,2011年百度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2014年腾讯的微信团队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2012年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为27岁。
而在美国,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根据数据显示美国两大高科技公司Facebook和谷歌的员工平均年龄分别为28岁和30岁。在硅谷, 35岁以上就被视为老人,有一份数据调查显示,美国风投更看重35岁以下的创业者,这类年龄的创业者获得的风投金额接近35岁以上创业者的两倍。就连扎克伯格也说“年轻人更聪明”而谷歌公司称那些超过40岁的员工为“Greyglers(大龄员工)”。
相关问题在知乎上的讨论也是热度不减,类似于“因为眼睁睁的看着同事被解雇而无能为力”、“人到中年失去饭碗是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一个稳定工作来支撑”、“虽然不至于饿不死,但是真的很恐惧,恐惧会不会哪一天重蹈我同事的覆辙”的话比比皆是。
人到中年再就业显然是跟已婚未育妇女再就业一样,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40岁意味着失业,这之前只是在外企经常发生的事情,但现在在国内也逐渐成为了不可逃脱的“魔咒”。
为了对抗40岁危机,很多在公司没有上升机会的人会选择在30岁创业或者跳槽,希望能够以此来给自己的未来谋取一个好的出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创业都会成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谋取到好的职位。要知道,能力和职位不匹配,不仅仅是指你的能力不能胜任你的职位,而能力高出你的职位,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并不算什么好事。
很多时候,人们会将一些社会问题依赖于社会的自净功能,认为“何必杞人忧天,到了那个时候自然会有解决办法”,但是谁又知道,作为人到中年的你,又怎么不是被社会净化掉的一批?
今年7月,inter宣布全球裁员1.2万人,其中40岁以上的老员工是其裁员的主要目标,这种趋势是否会发生在国内公司身上,恐怕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我是中年人”的背后蕴涵着多少辛酸,多少风雨,多少沧桑,多少感慨以及多少无奈。无论之前我们活在怎样的境遇,终有一天,每一个人都会走向这里,这是一个不远不近,但现实的问题。面对即将的人到中年,你们准备好了么?
更多内容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yangjunjun420”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