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罗永浩:“无知、原罪、失败”的另一面态度
似乎很多人都在等待老罗亲口宣布失败的那一刻。
毕竟从2012年4月8日老罗正式宣布做手机起,无数质疑声便随之而起并愈演愈烈,“老罗注定失败”似乎只是一个时间的结果。
而T1、T2的市场表现不佳更是印证了这种观点。期间暴露出的诸如设计、品控、研发、代工等问题,也让一贯骄傲的老罗多次被“打脸”,不得不多次公开道歉。
进入2016年的锤子更是进入多事之秋,“团队分裂“、”被收购”、“股权质押“等各种真假参半的消息层出不穷。看笑话的人似乎越来越多,甚至在知乎社区出现“老罗钉在科技耻辱柱上是耻辱柱的耻辱“的论调。
而一贯好斗的老罗却出乎意料的隐忍不发。
因为,无论是锤子内部还是外界,都明白一个事实:T3将是锤子最后的机会。
是非成败在T3之后会给出一个结果,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这是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罗永浩必须所承受的。
罗永浩的“无知“
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老罗,也没用过锤子手机,但不妨碍一有风吹草动就急于把老罗拉出来批判一番,用迎合所谓“主流”的姿态,获得关注和流量,赢得掌声。
正如老罗曾经不了解手机行业一样,几乎把同行攻击了遍,迎合自己的拥趸,赢得“天生骄傲”的姿态和阵阵掌声,最后一次次打自己的脸。
2014年12月6日,老罗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完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最后一场演讲后,很少再发出自己声音,而将锤子团队推到前台,试图淡化自己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锤子产品总监刘炯说过的一句话:黑的一般黑老罗,捧的一般捧手机。
然而“舆论”并没有放过老罗。老罗说自己一直想不通一件事:没做手机之前,媒体上关于我的新闻,99%的都是正面,而做手机后,怎么都是各种负面新闻。
于是认为“企业耍流氓才需要媒体公关”的老罗打了自己的脸,成立了公关团队四处和媒体搞关系,结果是老罗自嘲的一句话:很多媒体人认为除了老罗外,锤子这个团队都是好人。
事实上,老罗的疑惑掺杂了太多自我的主观情绪在里面,不是媒体和他有仇,而是媒体需要消费他。
心理学上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现象叫“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即“人会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而反映到媒体上,即负面消息永远多于正面消息。
以锤子手机为例,负面消息带来的传播度和流量远远超过正面消息。即使媒体一半用来报道正面,一半用来报道负面,然而留给受众的印象依然是负面报道居多,因为受众更容易被负面信息吸引并主动传播。
从社会心理学来说,当人们发现负面消息时,通过自己的宣扬,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态度,以此彰显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社会赞许,自我价值就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肯定。
所以现实是,锤子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而反映到互联网上,就是锤子手机特别糟。
我们没必要再讨论这些年老罗犯下哪些错,事实上,老罗把创业者应该犯下的错误都犯了一遍,甚至因为过于骄傲,把不应该犯的也犯不了不少。
如果老罗创业失败,自己的经历完全可以当一本参考教材给后人使用,尤其是“以我为中心”的理想主义青年。
比如在处理媒体这件事情上,老罗以为自己和各媒体大佬关系不错,便不把媒体关系当回事。然而老罗却忘记自己角色的转变,从而导致规则的转变,于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受到惩罚。
以前的老罗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无论“老罗语录”、还是后来的“砸冰箱”、与方舟子斗嘴,都是以“挑战者”的形象出现,挑战传统言论、挑战西门子等,采访他的多为一些和他价值观趋同的媒体或个人,并很少涉及到商业利益,自然和气一团。
而当他进入手机这个陌生领域,首先会涉及到激烈的商业竞争,其次面临的是围绕着“商业”而存活的媒体或网站。这些媒体或网站结成了各种“行业潜规则”,牵扯到各种利益,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而老罗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却对比嗤之以鼻。
没有意识到危险的老罗不仅把同行得罪个遍,并忽视“潜规则”的存在,得罪了不少媒体,终于在T1出现品控问题后,舆论一面倒影响至今。“公众人物”让老罗和锤子手机获得足够的曝光度,却在问题出现后,因举措失当导致问题被“无限”放大化。
可以说,多数骄傲的人,往往死于自己的“无知”。
作为一个手机用户的老罗可以随意批评任何一家手机厂商,因为他对整个行业的运行规则不了解。但当他真正踏入这个行业时,才发现原来一切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从产品设计到最后量产上市,中间经历的曲折和委屈足以让人崩溃。
海瑞好做,张居正难。这世上多为沽名钓誉之徒,而少忍辱负重实干之人。在手机这个行业,我虽不喜欢小米手机,却一直佩服雷军,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依然脚踏实地的做一个改变行业的事,无论失败成功都值得尊重。
老罗后来也多次为自己过去狂妄、轻率的言论向雷军道歉,承认曾经的傲慢和无知。
罗永浩的“原罪”
也许从一开始,大家都没有认为老罗是认真的。尽管老罗一直标榜自己“我不是为了输赢,就是认真“。
老罗在回答《过去的五年(2011~2015)你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人生节点?对现在有哪些影响?》时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
“他们从很好的互联网公司或芯片公司来到锤子科技,并且几乎没有人看好锤子科技的发展。但当时我像傻x一样得意洋洋,对此一无所知。
后来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些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经常在群里交流负面情绪,我说你们他妈的这么不看好公司的前途,当初为什么要来?
他们说上学的时候听了你的录音,心里当你是启蒙老师,现在看你犯傻要做一件找死的事,就觉得那就浪费个一年左右的时间帮你了结这个心愿吧。“
连老罗的拥趸都认为老罗当时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何况外界。在外界看来,老罗没有像雷军一样可以吹嘘的资历,除了“单口相声”外。
在创办锤子手机之前,罗永浩使用时间最长的身份是“英语老师”,而最被人所关注的则是“老罗语录”,以犀利幽默的语言流行网络,成为和“芙蓉姐姐”齐名的网络红人。
至今为止,“网络红人”都不像是一个褒义词。这样一个人去做手机,左脸写着三个字:“不靠谱”,右脸写着两个字:“骗钱”。
事实上,公众质疑是合理的。
在前几年所谓跨界做手机的明星或网络红人一抓一大把。网红有芙蓉姐姐推出的所谓“女神”手机,明星有韩庚、崔健、周杰伦等推出的定制手机,而同当过英语老师的李阳也推出所谓的“疯狂英语”手机……
牛鬼蛇神、泥沙俱下。这些定制手机,无非是厂商和网红、明星互相合作,一方借助对方的名气宣传,另一方把自己的影响力变现。而抱着这种心态做出的产品可想而知。
所以当老罗宣布做手机后,多数人的判断是,老罗要做“粉丝手机骗钱了“。
基于这种判断以及公众对各种定制机“坑粉“的认知,没有人看好老罗是正常的,更何况老罗一副狂妄的样子,宣称”苹果要完蛋了“、”一群笨蛋等着我去虐呢“……
老罗一直说自己是“营销天才”,但是在锤子科技前期,老罗无疑在营销上谈不上失败,但是算不上成功。“狂妄“也许不是老罗的本色,只是营销的手段,然而”剑走偏锋营销“永远是一把双刃剑,杀敌八百,自伤一千。
我在最初的判断同样是“老罗注定失败“。在一个谦虚为美德的国度,这样一个狂妄的人除了拥趸外,很难再获得他人的好感。
这种言论之下,导致的后果无非是,锤子虽然有了知名度,但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同,反而出现拥趸和“锤黑”两极分化的场景,一方极力追捧,一方极力抹黑。而公众更倾向的则是负面消息。
当T1上市后,我在是否要购买T1的过程中,一度因为老罗的因素而放弃。不过当我看到真机的那一刻,我第一反应是,去他的老罗,这手机我要了。
使用T1一个月后,我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认为T1是一部在国产手机中足够优秀的手机。可以说T1有一系列问题,但无法再判定“老罗骗粉丝钱”。在2015年时,T1和AppleWatch并列获得 iF 国际设计奖金奖。
一个“狂妄“甚至”无知“的老罗,是否代表一定做不好一部手机?
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只是想借此谈一下国产手机的用心程度。举个例子,把大部分国产手机的品牌挡住,你还会知道是哪家吗?
如同“网红脸”一般,大部分国产手机从外观来讲,几乎都是照抄iPhone6的三段式设计和配色。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出于商业最大利润化的考虑。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往往会带来制造的难度和成本的提升,从而降低利润,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甚至曾经引领创新的苹果,为了市值和利润也越来越趋于保守,很难再带给用户惊喜。然而一个叫锤子的小厂商,并没有纯粹妥协市场,曾用T1独特的设计,带给用户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正如魅族曾经创新的小圆点带来的息屏美,mBack键带来操作的快感,足以让人惊讶一般。其实国产手机并不是只会一味的抄袭,一味的撕逼。
如同我们骂中国电影越来越烂一样,作为观众也要负责任。是否我们能对这些还有勇气创新的国产厂商多点宽容。
批评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而不是一味的指手画脚。对于优秀的设计和体验,不应该吝啬我们的赞美。
罗永浩的“失败“
老罗曾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最后一场演讲中,回应过有关“失败“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是:
“如果我们成功,很大程度上,这是正派、体面、原则性和理想主义的成功:因为价值观方面的原因,我们得到了太多不合一般商业逻辑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我们失败,可以肯定,这是商业能力上的不成熟,跟我们没有采取流氓手段获益没有丝毫关系,更谈不上理想主义和情怀的失败”。
老罗承认了一点,如果锤子失败,一定是因为商业能力的不成熟,而非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失败。
很多人嘲笑老罗用“情怀“忽悠自己的粉丝,面对创业前期惨痛的教训,老罗想明白一件事,”理想主义的情怀“只能是产品的理念,而能否被市场认可,则必须遵守“商业”这个基本法。
于是,老罗有意识的把自己融入到锤子这个团队中,以一个“符合大众期望”的企业家姿态出现。即这个团队的产品不再是老罗,而是手机。
没有人只是因为乔布斯才去买苹果手机。并且老罗也不是乔布斯,他的资历不足以颠覆整个行业。对于一个品牌来讲,这个品牌创始人的某种特性会吸引到我,但这并不是我决定购买这件产品的最终因素。
虽然,老罗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人。一方面,他的很多想法超出了常规,甚至说不符合商业逻辑,但带给用户一定的惊喜。另一方面,可以说锤子手机有很多设计,带来良品率低、无法正常供货等问题,让我们有理由嘲笑老罗的“无知“。
或许在我们眼中,评判一个创业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成败。如果没有苹果商业上的成功,乔布斯的自私和偏执也许无法被人原谅。
然而,即使现在的老罗已经学会了妥协,管住了自己手和嘴,努力做一个符合公众期望的CEO,但是为什么锤子依然饱受争议,还是有很多人等着看老罗的笑话?
我想,除了嘴硬堪比老罗之外,可能因为老罗是第一个把“理想主义”和“商业”牢牢绑定在一起的人。就好比把火和冰强行绑在一起。
在公众的印象中,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似乎应该远离商业。马克思说过一句话,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与肮脏的东西。
一个商人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利益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否则的话他为什么不去做一个艺术家,或者默默无闻的献身科研,而要选择创业?
无论把创业说的多么美好,也掩盖不了创业是一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行为,改变世界是其次。
老罗一直强调说,自己做的不是“粉丝手机”,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来获得事业的发展”。后面的我保留意见,前面的一点我认同,我一直把罗永浩的支持者称为“拥趸”。因为粉丝往往带有盲目的崇拜,而价值观则需要认同。
喜欢老罗的人,往往是出于认同老罗所表达的价值观。比如看老罗的演讲,基本围绕着理想、善良、骄傲、体面之类很“正面”的东西,你无法去反驳他,因为他说的对。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老罗的所言所行有些过于理想化,现实中可能无法做到。尤其涉及商业方面,这种冲突体现在老罗身上,从而给人一种分裂感。
一个老师和一个商人说同样的话感觉是不一样的,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告诉大家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体面,大家自然就会接受。而这种话从一个“商人”嘴里说出来,则有些怪异。
老罗似乎陷入一种追求“完人”的境界,一方面希望获得商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则想成为道德上的榜样和楷模。
从没有一个企业或着商人,会把“理想主义”挂在嘴边,即使备受尊崇的谷歌尺度也仅仅是“不做恶”,苹果也从来只在广告中展现一种生活态度,乔布斯私德的缺陷更是人尽皆知。
处在不同的语境,我们对每个事物的要求和评判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哲学家可以赚大钱,也不能要求一个企业家成为“圣人”,这往往会给人的认知造成一种混乱。
当然不是说,老罗就不应该这样做。但是对于老罗曾经的部分拥护者而言,就会产生矛盾心理。这种感觉如同,“你劝我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最后你自己却成为那种人”。
当我以商人的标准要求你的时候吧,你开始和我谈理想。当我想和你谈理想的时候,发现你其实是一个商人。
从这一方面来讲,老罗确实是失败的,对自己的“拥趸”洗脑不彻底,很可能一不留神“粉”转“黑”,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理想主义”、“情怀”只能成为老罗个人的一部分,而并不是“锤子”这个品牌所需要的。
任何一个商业品牌请尽量远离涉及到“道德”的评价体系,或者说,尽量保持品牌的“中性”。这个产品可以是宣扬高端的生活,虽然它不一定代表“理想”,也不一定鼓吹“善良”。
砍柴网作者:张珞阳
更多内容可以关注公众号: zhangluoyang01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