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横行的APP市场:如何才能击中用户High点?专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WindowsPhoneStore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5万款,GooglePlay的应用数量已接近80万,苹果IOS应用数量为85万多款,当然,这一数字也在加速攀升,不过,在数百万个应用软件中,绝大多数成为“僵尸应用”。
那些被闲置在应用商店的APP,就像出嫁后被丢在家里不管不顾的丑媳妇,如果新郎官娶的是一个美娇娘,正常男性多半不可能熟视无睹将其当做了空气。泡沫化、鸡肋化已成为当前APP市场的一个主流趋势。优胜劣汰如此激烈化的互联网领域,人们在唏嘘之余,不仅感喟:“长尾下云集的APP只能沦为炮灰吗?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击中用户High点,变成用户心中的‘美娇娘’?”
从工具到生态: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场景需求
市面上的APP纷繁复杂,但大抵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具类,另一类是内容类。内容类比如今日头条、腾讯、新浪、搜狐等这类新闻客户端。另一类为工具类,代表者有淘宝、猎豹、wifi万能钥匙等。
内容本身具备粘性,用户有需求,所以打开率较高,只要前期卡位战做好基本功,不至于“被僵尸”,可工具类产品一般都非常受场景制约,另外工具产品在技术上很容易被复制,而从资源上又抵不住巨头的冲击。在国内互联网「收费免谈」的环境下,一些工具产品很难通过工具本身的增值模式盈利。
要想用户在非使用场景下打开产品,最好的途径就是满足它「理性」之外的「感性」需求,让用户为了社交关系、为了归属感、为了虚荣心、为了社区里的内容而在更多的碎片化场景下打开产品,流量充沛后借此构建用户壁垒。另外要缩短变现路径,需要求诸别的途径来缩短变现路径。而工具产品加内容、社交、社区等则可以沉淀用户,并将转化链条做深。
如今早已到了APP市场的下半场,活下来的工具类应用都是好样的,从九死一生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存活秘籍。我们以购物类来讲,天猫、苏宁等都开通了直播功能,本质上就是给工具不断附能,借此增加留存率。
当然,在工具类APP中加直播、社区、社交等元素,只是工具转型内容平台的初级阶段,在笔者看来,工具类产品要想基业长青,最根本的还是要用乘法的形式,将工具向生态层面迁徙。近日,QuestMobile和易观国际先后发布《TOP1000App榜》、《移动应用TOP500》。QQ浏览器在两份榜单中均牢牢占据Top10的一席之地,并以表现相当好的增长率、月度活跃用户以及日活用户等数据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为工具类平台转型生态化之路提供了借鉴标本。
浏览器作为一种是搜索工具,承载着更多的工具属性,但在现如今俨然是后劲不足的。在此背景下,QQ浏览器从以往大众普遍的工具认知升级成为超级内容聚合平台,一站式搞定工作、生活、娱乐等服务。目前QQ浏览器的首页根据用户不同的内容需求分为多个频道,包括资讯、视频、小说、游戏、搞笑、社区、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内容在首页均有相应的呈现。就在不久前,QQ浏览器携手形象代言人李易峰,在最新的品牌宣传片中喊出了“不止一面,大有看头”的口号,其作为内容聚合平台的定位被再次强调,凸显在资讯、阅读、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聚合优势。加快从一个纯工具型的APP走向内容消费超级入口的角色转变的步伐,打造“不止一面,大有看头”内容消费入口,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内容消费服务。
运营粘性化:满足用户最本质需求是王道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三个层次的需求:本质需求、附属性需求和边缘性需求,并且也分析了每个层次的需求在互联网产品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和角色。在这三大典型需求中,本质需求是核心拉力,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本质需求而单单空谈附属性需求或者边缘性需求时,互联网产品是没有根基的,也未必能长久黏住用户。而越能满足用户的本质需求时,用户越难以轻易放弃这款产品。
App产品层出不穷,但死掉的也一波接一波,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只满足了附属性需求或边缘性需求,但这些需求并不能真正触及用户痛点,用户来的快走的也很轻松。另外,当工具敞开怀抱迎接内容,变为渠道时,它已经具有媒介化特征。但同时,它有可能会碰到这个问题:内容的良莠不齐(这里的良莠,指的是站在单个用户角度如何看待这个内容是否需要),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会感觉有信息冗余的压力。这也是工具类应用转型渠道所面临的重要拦路虎。
如何做到降噪,是渠道类产品必须攻克的难关。
此时就需要很强的技术作支撑——个性化推荐。移动时代,用户的内容获取方式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从“Pull(拉)”变成了“Push(推)”。人们懒得再用RSS去聚合一堆内容回来,人们懒得去搜索框输入文字去查资料,人们懒得再到浏览器键入门户网址去访问——尽管这些产品都有移动版。与之相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守株待兔:不论是微信公众账号还是个性化资讯客户端,都是你推什么、我看什么。张小龙几年前在饭否的一条笔记说“微博之后,将是推送。”,这个趋势,大佬们早几年就看到了。
QQ浏览器自2016年年初针对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进行了产品改版,采用“自定义名站入口+四大分类信息Tab(FEEDS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直接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在垂直内容板块更注重用户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改版之后的整体用户活跃度、使用频次和停留时长都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在垂直内容板块比如小说、资讯都有不同程度的活跃度上升。QQ浏览器基于大数据智能匹配而实现的个性化,根据用户习惯和喜好定制,实现智能规划推荐,将完善的内容生态以更精准的方式推送给用户,让每个用户都能看到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再被精确地嵌入在QQ浏览器界面中,放在用户习惯中最合适、顺手的位置上。
个性化内容消费平台的价值就在于:它对注意力拥有磁石般的效应,相对于一般的新闻客户端而言,它可以满足人们的长尾内容消费需求,在提供新闻资讯的同时,通过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吸引用户停留,进而抢占更多时间。显然。从工具类应用再到如今的用户个性化需求,QQ浏览器一直都在前行的路上。
卡位战结束:各行业进入收割期,马太效应显著
我们再回归到前文中所提及的QuestMobile和易观国际先后发布《TOP1000App榜》、《移动应用TOP500》两份榜单。在两份榜单中,Top10均被各大细分领域的强势应用所占据:微信、QQ、手机淘宝、微博、QQ浏览器、腾讯视频等产品,分别满足了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购物、内容消费、视频、出行等领域需求。你会发现这些活跃度高的APP都被BAT所占领,行业也早已到了收割期,马太效应愈加显著。
App产品创业者若想在这些领域单枪匹马的另起炉灶的话,面临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并且需要有超强的营销和市场运作能力,否则就会受到竞争对手强烈打击,或最终论文BAT的囊中之物。这样看来,在App市场中,马太效应趋于明显,强者依托资源、财力和市场控制权将会变的更强,而弱者一开始想要突围会变得十分困难。
但“穷有穷的活法”,知识付费软件的分答,相机领域的脸萌等产品在垂直领域深耕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活法。App产品另辟蹊径,满足小众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在小范围内深耕,尽管难以抗衡巨头,像微信、QQ浏览器一样成为现象级应用,但拥有固定的用户,尚能自给自足。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那些被闲置在应用商店的APP,就像出嫁后被丢在家里不管不顾的丑媳妇,如果新郎官娶的是一个美娇娘,正常男性多半不可能熟视无睹将其当做了空气”。APP市场卡位战下,BAT的产品就像“大家闺秀、大众情人”,但长尾之下,在垂直领域做一个“体贴自家相公的小家碧玉”,也许没那么多的“护花使者”,但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