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涉嫌违金融 分红返现风搅乱谁的饭碗?专栏
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在方便大众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型犯罪模式的温床。近几年,电信诈骗、互联网融资诈骗等犯罪事件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影响越来越严重,徐玉玉事件就是最极端的体现。而除了涉嫌犯罪以外,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影响下,线下也出现翻版涉嫌违背正常金融秩序的行为。
近段时间,以餐馆这一普及性生活场景为阵地,打着分红、返现、打赏等诸多名义的不正常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出现。它们的集中爆发,到底是搅乱了谁的饭碗?
打着理财名义玩融资 餐馆成“帮凶”
玩融资玩得猴精猴精的骗子,对人们的心理了解的相当透彻。在前些年融资还未被识破的时候,往往是以高息为诱饵,骗取人们的钱财。当很多人抱着赚取高息的心态将钱投入后,却发现骗子早已消失无踪——你盯着的是高息,骗子却盯着你的本金!而随着人们对融资警惕性的提高,高息再也不具有诱惑力时,骗子开始玩起心理战。以小小甜头为饵,逐步诓骗人们入局。
其中,餐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帮凶”。骗子会设计一套看似正规的理财产品,以免费吃一年的饭卡为噱头,吸引人们购买。在人们花费较低价格购买理财产品后,即可去所谓的合作餐馆免费吃饭。甚至骗子故意宣称饭卡无限额,且可转赠。与此同时,骗子还会给人们的账户分红、返现。
在初期,在餐馆吃饭是免费的,分红、返现也能即时到账,这就让人们深信不疑,继而加大投入。甚至为了赚取不菲的中介费,还介绍亲朋好友购买。最终,骗子成功融到一大笔钱后就人去楼空。而谜底也随之揭开,骗子只是和餐馆合作,待持有饭卡的人们就餐完毕后,骗子会单独和餐馆结账。甚至有的餐馆还被骗子拖账,最后也损失惨重。
其实骗术并不高明,但人们往往会被这个骗局的餐馆包装所迷惑。自觉地降低了警戒线,让骗子轻松得手。
餐馆打赏:不违法却尴尬
在很多国家,都有就餐完毕给小费的习惯。但在国内,这一习俗几十年前就已被摒弃。国人的惯性思维是,小费=服务费,已经包含在菜价之中,不应该另外被收费。而微信、支付宝红包这一带有社交意味,且极其方便的支付、转账方式出现后,深刻改变着国内消费习惯,就连早已消失的小费也堂而皇之地以红包打赏的形式出现。
近段时间,北京越来越多的餐馆引入红包“打赏”机制。简单来说,人们如果对服务员的服务感觉满意,可现场扫描二维码支付“赏钱”。原本餐馆推行打赏机制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与顾客的互动,进而提升服务。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原本是由顾客主导,以自愿形式参与的红包打赏,却变成了服务业主动索要,最终被顾客所厌烦。
其实按照原本的节奏,小费服务可能在未来数年内逐步施行,并被人们接受。但从参与度最高的餐馆切入,以红包“打赏”的方式去索要小费,虽然并不违法,却是抢了可能存在的小费服务的未来成长潜力。还不如以滴滴这样的共享经济项目为突破口,为了加快打到车的速度对司机给予打赏,刚需反而能推动小费观念深入人心。
餐馆金融花样多 尚需睁大眼睛
无论是为了扩大消费金融的场景,还是恶意当做敛财阵地,餐馆在国内的特殊性,都决定着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金融漩涡。围绕餐馆,有太多的金融文章可做。不管是作为试验田,还是当成突破口,餐馆对于金融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哪怕是骗术的创新。
这也就要求大众必须张开双眼,仔细甄别其中存在的风险。谨记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太过花哨的理财方案,都是冲着你的本金而来!而对于那些在餐馆推行新型金融模式的,也必须要事先权衡利弊。一着不慎,很可能就毁了一个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