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5》3D版本遭吐槽,“中国特色式”观影何时消停?水煮娱
《谍影重重5》自上映以来,票房和口碑都有不错的表现。虽然七月的内地电影市场一片大冷,八月回暖之后至今仍没有一部十亿级的电影诞生。而月末上映的《谍影重重5》被看做是统领全盘的大片,保罗-格林格拉斯和马特-达蒙的回归,让《谍影5》在上映前夕就备受关注。
上映以来,首日以36.1%的排片比拿到了7431万的票房,两日票房过亿。虽然这样的成绩并不能在引进片中算作太优秀,但是放在今年的暑期档,应该属于上乘之作。可是电影的3D效果却迎来了一片吐槽。
在面对诸多争议的压力下,片方环球影业于8月24日晚,官方微博发布公告:“为满足观众们多元化的观影需求,环球国际影业中国、发行方和全国各大影院、院线也在积极协力增加2D版排片。”
这是好莱坞六大公司首次及时而正面地响应中国影迷需求。与此同时,中影数字官网上新增公告,称影片《谍影重重5》3D厅已开通2D密钥,即增加2D版的排映。而从今天各大影院排片来看,2D版本的确有所增加。
至此,《谍影重重5》的“中国特供3D”最终以观众的抵制宣告结束。
“中国特供3D”需求倒逼供应?
其实“特供3D”版是好莱坞“中国特供版”中的其中一部分,但这种后期2D转3D的做法被很多人看来,其实质目的在于圈钱。
例如业内最为著名的反3D代言人诺兰,他监制的作品《超验骇客》在国内上映时,便将其作品转为3D版本,而且票房成绩很高。
究竟为什么为出现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其他地区上映时是2D版本而在国内上映时便要转为3D版本,其最实质的原因在于观众需求。
伴随着《阿凡达》在全球的大火,将全球电影火速带入了3D时代,而国内观众对于美国大片一直都有着一种情结。除了豪华的演员配置外,制作噱头越足越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由此看来,3D版本的好莱坞大片在国内上映的确可以有着更好的商业利益。
正是因为国内观众的确更喜欢选择3D版本的电影,才有了院线大量排片3D。正是看到了3D版本的电影历来上座率高,而3D的票价在大部分的影院相对要高于2D的票价,所以更容易让影片具有商业优势。
虽然业内传言,电影后期2D转3D的价格不菲。据悉,一分钟就高达一万美金,按《谍影重重5》的电影长度,3D转制的费用超过一百二十万美金。但是为了能让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有一个好的票房,这笔投资绝对是赚钱的。
而从《谍影5》在内地的宣传而言,马特-达蒙首次为了《谍影》系列来华宣传,艾丽西卡·维坎德更是首次来华为电影宣传,可以看到这部影片对于内地市场足够的重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这部影片要花费高价进行3D转制了。
而之所以因为“中国特供版3D”引发抵制,在于影片的类型和影院配置无法对等。
从电影本身来说,《谍影5》充满了大量的手持摄影,具有较强的纪实摄影风格,这在3D电影当中的确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适。而每个影院的情况不同,设备差异较大,那么3D设备较差的影院和前排的观众势必会因为《谍影5》的3D效果“遭罪”。
而片方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的情况,那么这种3D影片自然会引发舆论争议。
虽然业内许多人士说,好莱坞大片来华进行“中国特供版3D”有一部分原因在于防止盗版,因为现场拍摄3D看起来无法达到高清的要求,但是相对于上映滞后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这种价值并不大。而除去为了防止盗版的考虑,那它的目的似乎就剩下了3D电影能在国内获得较高的利润。
《谍影5》的纪实美学与3D电影本质对立?
《谍影5》重新启用了保罗-格林格拉斯,这位导演最为擅长的就是手持跟拍式摄影的拍摄手法。
作为一部特工电影,《谍影5》最需要的就是镜头的节奏感来营造氛围的紧张程度。大量的手持跟拍摄影,的确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也让影片更加具有真实性。
例如《谍影5》里一组关键动作的完成,大多是有四到五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时长在三秒之内的镜头组合完成。在格斗的时候,强烈的手持摄影让电影更具真实的晃动感,而飞车追逐,强烈的手持摄影更加有利于紧张气氛的营造。
而3D电影则完全不同,它更具讲究影片的纵深感。成功的3D显示,必须兼顾到视差、着色和阴影、线性角度和运动视差3个因素。这需要硬件能够给两眼带来不同的画面,同时需要影像内容中具备更多的细节(不同侧面、不同的明暗度),因此,对硬件和软件都是一个考验。
那么《谍影5》的问题就在于,3D电影极力避免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手持拍摄风格的影片,太过于晃动和过快的切换都不利于3D效果的显示。而《谍影5》所有的分镜头和拍摄方式看起来都不像是为了3D而设计的,强硬的转3D无疑浪费了导演原本的镜头用意。
所以类似于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以及李安导演的,《少年派》才是3D电影最喜欢的风格类型,也更例如3D效果的显示。然而像《谍影5》这样的纪实电影,从本质上就与3D电影相对立。
“好莱坞的中国综合症”不治自愈?
对于很多有中国电影人参与的好莱坞电影来说,许多电影专门会剪辑出一个“中国特供版”。
例如《钢铁侠3》虽然有范冰冰和王学圻出演,但他们只出现在中国的“特供版”里,国际版里根本找不到“范爷”的身影。所以这种“中国特供版”又被网友戏称为“赚快钱版”。
再比如“中国特供3D”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引进的两部好莱坞影片《惊验骇客》和《机械战警》当中,这两部影片在北美口碑和票房双失利的情况下,到中国进行3D转制后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当然与目前国内对外引进原则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的《独立报》之前就将这一行为概括为“好莱坞的中国综合症”。
那么好莱坞的做法仅仅在于迎合国内的电影市场,满足国内电影观众对于大片的期待感吗?
其实好莱坞并没有那么好心,按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在这种“紧逼”的形势下,好莱坞大片这样的目的在于迅速的在国内圈钱。虽然好莱坞大片一向在国内上映票房成绩出色,但是如果加上3D这一法宝,将更有利于电影票房的收入。
可是无论是业内的不看好还是内地观众对于“中国特供3D”的抵制吐槽,都可以看出,这一做法的前景并不明朗。虽然国内观众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自己的观影习惯,而且华语电影本身质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但是盲目的3D“特区”并不会招观众喜欢。
从中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紧紧抓住了内地电影观众群体对于电影喜好的单方面需求,而似乎缺乏对于电影本身的实质性考虑。这种需求把握的失衡是导致《谍影5》3D版本遭受吐槽的尴尬所在。
其实无论是任何版本的电影,技术仅仅是一个外壳,核心仍然是电影的内容。即使《少年派》是2D版本,它的观影效果可能并不会下降多少。反而强加的伪3D,可能会让一部本来质量出众的电影强行拉入烂片的泥潭。
作者:娱乐独角兽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