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Openstack 创业公司将面临的洗牌与挑战专栏
本周一,OpenStack 创业公司 EasyStack 召开企业实践峰会,集中发布了 ESCore、ESCloud、ESCloud+、ESCaaS 几款系列产品和全新版本。
成立于 2014 年 2 月的 EasyStack,2014 年 7 月,获得 200 万美元蓝驰创投 A 轮融资。2015 年 5 月,B 轮融资 1600 万美元,由如山创投、盈动投资、蓝驰创投共同完成。
在 EasyStack 这场发布会节点,OpenStack 的发展进入何种阶段,国内创业公司将迎来怎样的洗牌,还有哪些挑战是 OpenStack 创业公司必须攻克的?本文试图从 EasyStack 的战略出发,一一解答。
一、OpenStack 进入收获期
2016 年 OpenStack 第七次面向全球社区用户调查最喜欢的云服务结果显示,OpenStack 私有云、公有云再次位居第二、第三,紧跟亚马逊网络服务。
云计算经历十年发展从概念进入实践阶段,OpenStack 开源技术也经过六年发展跨越创新阶段进入主流企业,由边缘市场走向核心市场。
OpenStack 是全球仅次于 Linux 的第二大开源社区,并迅速进入主流市场:超过 585 家企业,接近 4 万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这个超过 2000 万行的开源项目,世界 100 强企业中 50% 的企业均采用了 OpenStack。
<em>调查显示,OpenStack 的绝大多数的用户规模都在 1000 人到 9999 人或者更多</em>。
美国市场的 OpenStack 创业竞争洗牌基本在 2015 年结束。前后发生的大规模收购案包括:思科收购 Piston,IBM 收购 Blue Box,EMC收购 Cloudscaling,红帽收购 eNovance。
国内 OpenStack 创业公司基本处于 A~B 轮融资状态,大部分创业公司面临着资金、商业模式和产品三大难题,尚未决出独角兽。
<em>
</em>
国内 OpenStack 创业公司融资情况(根据成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数据来源IT桔子)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EasyStack 发布完整产品战略,不难看出是要准备集中发力。
二、国内创业公司VS美国公司
「OpenStack 已经步入企业大规模应用阶段,产业进入收获期。相应的竞争在加剧,并购、整合、洗牌也自然展开。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先后有 eNovance、 MetaCloud、CloudScaling 和今天 Piston、Bluebox 被收购。创业公司 Mirantis 更是以 1 亿美元融资逐步巩固其美国市场独立的 Openstack 企业地位,与传统的 IT 系统巨头形成鼎立局面。」EasyStack 创始人兼CEO 陈喜伦曾对媒体表示。
与美国公司相同,在经历充分竞争后,国内市场也将进入洗牌阶段。
但与美国公司不同的是,陈喜伦认为,以 EasyStack 自己为例,国内创业公司与美国公司的差异在于两方面:
1、过去很多公司商业模式基于开源的发展看客户,EasyStack 更看重怎么用开源解决未来的客户问题。
美国公司更多采用 OpenStack 社区版订阅和服务的传统模式,而 EasyStack 则是基于 OpenStack 的产品和服务型企业,在解决企业场景化方面更具有竞争力。
2、从 OpenStack 部署的案例来说,中国大型企业的业务量,服务器规模,IT 复杂度已逐渐成为世界级难题。比如说刚刚结束的 OpenStack 奥斯汀峰会上重点介绍的五个全球案例,其中两个发生在中国,包括国家电网和中国移动。
在 OpenStack 的技术上,中国工程师和世界顶尖工程不仅在同一起跑线上,在 OpenStack 的采用上,国内用户与美国用户也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有更为丰富的用户场景。
三、EasyStack 的战略思维
尽管资本垂青 OpenStack 领域,甚至OpenStack 一度引领资本对技术领域创业的「重度关注」。但是 OpenStack 市场很可能在接下来迎来一场市场洗牌。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一些关键性因素影响了企业能否持续成功。
1、丰富生态
在此次 EasyStack 发布会上,IBM、惠普、联想、浪潮以及乐视云等都成为助场嘉宾。
EasyStack 发布了自己的 E+合作计划,联合一百家技术合作伙伴,一百个行业合作伙伴、一百个云服务合作伙伴共同做场景化,这背后的原因是 OpenStack 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然而并非每一家创业公司都有服务大型客户的能力。这种服务需要做好社区的能力以及资源支持。作为中立的 OpenStack 企业,将更有聚集生态的能力。
2、核心商业模式
与其他所有领域形似,开源市场也会呈现二八分,未来企业客户更会偏向市场的领头企业,领先公司会占据市场 80% 份额。未来主要靠 OpenStack 为核心商业模式的公司将不超过两到三家,有些公司会被收购,有些公司转变发展方向或者做一个细分市场。
如果说 EasyStack 在 OpenStack 市场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是它初步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过去开源商业模式更多从开源角度看客户,围绕安装、部署、实施或者服务、订阅。新时代客户需要解决创新场景化需求的问题,因此开源与客户需求存在一个矛盾——如何使开源相对缓慢自然演变的创新,这种中长期的主流创新与客户即时需求平衡?
EasyStack 的方法是基于开源技术做产品做云服务型的企业,在开源和客户需求之间找一个平衡,即通过 ESCore 这个由计算网络存储核心组件+高度定制的 Linux OS 的云内核来满足开源技术的发展,又采用 EsCaaS、ESCloud,ESCloud+等平台化的产品来最终解决客户场景化难题。
陈喜伦认为:「如果纯粹用社区版本可能很难直接很好解决企业级行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EasyStack 此次发布,最主要的着眼点是面对国内特定的企业级领域,金融、电信、能源、制造等,弥补或者增强原版社区的不足。」
<em>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em>
3、项目制过渡到行业场景化的技术平衡
OpenStack 到底与传统商用软件比有什么优势?
陈喜伦认为:「OpenStack 发展到目前阶段,已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用户被锁定。」
「开源技术对比封闭技术,开源意味着开放式创新。私有云在逐渐变大,演变为行业云。当私有云变成行业云,实际上已经不是项目制。通过产品,比如 ESCore 和 ESCloud 让企业数据中心获得智能升级,也就是在升级的时候不影响操作和使用,完成 OpenStack 技术迭代。此外还可以对接公有云的资源,更好满足企业客户的一站式云需求。」
如何来源社区,高于社区。在技术平衡背后涉及到 OpenStack 创业公司的成本投入和扩张压力。
四、厂商生态体系发生剧烈变化
被云计算改变的时代,未来将不再有甲方和乙方的关系,不再有厂商和渠道商的关系,取而代之相互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渠道体系,是以一个中心点向外延伸,这个中心就是厂商,围绕厂商会有总代、一二级代理商,会有 SV、SI 增值合作伙伴,也有最外围的客户群体。处于中心厂商会以自己对战略思考判断新的技术和方向,这个技术会通过合作伙伴慢慢传导到最终客户。厂商就是舵手,舵手手挥向哪里,合作伙伴就走向哪里。传统的渠道是面向供应链自上而下,这种体系在灵活性、整合度、前瞻性商都无法满足云计算内外部整合的快速要求。
云生态时代是面向价值链的网状连接。云生态里,企业云化绝对不是一个厂商一个公司能做完的,这里面需要一个生态的建设。在云生态里面每个物种之间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它的层级扁平,每个物种不管大和小都有自己的品牌价值,都有自己的客户价值。
EasyStack 联合创始人 COO 王瑞琳,认为:「EasyStack 的云生态战略是『万物生长』,以实现从产品迭代到战略迭代的目标,从而满足客户价值的最大化需求。它与传统渠道体系相比将实现三个跨越:一,从分享销售机会到分享场景化需求;二,从分享解决方案到分享知识产权 IP;三,从分享成功案例到分享品牌价值。」
五、共性挑战——技术更稳定
可以看出,在国内创业企业中,EasyStack 在生态、产品,特别是商业模式上已经建立了一定壁垒。
根据 EasyStack 官方提供的数据,在最新 OpenStack 版本中,EasyStack 核心代码贡献排名全球 TOP10,是中国唯一的创业公司,有超过 100 家行业企业客户。
但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依然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也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如何保证客户的技术更加稳定。
在发布会上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赵威作为客户,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跟 EasyStack 说起来其实建立起合作关系马上就接近两年了,也是黑龙江电力公司拥抱 OpenStack 的一个见证,从 EasyStack 开始我们才下决心走 OpenStack 的道路。之所以拥抱云是因为没有办法,连续 2 年成长都超过 20%,运维从传统向云过渡。」
开源满足了黑龙江电力公司在个性化创新、运维等方面的需求。但是赵威也提到:
「我们从 2005 年跳到云计算的坑里,到 2016 年爬了 10 年。云化以后,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如果云大面积出现崩塌,以前一台服务器宕了一个业务出问题我们很容易解决掉,一块盘数据丢掉可以有数据中心恢复,但是云这个问题很难,还有很多未知问题。云虽然不是 OpenStack,但是 OpenStack 不能没有云。因此,我们会坚定的和中国像 EasyStack 这样的优秀 OpenStack 公司,一起创新前行,把这条路走下去。因为只有走开源,走这种云的方式,才是发展才是趋势。」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