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萨冈
创业亦是如此,对于智能硬件创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为何?
何为好时代:自打智能硬件创业的热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能飞起来的 猪,各种政府政策的倾斜、各种创业服务的完善及升级,让创业真的不再在一种游离的状态麻烦到死,当创客概念被热了起来,其就如山顶巨石有了强势能,只要撬动杠杆,源源不断的资源就会向你倾斜,决不让你孤单寂寞无一物。
那何又为坏时代: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而调节两个极端的技巧无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当创客概念盛行,其实一部分泡沫和虚无已有显现。作为项目评审小组一员,白天谈过的项目,到了晚上基本都会回顾一下,烦躁最多。当智能意味着加个APP,头大的只能是项目投资方,面对众多天马行空的硬件项目,早期项目投资孵化风险其实是蛮大的,对于机构筛选项目的能力和精力是个考验,从这么多繁复的项目中筛选出值得孵化、投资的团队真的要狠走心才可,不得不制定有效的筛选机制,准确定位每一个项目,不偏不倚。特别是像星云智能硬件加速器这种关注早期项目的机构来讲,投资孵化的风险相对较高,项目走心太重要了。
有一个成语叫做七窍玲珑,这是描述一个人聪明灵巧,
描述一个好硬件项目,我想也是试用的吧,有哪七大特征?何为七窍玲珑?
团队质量
当BP投过来,这第一“窍”就是审视创业团队的品牌人格及评估团队整体质量,无突出能力?单项能力突出,可是团队不完整?有大公司经验,或者能力突出,团队核心两人以上?又或者是大公司总监级别经验/连续成功创业者?种种不同的情况决定了投资人对团队的定位与认知,这一点是极其客观的,脱去铅华,真面目示人再好不过!当然一个单项标准而已,不足以涵盖全局,如果这方面不够优秀也没关系了,咱们继续看这第二“窍”喽。
产品进度
产品完整度的问题,谈到这里有个好玩的段子在脑中浮现(目前已改观):前不久一个在全国跑动的投资圈朋友对我讲,他在北京待着的时候,创业者让他看项目,更多的是看着两三张薄纸(没有demo)慷慨激昂的讲,讲到投资人心花怒放,可是晚上躺床上平静了想想又觉得缺少东西,投资的底气顿时不足。在深圳待着时,又是另一种场景,更多的是创业者拿着demo或者演示着产品的功能,却说不出自己产品要做的初衷及后续的发展。另外一些城市还真就没有这样明显的站队。不管如何,现在的创业圈子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自嗨,每个城市都在互相组队交融。话不多扯,继续到产品完整度的问题,作为创业者,你是概念阶段?已经开始研发了?还是把原型搞出来开始试产了?又或是已经怒发冲冠开始批量销售了?这也算投资人在有关周期节点上关注的一个问题吧。
硬件能力
硬件能力,这方面传统企业或许会底气足一点,诸如有一定能力,经验丰富在传统企业做生产制造、技术支持、或者有底层开发能力、传感器核心能力,在行业内领先的团队,当真会在智能硬件路上跑的顺点。
软件能力
智能硬件创业,软件能力也算投资人考量的一个点,因为用户体验你的产品可不只在硬件本身而已,软件端应用场景及用户体验不容小觑,有一定交互能力或者拥有核心算法的团队,体验做好,用户流量还怕个毛线。
产品定义/ID
聊到产品定义了,我觉得你做的东西一定要有用处,满足用户精神或者可触摸的痛点,实实在在的做出解决方案,这样无论如何都有需求存在,最起码的证明就是你不是在自嗨烧钱。
渠道销售
渠道,团队融资前有在考虑这方面事情吗?有考虑找一些有相关市场经验、渠道推广能力高于同行水平的小伙伴吗?或者自己本身渠道建设能力及其强悍并能证明。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在我看项目的经验来讲,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混乱(自己的描述很不清晰)、同行平均水平、在一定时间内可形成爆款或局部垄断、从单品到平台可延伸,壁垒高。
做创业服务,我不是在抬高创业门槛,初创团队没有这七窍玲珑心也是正常,你可以在某几方面还处于弱势(有短板,星云帮你补齐的),投资人看的也是这些项平均之后的结果。当然,投资人有钱任性的话,只要你的项目打动了他(这是后话),就算不具备某些客观的因素,也照投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