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互联网、移动之后:谁将成为新时代的王者?观点

砍柴网 / 赵赛坡 / 2014-12-24 18:20
站在2014年年末回顾人类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很有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历经了三大阶段——PC、互联网、移动,如果以中国人群的年纪来划分,也刚...

信息

站在2014年年末回顾人类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很有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历经了三大阶段——PC、互联网、移动,如果以中国人群的年纪来划分,也刚好代表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层。这三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以及不同的霸主王者,但与此同时,每个阶段却有着一些共性,以这些共性来观察三个历史时期的变革,或许能找到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些线索。

每个阶段,这些共性都在影响着人类:

产品形态 操作系统 生产力工具 沟通工具  

PC时代:从「硬」到「软」

1981年8月12日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天,这一天IBM正式发布IBM个人电脑。这款电脑搭载英特尔8088处理器,运行微软的DOS1.0系统。尽管在此之前,市场上早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人电脑,包括Apple机、TRS–80机、日本的PC–9801机等,但这些电脑却各自依托不同的架构或平台,无法在软硬件上实现兼容。

十七个月后,Compaq公司逆向工程IBM个人电脑的BIOS。蓝色巨人顺势公开了除BIOS之外的全部技术资料,并利用其行业影响力形成了个人电脑的「开放标准」,使不同厂商的标准部件可以互换。这个「开放标准」一下子聚集了大量硬件厂商,形成个人电脑产业链,也正式宣布人类进入个人电脑(PC)时代。

与硬件相对应的则是软件创新。借助于大量IBM兼容机,微软操作系统迅速占据了整个市场,而比微软优先进入市场、并且在某些技术方面更胜一筹的苹果Mac电脑则全面溃败。PC行业的操作系统之争,早在80年代就已经结束。

PC时代杀手级的生产力和沟通工具同样属于微软。

以生产力工具为例,80年代,人们对生产力的需求直接体现在如何让机器处理数据。当时有一款名叫Lotus 1–2–3的软件红极一时,几乎垄断了电子表格领域。但微软很快迎头赶上,到80年代末90年初,微软的Office套件成为办公软件的行业标准,这种领先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

电子邮件则是PC时代的杀手级沟通工具,微软的统治地位同样无人撼动。1993年,在占领操作系统、office软件两大战场之后,微软进一步为企业打造了exchange这样一整套的电子邮件服务。即使到现在,全球五百强的公司里,依然有很多企业还在使用微软的exchange服务。

PC时代自IBM开始,微软垄断了几乎所有的软件领域,并使用操作系统控制硬件制造商。这或许就是很多70后对微软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那个年代,你真的离不开微软。

互联网时代:新王上位

如果非要给互联网时代做一个时间标记的话,1995年8月9日,网景浏览器上市或许很够资格。这一天,据上一个PC时代过去了13年,而万维网协议的发布也已经四年。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形态就是浏览器,浏览器「操作系统」的战争就是浏览器的大战。更准确的说,是网景浏览器与微软IE浏览器的战争。

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战役。一开始,网景浏览器占据绝对优势;微软随即创建Internet Explorer,搭载在windows 95 plus系统中;三个月后,IE宣布免费,收费的网景浏览器面临巨大压力;1997年,IE 4.0发布,从技术上宣布打败网景。

这期间,微软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其滥用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电子邮件方面的垄断优势,强势推广IE浏览器,比如要求OEM厂商必须将IE图标放在新电脑桌面;利用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加入非标准的标签,使得网页只适合IE浏览器展示。

1998年年底,浏览器大战结束,IE全面获胜。

然而浏览器绝非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创新。对很多人来说,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人类无法承受的海量信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遇到处理如此之多信息的困境。直到Google的出现,才从部分上解决了如何寻找信息的难题。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时代杀手级的生产力应用,也被资本市场所青睐。

2004年8月,Google上市,一年后,更懂中文的百度上市。

2006年创建于哈佛宿舍的Facebook成为互联网时代里的杀手级沟通产品。然而与传统电子邮件不同的是,Facebook并没有真正让你与某个熟人或陌生人直接对话,而是让你和不同的人「连接」在一起。随着上网的人越来越多,被Facebook连接的人也越来也多,这种「连接」让社交从「一对一」步入「一对多」的新时代,同时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社交的「中心」。

移动时代:混战继续

移动时代的时间点选择似乎有点困难。既可以是2005年Google收购Android团队,并开始启动手机项目,也可以是2007年1月,乔布斯发布第一款iPhone。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后者。毕竟,乔布斯的苹果第一次定义了移动时代的产品形态:智能手机。此前,诺基亚、palm、黑莓早已耕耘多年,但直到iPhone以革命性的创新:多点触控、高速互联网连接以及其后的App Store才真正带来了移动时代。

与前两个时代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取得移动操作系统的胜利。和PC时代类似,苹果第一个进入市场,并占据了不小优势。而Android借助免费开源政策,吸引到大量oem厂商的加入,生态圈越来越大。目前来看,两大操作系统几乎平分秋色。随着苹果发布两款大屏手机,导致部分关注屏幕大小的Android高端用户流失,但Android在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强的自身生长能力,这两种不同层面的竞争还将持续下去。

同样,移动时代颠覆性的生产力和沟通应用也未真正面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大胆预测。

如果说PC是无所不能大而全的产品,互联网是无所不知的知识库,那么移动设备或许应该无处不在的计算与连接。借助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人类社会的连接变得极其紧密。这也决定了移动时代杀手级的生产力应用应该是沟通人类线上线下两个世界的产品。

可能是Uber、Airbnb这类炙手可热的产品。他们利用数据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并通过移动程序展现这种潜在的连接。这种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却恰恰是技术让人类社会回归本源的开始。如今,uber的估值已达到410亿美元,Airbnb也已将近200亿美元。

移动时代最有可能出头的沟通工具则是移动通信产品。是的,比如微信、line、whatsapp。这里的原因或许有很多,在我看来,首先是人类社交的天然需求,在PC时代、互联网时代都存在,到了移动时代之后,其媒介由桌面转移到移动端;其次,移动化是桌面计算革命的2.0时代,带来了更具平民化的普及,比如微信群体里有很大一个群体是不会用PC上网甚至不会聊QQ的那部分人——但他们在微信上玩的很顺手。

巨头们毫无疑问也看中了这块市场。Facebook一面推出自己的Facebook messageer,一面220亿美元收购whatsapp;Google对hantsout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惜血本的推出免费语音电话服务……

后移动时代:谁的机会?

移动时代的竞争毫无疑问将带到下一个时代,自第一代iPhone发布到现在,人类的移动化征程即将走入第八个年头,看起来,新旧交替的时代即将来临。

从硬件形态出发,可穿戴设备是过去几年最具话题性的产品。即将于2015年初发布的Apple watch被很多人寄予厚望,而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Apple watch的确很炫酷,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可穿戴设备的几个难题,无法带来可穿戴设备的革命性发展。

站在网络协议的角度,比特币协议极具颠覆性。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根据“PC(设备)——互联网(协议)——智能手机(设备)”的规律,下一阶段似乎就是比特币协议了。我们当然不能如此武断的下结论,但不可否认,比特币协议的颠覆性,它不仅改变了货币在互联网世界里的的运作方式,还正在改变新一代应用的建构方式。

不久前,我曾在钛媒体发表一篇分析苹果Mac电脑复兴的文章(详见《这才是 Mac 电脑“逆势增长”的原因》)里提到,互联网的崛起给了Mac新的机会——因为大量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让操作系统的区别变的无足轻重。同样的道理,当移动时代的App们越发平台化之后,所谓的iOS或Android的区别对用户来说还有什么区别?

此前,平台化的App只存在于中国特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里。每个app都包罗万象,从生活到工作,到衣食住行到求职办公,可谓无所不能。最典型的莫过于微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普通用户只需打开微信就足够支撑他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一点,微信还有成长为应用(游戏)重要分发渠道的潜在可能性,这和line的思路有很大相似之处。

Uber则是另一个可能平台化的App。在以叫车服务切入市场之后,Uber完全可以成为一家实时快递公司,汽车之后,直升飞机、私人飞机也有可能,而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今后用户通过Uber预定的很可能是一个由机器人控制的汽车或飞机或轮船,到最后Uber就成了连接人与实体世界万事万物的一个超级节点……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因此这个超级App的价值会更大。

Google提供了一种思路:跨平台的平台化。Chrome就是其马前卒,这款出生在2008年的浏览器,从一开始就有肩负起连接新旧两个Google的使命——将Google的桌面优势延续并扩展到移动领域,然而正如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谈到,由于移动App封闭的特性,Google在移动领域的搜索优势越来越小,此时Chrome的跨平台性越发重要——从windows、OS X到android、iOS,Chrome都可以提供几乎一体化的体验。接下来,Chrome的平台化再所难免,类似于目前桌面Chrome浏览器上的web应用。

就像进入移动时代,PC、互联网不会消失一样,后移动时代里,各种“古老”的计算设备还将长期存在并影响着人类生活,只是这些技术或设备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新时代的那些杀手级的产品、操作系统或应用都是基于这些基础设施成长并发展起来。

2014年马上就要成为历史,或许后移动时代的大幕就会在2015年徐徐拉开……(作者微信公号:机器之心)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