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融资背后的逻辑:“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观点
本文综合纽约时报和BI的两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解析了Uber疯狂融资背后的原因。
看起来,几乎每隔一周,Uber融资的消息便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比如“Uber完成16亿美元融资”、“Uber寻求向沙特融资35亿美元”。上周,又有媒体披露,“Uber拟在杠杆贷款市场融资最多20亿美元。”
Uber为何要不断融资?
如果你将Uber自2009年创办以来募集的所有资金加起来,会发现这家打车应用服务商的融资总额即将达到惊人的150亿美元。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不是来路不明的钱财,或是纸面估值(Uber的当前估值达到680亿美元)。这一成绩都是在Uber作为一家私营公司的情况下取得的。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坚称,他们不会在近期上市。他多次强调说,“我会尽量推后Uber上市时间”。
作为比较,亚马逊在1997年上市时,募集资金5400万美元,市值4.38亿美元。
Uber究竟拿这些钱去做什么了?当Uber最近又开始销售相当于垃圾债券的东西时,外界以及金融市场又是如何看待这家公司的呢?
Uber正在中国和印度掀起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全面战争”——该公司确实需要资金来支持这种竞争。但是,Uber融资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它似乎属于一个划定领地的秘而不宣的战略的一部分。
每当Uber再次融资10亿美元的时候,风险投资人和其他业内人士或许会发现,投资Uber竞争对手的理由又少了一个。Uber的竞争对手包括滴滴出行、Lyft、Gett、Halo、Juno等公司。换句话说,Uber融资活动似乎已成为竞争的一部分:双方不仅仅是在争夺乘客与司机,这同时还是一场“消耗战”,即不惜一切代价来争夺资金,让竞争对手最终无路可走。
目前,Uber的成功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它催生了无数的竞争对手,而且这些对手无论规模大小,都号称“我们也能做得到。”有些竞争对手虽然规模小,但为了与Uber争夺市场份额,也会提供高额补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公司最终资金耗尽。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人追加投资的意愿不再像最初那么强烈,竞争对手也就更无力对抗Uber了。
资本市场的“军备竞赛”
Uber在资本市场掀起的“军备竞赛”,恰逢硅谷众多“独角兽”(即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创业公司)的估值纷纷下滑之际。因此,只要资本市场存在,Uber当然会不顾一切进行融资了。
知名风险投资人比尔·柯尔利(Bill Gurley)在他的博客中对硅谷现状提出了警告:“这不是一场长达五小时的棒球比赛的第2局或是第6局,而是第14局。”柯尔利告诫投资者警惕那些主动找上门的“独角兽”:“你们不是被邀请参加一场特殊的舞会,他们之所以找到你们,是因为你们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柯尔利持有Uber股份,同时还是该公司董事会成员。
正是由于打车应用市场存在“网络效应”,这个行业长期以来就被看作是一场“零和游戏”:Uber的注册用户和签约司机越多,对手与之竞争的难度越大;在任意一个市场,可能最终只剩下一家或两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厂商。
问题在于,融资游戏是否也是一场“零和游戏”呢。一个更大的疑问是,Uber惊人的资本投资最终是否会成为投资者支持其竞争对手的一个障碍:他们是否会在查看了Uber资产负债表(该公司当前现金储备高达60亿美元)以后,立即举起一面“白旗”呢?
到目前为止,Uber在这场“估值游戏”中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该公司的估值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估值的总和。
放弃传统融资模式
然而,Uber在资本市场面临着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作为中国打车应用市场的霸主,滴滴出行与Uber之间的融资大战正愈演愈烈——该公司最近完成了规模达7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而苹果也参与了这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卡兰尼克其实也希望从苹果那里融资,就在苹果宣布投资滴滴出行的那一周,他还打算与苹果高管会面。
也许,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投资机构同时对Uber和滴滴出行进行了投资,这其中就包括了贝莱德集团和老虎环球。所以,很难说一家公司的融资会阻止投资者去入股另一家公司——至少现在还没有。值得指出的是,有些投资者甚至希望Uber有一天将其中国业务与滴滴出行合并。
Uber最近通过杠杆贷款市场融资的举动,就是为了避免稀释现有股东持有的股权。该公司已聘请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高盛和花旗集团等投资银行销售大约20亿美元的债券。由于没有采用传统的融资模式,Uber也就避免了以更高估值进行融资的风险。
但是,考虑到当前极低的利率,投资者应该会买入Uber债券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Uber表示,如果不考虑税款和利息支出等因素,该公司已在北美、欧洲、中东、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实现了盈利。不过,Uber当前在中国和印度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许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打车应用市场。为了争夺市场份额,Uber一直在向乘客和司机提供高额补贴,导致该公司每年在这两个市场的亏损额达到20亿美元左右。
这意味着Uber必须偿还因杠杆贷款而欠下的巨额债务。不过,如果Uber的估值持续上升,那么相比股权的当前价值,买入Uber发行的债券会更划算。Uber希望以4%或4.5%的收益率销售债券。
Uber可能会在3到4年内实施IPO(首次公开招股),这是因为,如果该公司届时没有上市,它此前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会让投资者获得特别的优惠。不过,按照Uber当前发展速度,等到2018年或2019年的时候,真没人知道Uber会募集到多少资金。或许,这家公司那时候根本就不缺钱。
现在的问题在于,Uber届时是否会让所有竞争对手饱受缺钱之苦。
努力抓住“赢者通吃”的机遇
也许,有人不禁会问,Uber究竟将那么多钱花在了哪里?
Uber的战略不是购买增长、速度或流动性,而是想同时拥有这三样东西。在这家公司,使用少量资金只是财务上的决定,只有动用大笔资金,才能称得上是战略决策。Uber将金钱当作提升成绩的“禁药”,这种做法兼具进攻性和防御性。
将时钟拨回到2012年,那一年Lyft推出了P2P拼车服务,Uber则是一个打黑车的平台。Lyft和Sidecar的P2P租车服务是有关一个更广阔市场领域的宏伟创意。与大多数第三方平台一样,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机遇。当时,这三家公司的运营活动全部仅限于旧金山,每家公司都在追逐流动性,试图在美国其他任意一座城市拥有优先购买权。在这场竞争中,Lyft最初遥遥领先,而Uber紧随其后。
Uber开始以激进的姿态进行融资,以尽快实现流动性目标。这意味着,Uber的司机可以在5分钟内接到乘客,他们每小时的收入也接近25美元。
首先,Uber必须保证司机有较高的时薪,同时投入资金来吸引司机。在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司机队伍后,Uber开始专注于通过付费渠道和激励性推荐来吸引用户。简而言之,Uber向司机提供补贴,甚至让乘客免费乘车,直至市场对这种服务有足够的需求,司机自己也不再为生计而发愁。就这样,Uber以这种教科书般的模式——通过补贴来吸引司机和乘客——不断攻城拔寨,进军一座座城市。这种商业模式在大幅缩短乘载时间、增加司机收入的同时,还能让Uber的流动性持续好转。
理性的竞争对手只会去追求速度——竭尽所能去吸引用户,当然前提是用户获取成本(CAC)低于生命周期价值(LTV)。然而,就Uber而言,这是一件审慎却错误的事情。问题就在于,这种战略只有在竞争对手纷纷效仿时才能成功。Uber不仅是去获取用户,还构建了一个网络。虽然这让Uber在投入上增加了一个数量级,但在这个“赢者通吃”的市场,回报同样是非常丰厚的。这恰恰就是从财务角度思考问题与系统性思考问题之间的不同。
Uber将金钱当成“武器”,而非“工具”。
重要的是,这种策略奏效了。
纽约时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