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学生朋友们:实习是为了让人不后悔创投
暑假快要到了,毕业的人儿找到了、或者正在找全职工作,大二、大三的同学则在忙于找个暑期实习。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资讯没今天这么丰富,然而就在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儿,学生们仍然口口相传着各类实习心得,论坛和贴吧里相关帖子比比皆是。
在今天看来,那些实习心得不过是学长们的一己之见,有着极强的幸存者偏差。受限于学长们自己也没离开校园几步,即便再一丝不苟、一腔热血地想把「真金白银」传承给后辈,写出来也无非是些「经验之谈」,更何况是经不起考验的经验。
然而,真正迈入社会,已经了解了实习意味,懂得自己当年如何浅薄的人,已经不再是学生了,也不会再有向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学生想要在亲赴实习之前了解去哪儿实习、怎么实习,反而只能找长辈们聊聊。这太传统了,太不像互联网时代该出现的事儿。
如果你用可耻的大人的角度来思考,「实习」这回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
实习的目的
如果你压根儿不觉得实习有什么可说的,大概你还没有意识到实习的意义。
与大多数跟着学校安排走实习流程混学分儿的人不同,对将来的人生有打算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刻意挑选实习单位了。
何解,实习有什么可挑的?一般人当然没有机会去 google 等公司,拿不到一个月几万美金的实习工资。而一般公司的实习工钱不会有太大差异,因此,冲着钱多钱少去挑选单位,大可不必。反正也就一个月两个月,日薪有百十块钱差别,又能差到哪儿去呢?
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实习工资越低越好。实习工资高当然不是坏事儿,而完全不发实习补助的公司则不很值得信任——说「不要在乎钱」,意思是除了这些小顾虑之外,有更重要的原则值得遵循。
那么,除了钱,实习有哪些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实习帮你挑选想要进入的行业,实习为你将来的全职工作做铺垫,实习让你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首先,实习帮你挑选想要进入的行业
众所周知,年轻人毕业头几年,跳槽是家常便饭。跳槽的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客观上的公司不好当然很常见,但是主观上,自己是否能够对入职的行业和公司产生正确认识,是否能提前注意到一些本可以避免自己「不慎入职」的因素,都需要积累和学习。
很多人在换了好几份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后,才逐渐在某家公司安定下来。如果他之前待的公司并不都是客观上的「很差」(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主要是不对他的胃口、不能满足双方的要求,那么主观上,他自己有一定责任。也可以说,他在「不慎入职」之前,在主观上本来有提高的空间的。
比如,有的人是金融专业出身,可就是不喜欢金融类工作。作为「不知道报啥志愿好,就先报这个没错」的重灾区,每个商科学校的商科专业都有一大堆压根儿不喜欢商科的学生——商科只是一个例子,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学的专业、做的工作都能在事前知道是否喜欢呢?像工作这种长期的、具体的事情,若非亲身实践,很难得出靠谱儿的「自己是否喜欢」的结论。
你一定猜到我想要说什么了:实习就可以帮你试一试那些自己不确定是否喜欢的工作。这不是说实习确定了喜欢什么,毕业后就可以不换工作了。一方面实习工作和全职工作在工作内容上和时间长度上差距都很大,一方面你对工作的诉求也会逐渐变化。然而,实习至少可以让你提前踩到一些雷,在毕业后少换几份工作。
在学生时代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并不容易,但明确地发现自己讨厌什么、不能忍受什么,却还是很简单的。假如你压根儿无法忍受某种行业的氛围、风气,毕业后当然就不用再跳这个行业的坑了。
在具体操作上则有四个原则:
积极实习,不要只求混个最低学分,或者伪造证明根本不去;
主动寻找实习单位,而非听从学校安排、随大流,或者随便去亲戚家公司糊弄;
不喜欢的单位可以尽快离职,但喜欢的单位则要做久一些,争取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避免毕业后根本不可能考虑的工作类型(否则就失去了试错意义),比如基层体力工作——这话不好听,但你作为一个大学生,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几率极低,不必胡乱尝试。
其次,实习为你将来的全职工作做铺垫
对于那些踩到雷的行业,今后是不会再去了。但对于那些不但没有产生反感,反而产生了感情的行业(或公司),你在今后有很高几率会再次试图进入。这时候,实习的作用就显得更具体了。
筛选简历的时候,除了看学历、学校这些硬性指标,主要就是看一个人以往的工作经历、所获成就。毕业时没有全职工作经验不怪你,连实习经验、兼职经验都没有,怎么好意思抱怨企业不给你机会呢?对应行业的实习经验可以有效帮助你进入心仪的公司,让你通过实习先人一步。
对于更多人而言,实习可能是你进入某些行业/公司的唯一一次机会。因为多数实习工作对应聘者的要求不会像全职那样高,筛选简历时标准会降低很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今后和学霸、学神竞争时胜算渺茫的公司,在实习时你能进入的机会要高得多。
举个例子,百度、阿里、腾讯在真正招人的时候,笔试面试都是比较严苛的。然而在实习招人的过程中,许多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 BAT 体验一下互联网企业的环境。而有了 BAT 的实习经历,将来你再去其他互联网公司面试,就有了一块儿十分有力的敲门砖。
有时候,行业之间的关联没有那么具体。比如说,很多学生有个「媒体梦」,但真正的媒体工作却不很适合学生。莫说进入媒体实习机会不大,就算真的进入了,做的往往也是运营之类不在「媒体梦」之列的工作。此时,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先试试类似的「文字工作」,比如进入广告行业实习,做个文案之类。这样你在毕业后,真的去媒体面试时,简历总比空无一物强。
操作原则如下:
如果早先就对某种全职工作充满期待,实习时大可直接挑选相关公司;
实习期间尽量通过良好表现争取做实事的机会,简历上写出具体项目以及自己的职责,比填写空洞的实习经历「在 XXX 实习两个月」要好很多;
就算你想要读研(尤其是海外读研),大公司的实习经历仍然可以为你的简历加分,比如你在 BAT 实习的话一些外国学校也会很看重你。
再次,实习让你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以上几段大概都是说「实习要与全职工作一脉相承」,这是对的,也是可行的一种思路,但不是实习的全部。
很多时候,假如你不必要实习,去做些别的事情也不错。比如,你可以旅游,可以做家教,可以培养一些兴趣,可以小小实践下你的商业思路——通过某个小本儿生意。
我不推荐的是纯为了赚钱的兼职,倒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这种兼职对你以后赚钱可能会造成拖累——你很可能因为缺少重要的实习经历无法进入心仪的公司。或者说,对于一般人来说,全职工作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的实习尽量为其服务——但如果你特别牛,全职工作随便挑,或者根本不用工作,那真的是想做什么都可以,没什么好与不好的。
其实,就算是为了全职工作做准备的实习,也并非只有工作层面的意义。
有一些无关行业的细节,只是听别人说是体会不到的——甚至每个人对这些东西的好坏理解,都截然不同。具体到工作中,就是一些模式和制度,令一部分人觉得邪恶透顶、愚蠢至极,另一部分人却以为无可厚非。这两部分人很难用标签划分,一个简单的左、右派别,可概括不了人们千变万化的痛点。
比如,有人喜欢弹性工作,认为早来早走、晚来晚走天经地义,甚至不用去公司,只要完成任务就行,很自由。但有人看着同事吊儿郎当地下午才来,就觉得很破坏情绪,感到对自己不公平。更有人就希望时间固定,有制度催着自己工作,不然自己完全没动力。
比如,有人觉得应该有集体意识,下班之前要跟同事、老板打招呼,避免有事儿没交代人就走了。有人觉得下班时间神圣不可侵犯,到点儿就走,谁也不理才是尊重自由意志的。有人认为同事聚餐吃饭喝酒是下班后正常的消遣,有人认为这同样占用了私人时间,就很不爽。
比如,有人觉得信息应该透明,谁做了什么事、拿了多少钱,应该每个人都知道。有人就觉得工资还是很私人的事儿,不应该当作公开信息。
这些很细节的区别,虽然也可以大致划分为「互联网公司」「传统公司」之流,但真的用这俩标签去套,没有几家公司是严格的「互联网公司」或「传统公司」。道理很简单,一些制度写在公司章程里,一些风气和习惯则根本就是不成文的,不去亲身体验,根本无从察觉其气氛。
还有些事情关乎气氛,却完全无关制度或习惯。比如,公司有没有外国人啊,是本地人多还是外地人多啊,平均年龄多大啊?这些事情都会显著影响一家公司平日的工作状态,至于你更喜欢哪种公司,自己不试,又怎么能预知呢?
工作与 生活不同。然而,于大多数全职工作而言,他们占据了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别告诉我只有八个小时,算上通勤可能就快 10 小时了,而剩下的时间里你要吃饭睡觉处理各种杂务,一天属于自己的「生活」时间也就 2、3 个小时,根本比不上工作的长度。因此,工作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你的工作状态不好,下班后马上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快快乐乐——这不太现实。
所以,不要妄想自己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太开。找一个自己能接受,最好是能让自己愉快的工作,才是保证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式。一些人认为工作只要赚钱,每天都吃屎也无所谓——呃,这样的话,搏击俱乐部里那种盲目消费、买一堆自己也不知道干嘛用的家具的「有钱没生活」的状态,可能就是你的憧憬也说不定。
许多人过着屎一样的生活,过习惯了就与你讲「人生就是这样」。这种所谓人生经验,就像吃了一辈子方便面的人跟你讲「这世界上没有更好吃的东西了」。全是狗屁。工作是可以让自己舒心的,不要出于各种考虑就一味忍耐、降低对工作质量的要求。
操作原则:
在实习中细心体会国企、私企、外企的差异;
学会与同事打成一片或者独善其身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性格;
明确了解自己工作中的痛点,方便日后对 HR 提问时可以提出自己在意的问题,快速了解公司是否合适自己;
不断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不要相信任何「凑合凑合得了」的鬼话——这也是我今天,最想对大学生朋友们说的,最重要的道理。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小田一成 撰写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