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除网贷进校园的土壤观点
近期,在中原某省会城市某学校发生的学生因还不起巨额网贷而跳楼自杀的恶性事件,丝毫没有影响网贷进校园的步伐。一些网贷平台更是打出“秒放”、“无前期”、“大学生免息贷款”等诱人字眼,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目光。
不断膨胀的校园贷款平台,助推和怂恿着学生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消费、投资甚至赌博等,无论错在网贷平台,还是学生,其风险已经暴露出来,网贷平台进校园“害人害己”效应已经凸显,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网贷平台贷款是什么性质的?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又是什么样的借贷群体?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可以明了网贷平台是否能够进校园?网贷平台是否适合大学生借贷?一旦借贷后的后果是什么?
目前,网贷平台往往将其烙上互联网金融的烙印,其实,从严格意义或者本质上来说,其不是互联网金融,只不过是民间借贷或者民间高利贷搬到网络上而已。这就决定了网贷平台发放的贷款一个基本特征是贷款利率畸高,近乎高利贷。同时,由于网贷平台自身的盲目发展,对金融特别是信用业务根本没有严格制度约束,没有对贷款对象信用、自身收入、归还本息能力的详尽和真实考察的能力,致使将贷款发放给了不该发放的对象,校园大学生就是之一。
校园大学生未出校门,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承担债务性融资的能力为零;信用状况与记录基本是空白;归还网贷本息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承担贷款特别是高利率的网贷能力极低。如果按照收入划分,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网贷的性质与大学生的特点,形成了巨大反差和对比。将畸高利率的网贷发放给校园的大学生,金融里有一个术语叫做期限错配,而这完全是金融本质和性质的严重错配。这就决定了爆发风险是在预料之中的。
从整个社会氛围看,乱象丛生的网贷能够在校园找到生长的土壤,暴露出目前一些严重错误的价值观已经侵蚀到校园,即:受社会金钱至上风气影响,未出校门就想一夜暴富,就想不切实际的创大业、赚大钱,以至于铤而走险向网贷伸手高息融资。一些学生通过网贷融资去炒股就是这种表现。
从网贷本身看,那么高利率的贷款,包括目前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都很难接受。可以说,稍有经营核算头脑的经济体都知道从网贷高息融资,其经营什么都覆盖不了其高息融资成本。这就造成了网贷放贷难的情况,转而瞄向了致富创业、一夜暴富欲望情绪畸高、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同时,网贷平台自身管理上的先天性问题,根本把控不住校园网贷风险,最终必将是两败俱伤:学生背负巨额债务,被网贷平台催账逼迫的甚至有轻生念头;网贷平台弄出一大推坏账,被投资者堵门追债,不惜跑路。
从学校管理来说,对大学生教育确实存在严重缺失。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创业的正确之路?大学生肩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都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深刻教育。校园秩序混乱给网贷平台以可乘之机也值得反思。
从监管部门来看,需要反思的东西不少。对于网贷平台乱象的监管至今处于空白状况,致使网贷平台的黑手到处伸去包括伸向大学生们。急需出台底线监管思维的网贷平台监管办法,特别是要与有关部门联合斩断伸向大学生的高利贷黑手,筑牢抗击高利贷的大学校门和围墙。
同时,对于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确实需要的融资,低利率的政策性金融要全覆盖。比如:困难大学生维持学业的学费和生活费所需,助学贷款必须完全满足,而且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时高效、无缝链接发放到学生手中。
对于临近毕业,立志创业大学生的启动资金资本需求,政策性银行应该设立大学生低息创业贷款,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同时,国家资本、民营资本等应该积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有志向创业大学生的融资所需。
大学生融资的正门正道畅通了,那么网贷平台等其他歪门邪道就自动关闭了,就可以从根本上铲除网贷等类似高利贷在校园里野蛮生长的土壤。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余丰慧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