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除了票房还剩什么?自媒体

砍柴网 / 郭冠华 / 2016-03-13 20:20
让想慢的人慢下来,让想快的人快起来,商业与艺术从来就不是非要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诚如一位艺术片导演说的,当商业片发展到一定程度,观众吃饱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自然...

导语:2016年刚刚过去45天,中国电影总票房就已经突破了百亿大关。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票房再创新高,有望成为首个突破30亿的华语电影。电影票房持续刷新纪录的同时,“叫好又叫座”这类的评价却越来越少见到了,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

《美人鱼》口碑呈现两极化,而部分国产片依然走“口碑差,票房高”路线。争议和差评没有阻拦电影票房的持续走高,难道只有离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标准越远,才能离票房越近吗?

银幕数上涨,小镇青年贡献大

中国电影票房近十年来呈现跨越式的增长,而内地影院银幕数的增长速度也同样惊人。

2005年中国仅有银幕2668块,而美国银幕数约4万块。近年来,中国银幕数快速增长,很有可能明年底就会赶上美国银幕数。如此爆炸式的增长,跟各个院线“跑马圈地”分不开,使影院竞争空前激烈。“大家觉得影院是掘金行业,都往这里投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竞争特别激烈。”保利影业发言人刘建峰坦言,像北京二环至四环之间的商业中心区,都是各个院线的必争之地,影院数量已接近饱和。眼下的通州地区也炙手可热,成为新建影院的抢手目标。

近两年来,扎根于二三线城市的大地院线格外抢眼,今年已经杀进全国院线票房排名前三甲。据业内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由于一线城市影院和银幕数增长相对稳定,北上广深四大票房重镇占全国票房的比重也出现逐渐下滑的迹象。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票房增速处于高位,且这些城市里的人群养成了观影习惯。

三四线城市银幕数的扩张,也吸引了大量小镇青年走进影院,县级城市的票房由此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热门档期,由于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扶老携幼一起看电影,使得三四线城市票房增速明显。今年首部票房超20亿元的国产片《捉妖记》,其票房中有近八成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的观影群体。

大地院线近乎疯狂的票房增幅,主要得益于其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当其他院线在大城市扎堆竞争时,2006年才从广东起家的大地院线却独辟蹊径,在二三线城市排兵布阵。大地院线北京区经理康海涛说,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空间很大,竞争也不激烈,在这里开影院就避开了大城市的激烈竞争,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大地院线的第一批影院设在珠三角地区,由于票房成绩好,逐步进入长三角地区以及后来的环渤海地区,落脚点依然是二三线城市。近两年,大地院线逐渐扩展到北京、上海,但也主要选择在郊区“填空”。“别的院线以为大城市是竞争焦点,忽视二三线城市,结果让大地院线找到了自己的蓝海。”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认为,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火,二三线城市观众也有观影需求,大地院线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得以独享这块蛋糕。

目前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一些县级城市,开一两家影院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在乐正传媒咨询总监彭侃看来,一些新兴院线扩张步伐十分明显,中国电影市场想要达到美国的规模,三四线城市等新兴市场将是主要的培育方向。

据业内人士统计,2015年上映的《闯入者》《念念》这样的文艺片,近七成票房由一线城市的观众贡献。相反,那些口碑很差的商业片,如《何以笙箫默》《左耳》取得的高票房,近七成来自于三四线城市观众的贡献。这也使得商业片在路演宣发阶段,特意前往三四线城市安排宣传活动,增加小镇青年对影片的认知度,《战狼》便是成功案例。

比如今年在三四线城市票房颇高的《爸爸去哪儿2》《澳门风云2》《爸爸的假期》《小时代4》等,在豆瓣网的影迷眼里,属于百分之百烂俗的片子,但却很符合小镇青年的胃口。有网友调侃,假如一部影片出来后口碑烂,但是有明星、有话题,那多跑跑三四线城市做宣传吧,因为这里的观众相对好骗。

事实上,一些片方为了迎合庞大的三四线城市观众趣味,有意制作品质低劣的影片,专门服务这块新兴市场。而有点艺术追求的片方也识趣地放弃了这块市场,如《心迷宫》根本没去三四线城市宣传,因为觉得小镇青年可能对该片不感兴趣。在刘建峰看来,以后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院线,会放映不同的片子,出现分层竞争。

票房造假成为业内“潜规则”

2015年5月3日,导演高群书写下一条微博:“现在有首日不买5000万以上票房三天能过亿的电影吗?”事实上,在行业内部,“买票房”已经不是一个秘密。

参与“包场”和“刷票房”的,不只是片方。影院、广告合作方和直接卖出电影票的电商,都可能插手其中,分一杯羹。

2009年11月,电影《阿童木》上映后,发行方光线影业宣称该片上映3日票房过4000万元。数天后,《中国电影报》数据就戳破了这一谎言: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从各大院线的计算机终端获取的实际数据显示,该片上映3日票房为1700万元左右。

《武汉晚报》认为,票房“注水”已成为电影宣传惯用伎俩,造假最严重的首日、首周票房数字平均“注水”率达50%以上,目的是“诱骗”观众走进影院。从高报票房到票房升高,被不少发行公司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公理”。

大小影片票房“放卫星”成风,令人难辨真伪。发行方敢于放开胆子鼓吹票房,是因为电影票房的交税、分账并不以此为标准,而是另有一套官方数据。吹牛不交税,也不会遭到任何处罚措施,促使发行方大胆虚报票房。

片方用一定的金钱买到相当多场次,首先,能获得很高的票房基数,对外报票房时能拿出优秀成绩,并且凭借宣传来吸引一部分观众。二能抢占排片,这意味着,同档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已经被排挤出局。发行方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为了成为一线的发行公司,也会做高票房,发行公司大多还是上市公司,还能对股价的提升起积极作用。而对于影院,省下放映成本,不用担心没有观众就能直接获得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电影的投资方和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比如创造《捉妖记》票房奇迹的安乐公司),同时还拥有院线资源,相当于做到了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本质上则是一种自产自销和行业垄断。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合作方有时候也会主动大量包场,赠送给自己的客户,“比如《富春山居图》的时候是奥迪每天包了300场,然后一天30万到50万,硬是把那片给撑过3亿了。还有XXX(音乐天王)代言的通讯商也给他主演的一部电影包了千万的场子。与电影合作的广告商包场请人看电影,其实也是在为自己与电影有关的产品做广告。

在电商兴起后,行业里也出现了电商包场这种新形式,对于市场前景好的大片,电商都希望谈下独家合作,往往会豪掷几千万事先包场,用于保证电影的排片量,然后再以低价卖给观众。“低价策略”能够培养电商的用户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电商也能扩大自己的渠道、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2015年5月1日排片情况表(数据来自猫眼票房分析系统)王小帅的《闯入者》在今年的五一档只有百分之一的排片,大受打击的他去影院了解市场情况,发现同期的一部电影买票房了。

针对此事,《东方早报》当时评论称,对于虚报的单位,暂时而言,监管机构并无太有效的手段。票房数字“给”多高,只能靠片方自己“自律”,而并没有真正有约束力的管制。时至今日,这一现象并无改观。

离“艺术”越远,离票房越近?

至今,2016年票房排名第一的是创造了中国票房纪录的周星驰新作《美人鱼》,有望成为首个突破30亿的华语电影。紧跟其后的则是《寻龙诀》、《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和《功夫熊猫3》等大热影片。据了解,猴年的开门红票房奇迹主要依靠“小镇”青年,根据艺恩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趋势显著,四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增幅达104.97%,较去年同期增长5.68个百分点,三线城市较去年增长65.8%。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潜力无限,‘小镇青年’的观影热情还有很大释放空间。如果观众年龄、地域以及观影频次能够不断拓展和释放,‘一切皆有可能’的中国电影肯定还会创造更多奇迹。”

中国电影票房在过去10年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的人口数量为美国的3倍,但电影屏幕不到美国的一半,因此它还有充分的增长空间。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表示:“观众增长将更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外的中小城市,这种人口上的观影意愿和审美变迁构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基石,他们将拥有自己的品味和喜好。”

但是,这些构成审美变迁的小镇青年,对“艺术电影”毫无耐心。多数小镇青年喜爱“超级英雄”叙事,只追求影片的视觉冲击,很少自掏腰包去支持国产“艺术电影”。《少女哪吒》和《闯入者》的导演都不得不亲自在微博上拉票,争取观众。

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40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47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商业大片成为撬动电影市场的有力杠杆。然而,在近期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发布的2015年度十佳电影中,入围的商业大片却只有《狼图腾》一部。反而《心迷宫》《一个勺子》《蚀》等中小成本文艺片均榜上有名。在业界看来,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用10部佳片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因资本而喧嚣沸腾的市场环境中,沉静的艺术追求与品质呈现依旧是好电影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在业界看来,艺术电影不只是平衡银幕风格的“调节剂”,其意义在于打破电影作品“唯票房论”的评价法则,拓展丰富影视语言。从每年的国产票房翘楚身上,总能得出一些如“好莱坞万用句式”这样的规律,比如陷入青春电影必谈“早熟”,喜剧电影则堆积各种网络段子。资本的逐利性让众多“低风险”类型片充斥银幕,文学和故事则成了电影作品的“副本”,对电影艺术的探究更无从谈起。于是,搭车“IP”“大数据”等流行词,弱化模式、弱化创造力的操作模式开始席卷市场。

然而,与流行不符的文艺影片真的没有市场吗?在大制作撬动票房的同时,这些年,观众对艺术电影的参与度却在提高。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公民凯恩》《教父》等经典影片成为卖座王,去年上海举办的“库布里克”“罗曼•波兰斯基”电影回顾展中,许多场次一票难求。为这些节奏有些慢的“老片子”撑场的观众中,在喧嚣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年轻人成了“主力军”。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因为追随的不是时尚的烟火而是永恒的心灵命题,虽然生长的土壤千差万别,但这些用心与才华打磨的艺术果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失去观众。

让想慢的人慢下来,让想快的人快起来,商业与艺术从来就不是非要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诚如一位艺术片导演说的,当商业片发展到一定程度,观众吃饱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自然会“有点腻”。而那时,文艺片和艺术电影的出路才能真正打开。所幸,在国内日益做大的电影“盘子”中,孕育可能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大,而回旋于商业与艺术的钟摆,也已经开始摆动。

(本文由搜狐文化郭冠华整理。参考《北京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