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2015年沸点排行榜,看阿里影业的傲娇自媒体
前不久,坐拥强大资本的阿里影业遭遇了一场风波,在 “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称阿里影业今后将不再请专业编剧,而是采用“杀人游戏”的方式来让“IP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人小说作者PK”写故事,最后“择优给予原创署名”。言论一出,迅速引发了众多编剧的口诛笔伐。
“我是在给在座的编剧指出一生路。”徐远翔的姿态被中国编剧圈、电影界甚至泛文化圈集体炮轰,纷纷宣布“不再和阿里影业”合作。
虽然阿里后来对该事件作出解释,并宣称是“误会”。阿里为何会如此大言不惭?日前,笔者从某些渠道得了百度2015年沸点榜截至目前的排名情况。我们找到了阿里傲娇的原因。
一、2015年百度沸点榜透露的信息
徐远翔惹起众怒的一段话原文是:“中国电影接近500亿的市场,平均观众年龄21.3岁,大概85%到86%的群体来自于19到29岁,票房,首先要有一个IP,第二是强大的明星阵容,第三条,你这个电影有没有概念,有没有逆袭的可能性。
我们在百度2015年的沸点榜上找到徐远翔所说的证据。
在 2015年百度沸点榜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百度沸点榜的十大热门小说中,花千骨排名第四;在00后十大热搜词排名中,花千骨排名第二;在年度热搜电视剧中,花千骨排名第一;在百度沸点榜男明星中,电视剧花千骨的男主角霍建华排名第一;在百度沸点榜女明星中,电视剧花千骨的女主角赵丽颖排名第二。
一个花千骨在百度沸点榜的各个榜单中如此刷屏是不多见的,这体现了互联网IP文化的与00后口味对娱乐业影响。
00后的新生代喜欢快餐化的IP,喜欢迎合他们口味的网络小说。而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在上映之前就赢得大部分关注与眼球。上映后有原作的粉丝基础和情节质量好评如潮,进而捧红了参与的男女明星,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而当红网络小说的作者都是市场竞争中杀出来的,一个故事好不好读者喜欢不喜欢,市场实际已经筛选了一遍。
从百度沸点的数据看,阿里影业的徐总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二、阿里并不是不需要编剧
当然,一个优秀的IP或者小说是不能直接拍电影的,各行如隔山。编剧也有编剧的规律,从文字到画面,编剧要有强烈的镜头意识和画面感,对文字如何表现为画面有理解。
其次,编剧德让每一场戏都有完美的叙事和戏剧逻辑,一,不能有丝毫水戏。必须场场都在推进情节或人物,小说中看起来很完美的情节与场景,到了影视中未必是那么回事。
第三是把握故事构架及影片节奏,这些功力除了规律和经验,最重要的就是感觉,怎么构架故事,这场戏怎么设计才能一拳打在人心上。
这些都需要编剧的水平和经验,无论阿里怎么从草根中选拔,这些活必须要有人干。
所以,阿里在大放厥词后立即说是误会,因为至少在目前阶段,阿里还不能把编剧都得罪光。
三、互联网资本下的新影视
过去,电影兼有商业与艺术之争。电影从业者也大多带有文艺味道。电影本身是艺术范畴。这和以前的文学是一样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文艺性的东西必然要被商业所取代,在互联网企业眼里,电影是商品,要看投资产出比,电影的票房、植入广告,电视的收视率,广告收入都是直接收入,如果获取这个最大收入,如何减少成本。如果消灭艺术可以降低成本,那么资本会毫不犹豫的消灭掉艺术。
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产业链,阿里影业的意图是,IP这类东西海选低成本优胜劣汰,优秀的IP是被目标消费者认可的,有很大的保险系数,而且粉丝天然是观众。
原本投资不菲的编剧,不过是熟练技工,阿里不需要他们的才华,只需要他们的勤劳,他们只要按照影视的要求做改编,做好熟练工的活,拿熟练工的报酬,压低成本。
真正拉票房的电影是导演,是明星,是档期,电视剧是内容是买点是宣传。
影视流水线化,成本压低,利润提高,这才是阿里影业理想的状态。
我们要看到,阿里连影片投资都可以支付宝理财了,这条流水线是全套的。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影视。
对消费者来说,如果阿里成功,我们或者会看到无数的经典片子,或者会看到无数的大烂片。不过中国电影已经这样了,再烂还会烂到哪里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阿里的变革吧。
作者:maomaobear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