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超级IP?亿万级泡沫谁来接盘自媒体

砍柴网 / 张书乐 / 2015-08-12 10:22
7月3日,电影《张震讲故事之鬼迷心窍》在全国公映,与此同时,某知名媒体更以《鬼才与奇葩:超级IP的意外之财》,将超级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这个词,又一次...

Mzg11419839697410

大家都在囤积超级IP的背后,是如此之多的超级IP在短时间内如何冲击观众眼球的现实问题

7月3日,电影《张震讲故事之鬼迷心窍》在全国公映,与此同时,某知名媒体更以《鬼才与奇葩:超级IP的意外之财》,将超级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这个词,又一次以超级利润的名义,推向公众面前,自然也少不了附带炒作了电影一把。

更值得玩味的是,超级IP此刻已经成为各影视公司都必须要面对的魔咒。甚至有人戏言:得超级IP则得天下。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热门IP已经被炒至百万乃至千万授权金额。

这一幕,似曾相识。

疯狂囤IP

所谓超级IP,被一些影视圈人士定义为一个网络文学作品至少有长达十年左右的市场沉淀和粉丝积淀。而担任《何以笙箫默》导演的黄斌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中国现有能称得上超级IP的项目超不过十个,《寻龙诀》和《何以笙箫默》这类作品的沉淀时间均长达十年之久。另外,即便超级IP也不一定能撑起票房。

尽管黄斌泼了一盆冷水,但却丝毫没有阻碍影视圈对IP的抢购风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跨越古代、现代,题材涉及青春、仙侠、悬疑等。而在2015年至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超过30部。

对于超级IP在影视圈的火热,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就指出:“网络文学有它的特点,比如说第一许多作品篇幅浩瀚,《盗墓笔记》出了六七部,还不算是最大的。第二,类型多样,穿越、玄幻、惊悚、探险等。第三,受众以年轻人为中心。事实上,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的观众,同样是以年轻人为主,它们的受众是重合的,所以说,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是必然的事情。”

而这种被视之为刚需的火热,也就在高烧中快速异化。从2014下半年开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价格不断翻番,囤积版权成为普遍现象。电影从业者的共识是,“市场已经出现了疯狂的迹象”,“只要是版权,稍微能改编,大家都在囤”。不少电影公司积极寻求好的网络小说,争先买下版权,以备日后改编电影所用,这一风潮让不少知名IP售价上涨,甚至有坐地起价之势。

原创文学网站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就称,2013年之前,网络小说就堆在一起没有人买,2014年后开始慢慢卖出,如今已经基本卖空了。“目前我们TOP50作家的作品都有机会改编成影视剧,将来可能还会再扩展。”不仅如此,为了抢到IP,甚至催生了预购的形式,“作家还没有开始写,就要预订下来他下一部作品”。

而这种囤IP,时下已经发展到了近乎疯狂的状态,甚至于从网络文学延伸到了歌曲领域。《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栀子花开》这样的歌曲IP都纷纷改编为电影;有人更半开玩笑道,现在,连“新华字典”“俄罗斯方块”都被称作超级IP,已经被互联网公司注册,未来都有影视改编的可能性。甚至还有影视公司提出,在影视剧拍摄期间,先订制同名网络小说,积累网络人气。

这一套,其实都是当年网络游戏火热时玩剩下的。之所以今日大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众多有过游戏运营经验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影视圈。

超级IP们的败局阴影

但囤完之后呢?往往没有然后了。

“在我们心目中,很多网络小说或者说所谓的原创小说,其实并不够好,甚至非常差。但是卖出很高的价钱,只是因为有很多粉丝群体。”万达影业的一位内部人员对媒体如是说,公司的近千个项目,真正能往下推进的不会超过30个,“这是很多影视公司都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但疯狂依然在继续,有报道称,去年版权争夺白热化,公司疯抢导致优质IP基本被抢光了,原作者也纷纷加入投资出品的行列,抢一口热汤。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他已然成立了一家名为南派投资的公司,其重点是IP孵化运营这一块。据南派三叔称,该公司已经拥有了一些IP,如“《盗墓笔记》《老九门》《藏海花》,我那批文章和囤的一些灵异类的。我会自己挑选我要的内容”。

但其实,就连被公认为超级IP的《盗墓笔记》本身,也正在遭遇改编过程中被粉丝不断吐槽的窘境,甚至于被称为是《护宝笔记》。而另一个超级IP、将在国庆档上映的《鬼吹灯》则显得更加悲摧。多年前《鬼吹灯》第一部的电影版权由盛大网络购得,2007年选定曾拍摄过《七剑》等影片的华映电影公司投拍,并计划拍摄系列三部曲,之后又反反复复,被拆分成两家,前四部由中影负责,后四部万达负责。“这样前后编剧体系混乱的片子,能好到哪里去。”一个职业影评人吐槽道。

而且超级IP并不代表超级大卖。在游戏产业的遭遇就可见一斑。《鬼吹灯》当年曾被改编成网游,并寄予厚望,但实际效果可谓惨淡,而众多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网游和手游,也只是在初期获得了不错的广告效果,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完美时空根据日本超人气动漫《圣斗士星矢》改编的同名网游。“连年度游戏十强都没杀进去,研发了四五年的时间,投入金钱人力无数,结果粉丝并不认同。”业内评论者称,“其实当下超级IP在影视圈的未来,已经能够在当年游戏圈的失败中,找到影子。”

而且这种失败已经开始。“事实上,这类IP对票房的贡献率并没有说的那么玄乎。”田刚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指出,在今年五一档中,同样是“IP”开发出的电影,《左耳》“挣钱了”、《何以笙箫默》“挣得不多”,而《万物生长》的票房就不理想了。

但其中,真正最奇葩的是《何以笙箫默》,小说热度不错,电视直接进入发烧状态,但电影却口碑惨败。为何会如此?

有一种说法是,电影业的整体不景气,不足以让如此之多的超级IP在短时间内冲击观众眼球。“眼睛受得了,钱包受不了,而且还出了不少烂片,更加会在为超级IP埋单前,犹豫一二了。”前述影评人表示。

一个数据可以作为佐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官方数据及行业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2.36万块大银幕和大约400家可统计票房影院。但是,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有15%。

超级IP热背后的困局

有从业者比较过在游戏圈和影视圈出现的超级IP热乱象:“这就是一个利用粉丝经济来快速圈钱的套路。一旦热情被消耗殆尽,超级IP们都会沦陷和被观众遗忘。在去年,一个手游,被冠以超级IP的名字,就能得到几百倍的宣传和快速跨过盈利的门槛。但你看看现在,超级IP名下的游戏烂大街,谁都活不下去了。影视圈很快也会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同时,张颐武也指出“传统文学的创作,和影视传播的特点会有差异。比如《生死疲劳》《蛙》,就很难改编,再如刘震云后来的一些作品,以大量的对话来表现,改编影视剧就很麻烦。”这种问题在以网络文学为主力的超级IP中也同样存在,而且可能更加严重。

知名编剧汪海林则提出了另一层担忧,超级IP热其实是“投资者在项目开发上处于贫乏的状态,现在要找到创意源,很多人诉诸互联网,但互联网创意是业余作者的想象,本身不具备专业性”。他甚至将互联网比作创意的“垃圾堆”:“垃圾堆里可能发现一个宝贝,但你不可能天天到垃圾堆里找。”

这其实道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在传统影视业编剧们已经过于类型化、流水线化,否则不至于诞生出那么多抗日雷剧,除了政策上的缘故外,编剧们的集体疲沓和创作乏力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寻找让超级IP们不至于最终坐困愁城的探索已经展开。如近期,坐拥网络文学大半江山的腾讯就开始尝试一边进行小说创作,一边进行影视剧的拍摄,甚至小说的作者还会根据腾讯平台上用户的反馈,改编下一个章节的故事情节,甚至把读者写进故事里去。

但这样的尝试,真的有效吗?在超级IP改编游戏中,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尝试。其实金庸武侠剧这样的超级IP,不也出现超级精品改编影视剧,和被吐槽至死的改编剧吗?难道,原创,而非改编有那么难吗?

一连串的问题,其实已经在超级IP热之时,摆在了影视业面前。

文/张书乐   刊载于《法人》杂志8月刊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