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未到“存亡”关头,但潜在危机不容忽视自媒体
最近,一篇《让我们准备祭奠小米帝国》的文章在网上传播甚广,坦白说,如果作者只是取了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来肤浅的抨击小米,那这种文章多半是普通的公关稿件。不过,在这篇文章的背后,我看到了作者对小米模式的深刻见解,这并不像是一个黑小米的公关软文,更像是站在行业高度对小米的提醒和规劝,引导小米往更良性的轨道发展。
该作者的大部分观点笔者都认同,但其标题笔者却有异议------小米潜在危机不容忽视,但尚未到“存亡”关头,“准备祭奠”的说法过于夸张了。当然,这不是我想阐述的重点,我只想借此谈谈我对小米的看法。
正如很多媒体所说,现在的小米堪称“帝国”,其主要业务概括成了“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咋一看,小米的野心不小,但实际上,要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即便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很难在三个领域同时取得胜利,所以对小米而言,这个铁人三项显得不切实际,而盲目的多线作战策略也让小米腹背受敌,危机在不知不觉中浮现。
首先来说软件,小米在软件层面的建树基本局限于MIUI上,凭借更时尚的UI设计,更优良的人机交互,MIUI颠覆了用户对安卓丑陋、刻板的认知,也为小米赢得了一批忠实用户。但这种玩法并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实际上,其他厂商也曾在安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将安卓的某些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完善,而包括华为等部分厂商甚至有意推自主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的MIUI很难继续保持超强的号召力。
不过,MIUI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小米对软件的觊觎应当是更广泛的软件业务上,比如社交、支付、游戏,甚至是搜索等等。可能小米认为,智能手机是推广手机APP最佳的途径,例如此前小米也曾认真打造米聊,试图将其做成王牌APP。但事与愿违,在微信的高压之下,米聊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其实小米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软件产品和PC互联网的软件产品具备很强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在PC端拥有海量用户的软件也更容易在移动端进行市场拓展。而小米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自然无法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竞争。
再来说说硬件,小米之所以成功,和之前手机市场竞争不够透明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产品不多,而且大部分中高端手机价格居高不下,这给了小米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个说法是当时售价1999元的小米手机,成本约1450元,大家可以想一下,这样一个更贴近成本线的定价策略无疑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但这也让小米走入了另一个“死胡同”------持续的低价格对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消费者潜意识中就认为小米是便宜货,所以,在品牌附加值上小米相比其他厂商根本没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乐视公布了手机BOM成本,此举直接引发了小米手机降价,这充分证明小米价格线的脆弱。但手机市场不止乐视一个搅局者,未来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混乱,小米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是关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的销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小米还推出了其他的硬件产品,比如电视、盒子、移动电源,甚至是智能家电套装等等。但这些产品相对于小米手机所取得的成就就不值一提了,盲目的扩张产品线不仅会导致产品重心偏移,搞不好甚至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企业发展添乱。
最后来说说互联网服务这块。笔者所理解的互联网服务应当是类似于乐视的那种生态体系的模式,通过低价格的路线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硬件产品,接下来通过互联网服务来收费,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但这一点对小米来说,短时间也是很难做到的。
互联网服务包括很多种类,比如内容服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小米也在做智能电视,但相比之下竞争力并不突出,因为内容是小米的短板,另外,在生活服务方面小米也很难成气候,比如未来大家希望通过电视来进行视频聊天、交水电气费等等,而在这些层面上,腾讯和阿里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小米除非与他们深度合作,否则很难在互联网方面有所成就。
总的来说,小米面临的挑战不少,危机不小,虽然未到存亡的边缘,但也应当引起重视了。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