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离职告别传媒业:为何评论骂声一片 创投
闾丘露薇也辞职了。
5月22日下午,前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微博上宣布已离职,她表示离职后会去读书陪孩子。
资料显示,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加入凤凰卫视后,采访报道过多名世界政要和许多重大国际事件,如长江水灾、香港和澳门回归等,也多次跟踪报道过中国领导人外访活动,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
在其职业生涯中,战地记者成为其赫赫有名的身份标签,曾被人们称为“战地玫瑰”。
2003年伊战爆发,闾丘露薇去了巴格达,成为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而在此之前,她成为唯一一位三进阿富汗战地的华人女记者。
2011年,闾丘露薇在利比亚班加西再次进行战地采访。
在谈及为何要一再去战地冒险时,闾丘露薇曾解释称:“首先这是我的工作,这些经历和上班下班一样寻常,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悲怆的离别、回家的喜悦,也没什么特别的戏剧性。同时我自己想要去,我很想去了解,我准备好了,就去了。”
这些经历也使得其成为中国最有名的战地记者。
不过在这篇《告别另一个自己》——闾丘露薇通过腾讯大家发的离职感想文章中,她并没有对自身职业生涯有太多回顾,而将更多篇幅回应了对她的一些指责。
部分网友评论
之所以会有争议,源于近两年闾丘露薇在微博很活跃,经常参与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比如香港居民与大陆游客冲突之类,而这也使其遭受到部分网友的指责。
2014年4月22日,一则视频在网上转发,大陆夫妻带着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却被港人拦住去路并遭围观者狂拍。闾丘露薇转发了微博并进行了转述。
但由于该视频并不能完全体现当时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在后续的了解中,一些父母主动带小孩去厕所排队并且在小孩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等细节,浮出水面。
此后一些网友便一边倒的指责闾丘露薇。
在针对该“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便溺”事件中,闾丘露薇回应称:“一些人说我歪曲事实,事实上,不管是转发还是我对新闻事件的转述,是准确的。”
她表示,“听到一些网友,甚至是相识的人批评我,说闾丘不再是以前的战地玫瑰,变了。确实我改变了,只是,在一些人眼中的‘退步’,是我心目中的成长。慢慢懂得,做一个合格的记者,不单单需要敬业、勇敢和专业,还需要思考的能力、独立的精神、面对压力的勇气。”
对于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资深从业人士,闾丘露薇曾谈的很多。
比如她认为,中国目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也曾表示,记者这一行,不要有功利的心态等。
不过引起广泛争议的还是那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
2013年闾丘露薇发表了该篇文章,并在微博中表示“忍了很多天,不吐不快。”
文中她谈道:“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拿电视记者来说,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由于正值前央视主持人柴静新书《看见》热销之际,该文被认为是暗讽央视主持人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
2012年10月,柴静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就是“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在文中称:“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这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
柴静在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10年前带她入行的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
闾丘露薇则对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而也正基于该篇文章,对于“记者应该是什么样”以及“应该怎么做”,一时间引发了广泛讨论,当然也少不了对闾丘露薇的反驳与争议。
由于近两年,在微博舆论场上,闾丘露薇因其个人言论遭受了不少非议。在告别媒体身份时,她最后陈词:“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一直想对那些看我不顺眼的人说:我没有能力主导你的选择,看和不看,我都在那里,只要你不关注我,忽视我,我就会在你的生活中消失的。我要去迎接新的生活了,但我一定不会变成你认为或者期待的那个‘我’的。”
相关阅读:
闾丘露薇离职感言全文
来源丨腾讯大家
告别一个做了整整二十年的职业,告别一家做了十八年的公司,原本以为自己总要有点心潮起伏,但是结果却是异常平静。
是离开的时候了。
最后一季的《广告狂人》,Don坐在会议室里面,听着新同事讲述着他的广告创意,那种叙述的方式和语气是如此的熟悉,如果看过前面七季,你会以为那是Don,年轻时的Don。在那个坐满了人的会议室里面,有那么多的Don,更年轻的Don。也因为这样,当Don抬头看着窗外,眼神跟随空中那架飞机漂移,然后起身走出会议室,我觉得那就是我自己:坐在会议室里面,看着年轻的同事们做着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好像看着以前的自己。
可是,现在的自己呢?未来的自己呢?可不可能不要继续重复的生活?是不是可以让自己寻找另外一种可能,找寻一些改变?人生如此漫长,需要不断转变一下生活的方式:给自己一些陌生的事物和挑战,让未来的自己比现在进步?
我喜欢挑战,也喜欢压力,因为这样才会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对于两个月后开始的全职学生的生涯,我很期待,也有些焦虑。之前考托福,监考老师指着我说:“家长,请到楼下去等。”我知道,我的年龄,已经让我成为了一名超龄学生,就好像父亲知道了我的决定,第一个反应:“读完博士课程,你可就是五十岁了呀。”当然,父亲不知道这个担忧还有一个前提,我必须要有能力完成课程。一位同事给我的临别赠言:“读不下来了话,就不要读了。”
如果和工作相比,回到课堂,面对考试,交作业,写论文,这是我觉得应付起来有些困难的事情,甚至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但是也正是这样,更坚定自己踏出这一步的决心,因为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理所当然。
我不是一个有长远计划的人,所以我并不清楚,在完成学业之后,一定要做什么。但我又是一个善于短期计划的人,我知道,如果未来教书是我的一个选项的话,那必须现在有所付出,拿到博士学位。我也知道,依照我目前的能力,可以做的,都已经做过了,如果未来希望能够更好地回馈社会,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此时此刻,回到校园充电,同样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告别媒体人的身份,未来在网络中如何言说,我还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想,因为分享资讯和观点,不再是我的工作,当然,我可以继续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是我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方法。
趁这个机会,回应一下那些指责,虽然我知道,有些人对回应不会有兴趣,但是只要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听到,那也值得我写下这些文字:
——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便溺的问题。
一些人说我歪曲事实,事实上,不管是转发还是我对新闻事件的转述,是准确的。谣言之所以传播得比事实还要快和广泛,在相关信息都是公开,都可供查询的情况下,那就不是造谣者的责任,选择相信和传播谣言的每个人都要负责。为何会这样,因为事实让人不喜欢,因为谣言可以有自我安慰的效果。
也有人批评我为何转发相关新闻,这也是很多时候对媒体以及媒体人的批评:那么多新闻,为何偏要报道这些?记者的报道,是否会轰动,到底是因为记者和媒体的炒作,还是因为受众们主宰的二次传播?严肃新闻比不上八卦流行,是媒体的问题,还是受众自己的选择?不要说看不到,在都看得到的情况下,自己到底对哪些新闻,哪些话题更有兴趣?
——夸奖美国警察执勤专业,支持记者去军事设施门口拍摄。
说到夸奖美国警察的来历,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这篇2007年的博客,评论唐笑因为要强行闯入电视台,被门口守卫的武警打了一个耳光,这就是其中提到美国警察的一段:
“想起一次在美国采访,有同行不听警察的话,硬是一只脚踏在了警戒线上,结果,被警察一把提了出去,面对这位同行的高声大骂,警察们只当听不到,反正只要不进入警戒线,就不管他们的事情了。这就是执勤的专业。还好只是收走了记者证,不过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同行就郁闷的很,因为没有记者证,不能够去采访了。这还算好,好几次在国外采访,原本打算在酒店的大堂拍摄领导人进进出出,结果酒店的保安,(不是警察,确实只是保安)把我们赶出了大堂,因为酒店是私人领地,既然是私人的,就要听从这里主人定下的规矩,不能拍就是不能。”
(如果大家有兴趣,全文在我的博客)
执勤的专业,指的是手法,如果守门的武警够专业,就不会用打耳光的方式,如果铁路警察够专业,就不会有开枪的争议。同样,如果美国的警察够专业,就不会爆发弗格森的示威。用对一种行为的认同,来直接替代到对一群人的认同,这属于偷换概念。
至于拍摄中国的军事设施,如果一家媒体声称某一个地方是军事基地,而这个地方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军事设施的标志,其他的媒体是不加考证的直接引用,还是自己去实地考证更加对受众负责?
听到一些网友,甚至是相识的人批评我,说闾丘不再是以前的“战地玫瑰”,变了。
确实我改变了,只是,在一些人眼中的“退步”,是我心目中的成长。慢慢懂得,做一个合格的记者,不单单需要敬业、勇敢和专业,还需要思考的能力、独立的精神、面对压力的勇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一直想对那些看我不顺眼的人说:
我没有能力主导你的选择,看和不看,我都在那里,只要你不关注我,忽视我,我就会在你的生活中消失的。
我要去迎接新的生活了,但我一定不会变成你认为或者期待的那个“我”的。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