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VC的成长烦恼:面对80后创业者,蓄起胡子扮成熟创投

IT时报 / 李栋 / 2014-12-20 11:29
出生于1985-1990年代,经历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中国互联网的原住民。于是,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批非常年轻的泛90后们,开始折腾起了互联网 创业 ,或...

每个年代,都有年轻人涌现。不同的是,受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每一代的年轻人身上的标签都各不相同。

出生于1985-1990年代,经历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中国互联网的原住民。于是,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批非常年轻的泛90后们,开始折腾起了互联网 创业 ,或者是到IDG、戈壁投资各大创投机构干起了TMT投资。

这种“双90”的组合,正在给业内带来一股年轻的风向。

“和90后创业者做朋友”

一家深圳24小时开业的肯德基里,两名衣着普通的年轻小伙子坐在一起,聊着同龄人喜爱的《海贼王》等动漫,聊着过去几年中的工作与创业,激动之时手舞足蹈,丝毫不在意周围人们投来的诧异目光,直到他们走出肯德基时才发现,地铁早已停运,两人站在马路上挥手告别,各自打车回家。

这两位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年轻人,一位是脸萌的创始人郭列,另一位是IDG的年轻投资经理常亮,在双方谈了仅仅3个小时后,IDG就决定投这个年轻人创办的有趣项目,于是便有了今天在朋友圈头像中刷屏的“脸萌”。

“我希望走在地铁里,看到一个人用我的产品,我会告诉他:哥们儿,那个产品是我做的。”从腾讯离职创业的郭列,如是形容自己的梦想。彼时,他是《海贼王》的狂热爱好者,并给自己取了个郭列路飞的外号,希望能做出来一款媲美微信的爆款应用。但那时腾讯的微信已经成为国民级应用,而他才刚刚开始创业。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方向:“《海贼王》中有一个电话虫,它会学你的表情,你哭他它就哭,你笑它就笑,根据这个灵感我们就做了脸萌。”

在当时,郭列在家一心专门鼓捣脸萌App,其他团队成员都是周末来兼职帮忙,为了支撑团队和项目,他不仅花光了全部的积蓄,甚至取出了自己最后一笔住房公积金。为了找到资金支撑团队成员继续创业,郭列开始海投商业计划书。意外的是,在发邮件给IDG十分钟后,他接到了IDG方面的邀约电话。

“刚开始常亮来找我,脸萌火了之后他们(IDG)就不出现了。跟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家人和朋友。” 郭列如此形容自己与IDG的交往。

“我们之间更多是朋辈的关系,而不是纯粹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这名年轻的85后 VC ,留着一头短发,带着普通的方框眼镜,随意的把自己丢在椅子上后,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但实际上,他曾在华为工作,被外派到非洲做了整整两年售后支撑。不过,由于经常活跃在90后创业者圈子里的缘故,被并入到了90后VC的年轻群体之中。但他却更希望和年轻人做朋友。

现在,常亮加了许多个90后的创投群,闲暇的时候会组织饭局一起吃喝。与同龄人一起聊动漫、一起聊工作与理想。“有时候会经常跟他们讲起在非洲的一些故事,鼓励他们团队有空的时候,可以集体去肯尼亚、赞比亚这些国家旅行,看看动物大迁徙,看看乞力马扎罗的雪。”

“只有90后才懂90后”

这批出生于1985-1990的泛90后VC们,能够与主流的90后用户与创业者有共同语言,“逗逼”、“吐槽”、“二次元”这些网络流行词也频频出现在他们的话语中,而这种特别的想法和思维给予他们不一样的眼睛,能够找出适合年轻人生活方式,并投资其所喜爱的互联网项目,日益崭露头角后他们也给不少70、80后的投资人带来了冲击。

在一次内部聚会中,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周全对曾经同为IDG同事的著名投资人王功权感慨,“功权,我们已经落伍了,不再属于创业群体,年轻人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像面对叔叔和长辈,根本不想说心里话。”

“70后、80后这一代投资人,在相同的经济、文化中成长,思维方式跟处事方式也都比较相近,或者说比较固化、单一,这在年轻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是大忌。”某位要求匿名的70后投资人对记者说道,这种共性带来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大家想问题方式一致,最后看的项目都大同小异,不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一个叔叔级的长辈投资人坐在你面前,你说怕不怕?”同为90后创业者的追梦网CEO杜梦杰笑称,创业两年中此前他曾经见过多位传统投资人,到最后获得了IDG的A轮投资。但到融资初期到最后过会,他跟资深的投资总监、VP们坐在一起谈项目、谈理想时还是会倍感压力。

但相反,与同龄的90后VC的沟通就没有这种拘束感,“同龄人没有代沟,在一起很放松,聊各种天马行空的话题,互相打趣吐槽。”杜梦杰说道。

“只有90后VC,才能懂90后创业者,懂90后用户。”戈壁创投资深投资总监胡唐骏给予少年VC们很高的期望,“90后现在已经走向社会,成为下一轮爆发的主流用户,而90后VC们恰好能够理解这个圈子里流行的文化,懂主流用户需求,甚至就是其中的用户之一,也与90后同龄创业者有共同语言,这是最吸引投资机构的地方。”

而脸萌的项目,是常亮在创业大赛中发现,就在最后决定投资时,他拉上了IDG副总裁李丰一起看。“年轻投资人做事的方法和前辈不一样,最大的好处是从需求、沟通方式、共同话题,都会离年轻创业者更近。而前辈经验比较丰富,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的水平处在哪个范围有比较好的认识。”李丰如是评价这种结合。

少年VC的成长烦恼: 面对80后创业者,蓄起胡子扮成熟

“Too young,Too simple!面对一群大叔辈的创业者,我在人家心目中可能就是这个形象。”戈壁创投的90后VC吕殷楠笑着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吐槽道,最不幸的是,在他所关注的大数据、企业服务领域中,创业者都是以70后、80后为主,而且大多都是老一辈的通信人。“很多人都认为你是去打酱油的实习生,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深刻的交流。”

这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VC,是新一代创投人的典型符号。

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这个24岁的大男孩有着超出年龄的稳重与成熟,他曾在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就职,回答问题时语速非常流利,并给出逻辑清晰的答案。但另一面,他又是DOTA、魔兽世界等游戏的“骨灰级”玩家,也是海贼王动漫的狂热粉丝,闲暇时节也会和一群朋友浩浩荡荡去网吧结伴“开黑”,或是宅在家刷刷Acfun、Bilibili等“二次元”动漫网站的吐槽。

在公司,这批90后的VC们试图努力融入叔叔辈们的世界,与资深的投资总监、VP们一起聊股市、聊足球。有时,资深的70后投资人也会被他们的激情所感染,主动跟他们一起聊动漫、聊游戏,聚会时一起拼酒,并且在朋友圈中各种“互黑”。

不过在投资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70后投80后、80后投90后。前者的丰富经验与后者的激情理想相遇,便产生了某种其妙的化学反应,双方的优势恰好能够互相弥补,这也成为业内眼中的黄金搭档组合。

这就给少年VC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在面对70后、80后的创业者时,他们很难扮演一个成熟导师的角色,而且创业者往往对这群毛头小子投以不信任的目光,在讲资历排辈分的传统生意人面前,这种过于年轻的资历成为了非常现实的门槛。

两周前,某次线下小规模创投圈活动中,吕秀楠认识了一位做在线招聘网站的80后创业者,后者对这个年轻的VC并不是十分感冒,觉得他资历太过浅显而不愿意多交流。不过,当这名创业者在现场演讲环节唾沫横飞,大讲特讲其社交+招聘的颠覆式创新,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时,被吕殷楠在台下抛出的一个问题难倒在台上——“低频使用率的招聘,和高频使用率的社交该怎么结合?”

就在会后,这名创业者一改之前不冷不热的态度,主动找到吕殷楠请教运营模式和商业化的核心问题。

“聊不了经验,那就聊生意。”和大出自己十多岁的创业者打交道,吕殷楠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做不了创业导师,那就做一个犀利的专家,能够清晰的看出创业者项目中的核心问题和商业模式,并根据此给出一些建议,这才是一名投资人的真正本质。”

而常亮在面对大龄创业者时,则是蓄起了胡子、穿上正装,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一点。“很多大龄创业者,更看重经验和资历,他们往往希望从成熟的VC那里得到一些建议,但他第一眼看到一个非常年轻的投资人,会在心中打上一个折扣。”他如是解释自己的扮熟。不过更多的创业者与他接触后,都对这个年轻的VC肃然起敬。“年轻没经验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学习和进取的能力,只要对某个领域有足够多的投入,并能给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哪个年龄阶层的创业者都会知道你有料。”

在90后VC们崭露头角后,更多的创投机构开始在内部重点培养这批年轻力量,并希望通过70后、80后、90后的老中青三代投资人组合,将90后的思维与70、80后的经验结合,寻找下一个可能崛起的年轻 BAT 。

“有想法、勤奋踏实,学习能力非常强,这是90后VC们最大的有点。以前是70后带80后VC,现在是80后带90后VC的高低搭配,既能懂得年轻人,又能弥补经验不足的缺点。再过几年后,少年VC们会逐渐走向台前决策层,那时候就是属于他们的舞台了。”胡唐骏说道。

90后投资秘诀:看他能不能管理年长者

在现在流行的互联网创投圈里,90后是最具颠覆性也是特立独行的代表。他们平时在各个场合锋芒毕露,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的上市计划,释放出丰富激情和梦想至上的信号。 但大多数70后、80后的创业者要务实很多,他们一般只会谈项目的市场前景与盈利预期,将创业当成一门生意来经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者是理想主义者,后者更是实用主义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业圈子,给年轻的VC们也提出了问题:投80后还是投90后?哪些能投哪些不能投?

“移动互联网现在需要90后更加开放的思维,但不代表90后有80后的执行力。”“爱吧”的80后创始人石庆年,对理想并不感冒。他从花光所有积蓄创业,到目前年度流水超过1亿元,这期间跟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丝毫不会提到梦想,只会谈项目的经营和市场预期。“主流创业公司还是以70、80后为主,90后很容易出名但其实并不多。”

这种典型的传统思维,颇能代表目前创业者对热门的90后的态度——太过年轻、缺乏经验,导致公司在日常管理、商业运作上存在缺陷。

之前业内鼎鼎有名的在线教育创业项目泡面吧,由于几名年轻的90后合伙人因为管理问题发生内讧。今年7月,泡面吧发表官方声明,正式开出联合创始人王冲、严霁玥,收回各类管理权限,并指责王冲、严霁玥停止直接或间接使用非法窃取获得的泡面吧项目代码。 但后者很快还以颜色,将泡面吧项目团队和原先的用户管理人员从用户QQ群中踢出,严重影响到产品市场运营工作。最终的结果是,这个估值1亿元的项目,在A轮融资签署协议前决裂。

但对这种棘手的难题,年轻的90后VC们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投90后的项目与否,最关键的要看能不能找到比他更成熟的人。或者说创业者本身足够成熟,有过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潜下心来专心致志做好产品。”在这一点上,吕殷楠这名90后VC流露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老练——90后创业者缺乏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无可厚非,但他们必须找到更加优秀的人才,一起协同运营好公司。“否则就会像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拉来一大堆更加年轻的学弟学妹,用大学中办社团的思维是经营不好一家公司的。”

从戈壁投资的90后创业项目Teambition上,能看出一些明显的信号。出生于1990年的创始人齐俊元,已经是一名第二次创业的小CEO,他在面对投资人和媒体时显得游刃有余,有着超出这个年龄阶层的成熟冷静——在回答每个问题前都会做短暂思考,回答后还会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满意。

此前,在大学时,齐俊元就创办了一个在线医疗的项目,并获得了两百多万元的天使投资,但受限于当时的大环境,这个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但TeamBition这个项目成立后,开始有VC们络绎不绝的上门拜访,并很快敲定了天使投资。“第一次创业时犯的错误,第二次创业时就会绕开,这也是VC喜欢连环创业者的原因。”

为了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和管理变得成熟,许多90后的创业者们也在努力。追梦网CEO杜梦杰开始尝试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大公司挖人,并托一些投资人寻找足够优秀又有经验的“大叔辈”员工。在目前40人左右的团队中,既有一批年轻的90后,也有许多成熟的80后,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36岁。“当你自己没经验当好老大时,就要寻找足够成熟的人才帮你做老大。”

常亮也在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这批年轻人。在深圳时,他几乎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去创业公司,跟CEO们聊聊目前运营的现状与碰到的难题,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有时候,他比创业者还要忙碌:电话24小时开机,半夜还能见到他活跃在一些90后的创业微信群中,“投资并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更重要通过平日的互相学习,和年轻的创业者一起成长。”(本文作者李栋,微信号:taimeiti)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